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收藏家收集的东西很多,艺术品,邮票,车,玩具,应有尽有。几年前去法国,在一个博物馆里看到收藏着苹果Mac Classic. 这也是我曾经拥有过的电脑:
在拥有Mac Classic以前,我最早买的苹果电脑是读研究生时买的Mac SE, 还用了$750美金买了一个20Mb的外接硬盘,是一个叫Jasmine的公司出的。可惜那些我用过的电脑都扔掉了,没有收集起来,不然一定很值钱。至少比一个新电脑还贵。
(1)物品件数本来就不多。
(2)距离现在年代遥远。
(3)收藏的人不多。
(4)制造者有名气,有品牌。
最值钱的东西一定是本来数目就少,收集者也很少,时间很久,又很有名气的。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不然就称不上物以稀为贵了。比如生产厂家很多,很多人收集,生产者又没有名气,那收藏的就是垃圾。
收藏和科研又有什么关系?有,因为科技创新也讲究一个“物以稀为贵”。另外,收藏和创新还有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当价值体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大家都会后悔:“我当初为什么没有。。。?”一个成功的收藏者和一个成功的创新者一样,都需要有眼力。这个眼力也就是预知一个事件或物品在很远的将来的预期价值的能力。知道事物在发展史上的重要性,说白了,就是识货。
一个成功的收藏者和一个成功的创新者一样,都需要有信心。有信心才能承担一定的风险。比如,如果二十几年前我买Mac SE的时候就多买一台,原封不动地储藏起来,现在一定价值不菲。可是我当时没有眼光看到今天,而且也没有钱去多买一台。这个风险是我不能承担的。
一个成功的收藏者和一个成功的创新者一样,都需要抓住机会。所谓机会,“就是那些稀少的,偶然的,短暂的,能让我们超常(更早,更快,更大)发挥自我价值的机遇。”许多人都有收藏苹果电脑的机会,为什么绝大多数拥有这些电脑的人都没有收藏?
一个成功的科学家要和一个收藏家一样会问原始问题。收藏家在决定收藏一个物品以前一定问自己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一个别人都没有问的问题,才导致了他的成功收藏。
行行出状元,而所有行当的成功都有共性:共性就是努力加用心。善于观察其它行业的成功,学习他人的经验,也是创新实践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