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凌
这两年,木质手钏成为了流行饰品,一条木质手钏的价格从数十元到上万元不等。有人看中了木质手钏的生意,在海南收了一棵黄花梨木料,剥开后却发现木料只有一点心材能用,其他部分都是废料,导致上万元打了水漂。据了解,近来高档木料受追捧,继赌石之后,不少人玩起了“赌木”,若是运气好,买到了心材多、品相好的原料,可以从中赚取数十万元。
数万元打水漂
“有的手钏价格数十元,有的高达上万元,百倍的差价主要是因为手钏的材质和品相。”刘先生说,他之前一直做玉石生意,这两年看到木质原料的价格越来越高,便和朋友一起做起了海南黄花梨的生意。
“海南黄花梨只有中间的心料能用,在买卖的过程中,卖家一般不允许买家钻孔,买家全凭经验观察木料表面,来判断心材的大小。”在刘先生看来,买黄花梨的过程就跟“赌石”差不多,在购买原始木料时,经常是买家在不知道心材大小的情况下,看运气来买。做了几笔生意后,刘先生“赌木”都还算成功,最多的时候只亏了三分之一左右。
据了解,“赌木”亏损三分之一已经算少的。“我朋友买回来的原料,从外面看心材直径好,心子会很漂亮,谁知道实际上心材特别小,出料率特别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买家给算了一笔账,虽然这几年海南黄花梨的价格下跌了很多,但是每斤的价格还是达到了二三千元,“这段木料只出了几颗小料,其他的基本都是废料,只能当柴火用,等于上万元都打了水漂。”
“赌木”风险很大
行家陈先生表示,随着把玩和收藏木质手钏的人越来越多,扬州有不少人看中了这一商机,做起了加工木质原料的生意。
“在木料中,受人追捧的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等材料,都有人会赌。”陈先生说,以海南黄花梨为例,一棵成材的木料劈开,只有心材部分可以使用。但由于“赌木”买回来的原料要相对便宜不少,因此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
海南黄花梨的资深玩家王先生表示,相比较而言,老料出材率要比新料高。“但是老料如今太难找了。”王先生说,现在扬州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赌”木头、“玩”木头,“这样的玩法,除了考验买家的眼力外,最主要还是靠运气。”
扬州漆器厂木工车间主任吴伟华坦言,即使是最资深的行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赌木头风险很大。”
作伪花样繁多
不少人在外地旅游过后,会花上数千元购买一两块木料回来,然后送到漆器厂木工车间进行剖料,“剖开的料子中残次料并不在少数。”吴伟华表示,很多带着木料来的人都抱有“捡漏”心理,期待木料“剥皮”后,颜色、纹理都是极品,能让他们一夜致富,但这种心理要不得。
“外行很难辨别原木心料的好坏。”吴伟华表示,现在作伪的花样很多,“如果一不小心买回了空心的原料,那肯定是亏大发了。一些卖家为了让原木卖出高价,会用木料和胶等将断面的空心处补上,不是行家很难辨别出来。”
“因此,购买这样的海南黄花梨的木料,一定要请上懂行的朋友。”他补充道,购买时应仔细观察断面的花纹是否与原料重合,断面上是否有裂缝等。
对于木料品相要求不高的,他建议,尽量购买直径大一些的原木,“直径小的木料,虽然也有可能出现品相特别好的心料,但赌的风险很大。”
成品手钏也有假
资深玩家陈先生认为,相比较于原木的造假,打着海南黄花梨旗号的造假成品更多。
“前一段时间,有人去海南旅游时,花五六千元买了一串"海南黄花梨"手钏。”陈先生说,这个人把手钏带给扬州专家一看,发现手钏是用“紫檀柳”制作而成的,成本价极低,与海南黄花梨相差数百倍,“这种木料的纹理和色泽与海南黄花梨都很接近,一般人很难辨别出来。”
“在网上或者旅游途中购买这些木制品,很容易上当受骗,买到假货。”业内人士黄俊表示,因此在购买前应尽可能多看真东西,先把眼力练出来,“购买时候千万不能冲动消费。”
那有没有方法能尽量避免上当受骗呢?陈先生也支了几招—从香味上来说,海南黄花梨的味道比较浓郁,而且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手感上,温润如玉也是海黄的一大特征,其手感十分光滑,有一种油性的感觉;此外,打磨后的海南黄花梨料子纹路流畅。
不过,他提醒,在购买这类产品时,最好请业内行家“望闻问切”后再购买,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