中国的古陶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制作工艺流传于世,是中国传统的收藏品类之一。早在商代,就已出现釉陶和一些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历史。古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章程之一,这是人类首次利用天然的粘土物质,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物品,给人类以后的发展带来了便利。
古陶器的制作按顺序可分为原料加工--配泥、模塑、煅烧三大工序,我们从配泥、成型及煅烧三方面加以介绍。第一是配泥,制造陶器的泥土主要是选用沉积土、红黑土等粘土。 配泥主要是为了去掉杂质,选择更优质的泥土,然后把产地和煅烧性能不同的土搭配烧成一定温度的熟土。第二是模塑,早期的陶器,人们是把泥土搓成条,然后围起来叠成圈,再抹平。后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发明了用轮制来修整陶坯,就是把泥土放在陶轮上给其转动的力量,用捻拉的方式使之成型。第三是煅烧,现在的陶器一般在窑炉里烧制成的,但早期的陶器只是直接平地烧制,这样烧成的陶器质量较差。
陶器和瓷器有很多的区别,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烧成的温度不同,陶器的温度低于瓷器,一般在800-1100℃左右,而瓷器则比较高1200-1400℃左右;第二是硬度不同,因为煅烧的温度不一样,瓷器比陶器硬;第三是选泥要求不同,陶器使用普通的黏土即可制坯烧成,而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上作坯。总体来说,瓷器是随着陶器技术的不断改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俩种是不同的物质,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关推荐
雄浑豪放的汉代陶器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