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前后,核桃下树。对很多玩家来说,一年一季的“核桃季”又来了。一对小小的核桃,最高价曾到45万元一对儿。国内这一拨儿核桃热始于2000年,至今已有十多年,在2008年到2011年达到峰顶后,至今一直处于高位盘整阶段。
疯狂的核桃让核农改善了经济条件,核商改革了营销策略,大小玩家则无形地改变了游戏规则。核商、核农和玩家相互斗法,做大了文玩核桃市场。都是谁在炒核桃?核桃的价位又是怎么上来的?今年的核桃市场如何?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疯狂的核桃很难停下急行的脚步——
白露时节“赌青皮” 摊主半天能卖8800元
每年八月底九月初,即白露前后,一年一度的“赌青皮”活动也来临。圈里人公认,赌青皮最盛的地方不在产地,就在北京的文玩核桃集散地——十里河。9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十里河天娇文化城一处街角武圣亭附近,“核桃杨”的赌青皮已经持续20多天了。
“赌玉”是很多人熟知的玉石材料交易方式,能否赚钱靠的是“三分眼力七分运气”,在文玩核桃领域,类似的交易被叫做“赌青皮”。所谓青皮,是指刚刚下树的核桃,外面还包裹着一层青色的果肉。就像玉石原石一样,单纯依靠外表观察,很难判断出青皮里的核桃成色如何、个头多大,许多刚下树的青皮没有经过剥皮处理,就直接摆上摊位,一个三五百元,买家靠的是眼力,赌的是运气。
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文化城大约有七八家“赌青皮”地摊,大都位于街角,中老年顾客较多,也有年轻的已婚夫妇参与。摊主多以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为主,因为青皮的品种不同,价格从三五百到四五千不等。一位摊主告诉家人,半天卖了8800元。记者注意到,这个摊位的青皮以每对三五百至千元左右居多,可以还价。大多数摊位以三五百元的价格为主。
3000元买对青皮 再掏1500元配对
再回到“核桃杨”摊位,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相比其他青皮摊位,“核桃杨”摊位上的青皮价位明显偏高。有意思的是,其他摊主身旁堆着现金,“核桃杨”的身旁没有现金,身后多了个POS机,参与交易的顾客多以刷卡为主。
“核桃杨”叫杨洋,5年前因首创赌青皮而声名鹊起。今年26岁,却有13年买卖核桃的历史。北青报记者看到,二三十人围成一个半圆,圈内的人坐在马扎上,圈外的人则伸长脖子,观看“核桃杨”的现场表演。据了解,这家地摊的价位,是文化城里赌青皮中价位最高的。其身后的砖墙上有一行字:玩好核桃从赌青皮开始。
“核桃杨”面前的摊位上,摆放着大约130余对不同规格的青皮。两侧4位工作人员,每人面前一个水桶,负责刷洗被切开的青皮。小伙子像变魔术似的,双手摆弄着外表光滑或褶皱的青皮,每个都暗藏乾坤;嘴里则是一套滚瓜烂熟的广告词,“开大拿走,开小重开,两对管配套,三对送一对”。
杨洋属于手脚麻利的人。因为不断摩挲和切割青皮,一双手黑中透红。他不时与顾客调侃互动,活跃现场气氛。一个小时有三四位顾客参与了交易,平均价位2000元。
大约11点,一位胖女士挤进人群,自报家门,东北吉林人,想买一对价位3000元的青皮。周围的顾客告诉她,让摊主帮助挑。杨洋满脸笑意:“一个好是运气,两个好是货好。”在“核桃杨”的建议下,胖女士最后花了3000元,得到两个尺寸为46毫米和47毫米的一对青皮,于是又另掏1500元进行配对儿。谁在炒核桃
文玩核桃已从京津蔓延到海外
调查中,北青报记者发现, 文玩核桃扬名立万,离不开名人的推波助澜。坊间传言郭德纲为买一对核桃就花费43万。而除了郭德纲,据说冯小刚等名人均与文玩核桃沾边。
北青报记者调查显示,国内这一拨儿核桃热始于2000 年,至今已有十多年,大体分为四个阶段:2005年前为缓步上升,2005年到2008年为加速阶段,2008年到2011年接近峰顶,2011年至今为高位盘整。
现在的炒家中,包括投资的、健身的、送礼的,需求各种各样。其主流价位大约在1000元至5000元,占到玩家的50%,另有30%的人接受千元以下的价位,不过是玩玩而已。还有20%的人接受万元左右的核桃,被认为是高手玩家。
北京和天津的文玩核桃市场最为成熟,发展已有十来年,近三五年尤为火爆。2011年,东北市场开始升温,河南、山西、陕西发展得也特别快,还有不少浙江、湖北的客户将目光瞄向了文玩核桃。甚至海外的新加坡、韩国、俄罗斯,也掀起了核桃热,主要是近几年不少海外华人也开始玩核桃了。赌青皮以京津等经济发达地区为主,其他地区相对较少,主要受限于当地的消费能力和人群。
今年可能35万元“摸顶” 最贵一对曾高达45万元
采访中,北青报记者发现,很多圈内人对核桃最疯狂的故事,都是耳闻而没有亲历。不过还是有圈里人目睹了这样的故事。
汇古通艺术品公司的王晓锋,在玩核桃这个圈子里有3年多了。他听说过一对核桃卖出了35万元的天价,但没有见过。他亲眼见到的则是一对“南将石”,19万成交。那是2011年,在老官园市场,一个商户收藏了一对10年历史的核桃,有人开价16万,他没有出手。成交当天,王晓峰有幸见到了。“一个中年人,19万刷卡买走的。那对纯天然的核桃,58毫米,这个尺寸是让人瞠目结舌的。”
业内人介绍,40毫米、45毫米、50毫米,3种不同尺寸就代表了低中高三个档次。而像58毫米,比较少见。“核桃杨”的说法又有不同,新核桃最贵的一对是在前年,品种是满天星狮子头,四棱,直径51毫米,开出了45万元。去年开出的一对是36万元,被外地人买去了,三棱的,蟠龙狮子头。 今年新开了一对王虎狮子头,三棱的,15万。不过他认为还有价格更高的,估价是35万,也是王虎狮子头,直径48.5毫米,“已经有了一只,正在配对呢”。
6年涨了十多倍 目前核桃价高位盘整
圈内人士告诉记者,核桃没有权威的定价标准,完全取决于市场定价。
一对核桃可以吼出天价,能否成交要看市场是否接受。王晓锋说,比方说一对珍品,10个人给出10个价,一般买家不会取最高价成交,而是希望以最低价成交,前提是这个最低价不是太离谱。
业内最热的话题是普遍认为好核桃数量减少,由于水分过多,问题核桃的比例加大。以往一棵树,100个果子,有问题的大约在五六个,今年甚至达到30个左右,严重影响质量。以蟠龙狮子头为例,今年颗粒无收,3、4月份正是核桃授粉结果的时候,一场大雪骤降,极端天气把它们全冻死了。
据不完全统计,文玩核桃价格在6年里涨了十多倍。“五六年前,赌青皮的价格也就百十块钱,200块就能买40毫米以上的好品种,现在好的都得上千。”一位核商告诉记者。一些品相好的异型核桃例如三棱(俗称大奔)、四棱、连体、鹰嘴儿的价格少则上万,多则数十万。
炒作催生造假术 “孪生”和“异形”容易造假
值得关注的是,北青报记者发现,疯狂的核桃不但吸引了大批粉丝,还催生了不少“骗子”。骗术则可分为“修复型人为加工”和“欺骗型以次充好”两种。
所谓修复,是指对有缺陷的核桃动手脚。核桃有损伤,商家就会采用搓平的方法,这种核桃局部会异常光滑,其余地方的表面比较粗糙,说明商家在有问题的地方反复摩擦。对于有裂缝的核桃,一般是泡后再用胶水来修复,接缝处有亮色的痕迹,有种塑料(10975, 70.00, 0.64%)或玻璃(1368, 2.00, 0.15%)水的感觉。还有的商贩用胶或者蜡烛油把底部的脐儿封起来,为了阻止漏脐儿和促进核桃变色。
核桃粉是一种新型的骗术,看准的是消费者追求“配对儿”的心理。将核桃皮粉碎之后,再用胶水和模子压出来,重新上色,制作出来的核桃大小、纹路都一样,再被忽悠成百年不遇的“孪生核桃”。
核桃长出异形本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有不法商家看中了异形核桃的高利润,将好几个核桃切开粘在一起,形成所谓的三棱、四棱,甚至五棱。上当的消费者花大价钱得来的却是一件精美的“手工拼接品”。
投资提示
什么样的核桃最具收藏潜力
在核桃收藏界有种不成文的说法,叫:“玩好的,藏少的,卖老的,避小的。”
王晓锋告诉北青报记者,“玩好的”是指“被业内公认的好核桃大多产于河北、陕西、京津、甘肃一带,如狮子头、虎头、公子帽、官帽、鸡心等。其中平谷四座楼狮子头是以地名来命名的核桃品种,特点是桩矮、边厚实、周正、纹路非常棒,超大平底座,底部放射纹路明显,尖儿小。整体感觉非常霸气,还不失周正。产量经常低到没几对。南将石狮子头以其外形敦实饱满、纹路粗犷规整、质地坚硬细腻而深受玩家的推崇,最近几年由于产量少,特别是品相出众的更难得,价格一路飙升。”
“ 藏少的”是指藏珍品,收绝版。目前野生核桃树越来越少。“五大类名牌”核桃树就更少了。“卖老的”则指的是揉到一定程度再出手,揉的时间越长,其价格就越高。
“避小的”是指,不论京津一带,还是各大中小城市的玩家,都有一个共识——核桃要玩大的。收藏中把个头大的作为第一选择。
北京有句老话,叫“玩意儿”,人们认为核桃最少也得盘上8到10年后,包浆才完美,碰撞之声如骨如牙金石之响,色泽细润如玉,才能称之为“玩意儿”。
卖家故事
每年“赌青皮” 主题都不同
在2008年,一个偶然的原因,杨洋发现有顾客喜欢青皮,而且尝试发现销路不错,于是他成了十里河第一家炒青皮的商户。
“我每年炒青皮的主题不是一成不变。一是我发现老顾客也喜欢不同风格的核桃,长时间不变化,他们也厌倦了。二是我每年都上山,现场踩点,像平谷、盘山、邢台、涞水、涿鹿等核桃产品,我差不多跑遍了,从中发现一年的新主题。三是我会选择产量低、质量好和个头大的产品,前提都得是好牌子。然后在六月中旬,与核农签合同收购当年的新核桃。”
“核桃杨”说,2008年是第一年做,心里没底,炒青皮的品种和价位都不是很高,价位在100元至200元。渐渐地,尝试做高端产品,像今年1000元以下的就不做了。以往主题多是野生核桃,今年的王虎狮子头是嫁接产品。今后的主题可能就是狮子头,大约有20多个品种,想把它们都做一遍。
“很多人质疑我,但我对客人是保底的,即‘个小重开’。以41毫米为例,1000元一对,少于41毫米,可以继续开,一定要开到41毫米以上。”文/本报记者 汪震龙
玩家心得
配对最难 两年凑一对“南将石”
家住内蒙古呼和浩特的钟浩有10多年玩核桃的历史了,他曾经有一对“南将石”,2010年,花了4000元在北京买下的。后来去苏州玩儿,其中一只不小心掉进了河里。 回来后钟浩就跟原来的卖家联系,把品种、尺寸和品相告诉商家,让对方一有消息就捎话给他。“直到两年后才配上。商家是按对出手,3500元,而我就要一只,物以稀为贵,我掏了2000元,才最后拿到手。”
“对于文玩核桃来说,最难的就是凑成一对儿。一对精品核桃,就像‘双胞胎’,形状对称、纹理相当、个头相等、色泽一样、重量相同,怎么看都得一模一样,直径相差不能超过0.5毫米,都要用卡尺量。”钟浩告诉北青报记者,配对的核桃讲究很多,哪家铺子卖的,还要到哪家铺子去买。
钟浩说,玩文玩核桃的最高境界,即除了吃饭、睡觉和上厕所,一般认为是8小时不离手的,这就是“盘”——所谓“三冬两夏”和“三分盘,七分刷(清理纹路里的尘垢)”。
本版文/本报记者 刘慎良(除署名外)
摄影/本报记者 汪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