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9日讯(记者 杜平) 日前,由昆明元盛文化产权交易所(下面简称“元盛文交所”)主办的“南北·西东-刘伯骏、何汶玦、张鸣、郭游联展”在云南省博物馆开幕。著名艺术品市场研究学者赵力、元盛文交所CEO罗奔等出席活动。活动上,赵力对我国艺术品市场的现状与预期做了深入的解读,他认为我国艺术品收藏交易的核心在绘画。
赵力介绍全球艺术品市场有一个很小的核心市场,即纯粹艺术品。在艺术品市场上,纯粹的艺术品以绘画为主,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在发展方向上是以绘画即我们常说的国画、油画、版画为主的交易市场。所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欧美市场出现了相对来说一个衰落的过程,而在这其中我国艺术品市场呈现出增长的态势。
赵力认为,这种反向增长带来一个更大的反向发展,不仅使得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复苏的一个引擎;更使得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交易中心从过去的法国转到了英国,然后从英国转到美国,而现在又回到了中国。这个根本性的变化不仅反映在我国艺术作品的行情变化上,更表现在我国的社会影响力、艺术影响力以及我们对艺术本身阐释的影响力上。
目前我国艺术品市场正出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在这样的阶段,我们应该关注什么样的艺术?如何掌握这些机会呢?赵力从时间的角度解答了这个问题。从时间角度来说,按照时间划分的比例上,全国艺术品的交易基本上可以分成五大类:一、经典艺术;二、19世纪的艺术;三、现代艺术;四、战后艺术;五、当代艺术。从时间上来划分,应该关注中国近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从市场角度来说,如果你偏爱稳定型增长,应该再次关注绘画。如果要关注更大一个的增长性,则可以关注战后艺术和当代艺术。从市场投资的角度来说,我们发现经典艺术家的作品呈现稳定性增长的态势,当代艺术市场的增长也很快,但有一定的风险,不过在风险中蕴含着生机。
针对艺术品市场不同类型的分析上,赵力认为从2011年开始艺术品市场的增长方向已经出现一些特征。他建议藏家要充分认识和关注当代水墨。这有几点原因,其一,近几年当代水墨已经成为美术馆推广、美术史研究的重要方面;其二,从全球格局来说,国际性的美术馆、大收藏家都开始关注和收藏中国的当代水墨作品;其三,从文化“走出去”的角度来看,当代水墨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身份。
作为艺术品市场的实操者,元盛文交所CEO罗奔对目前我国艺术品市场现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目前我国艺术品市场在交易模式上存在问题。罗奔认为目前的交易方式除拍卖外,都存在共同的特征:不公开,信息不对称,没有任何可追寻的记录。罗奔介绍元盛文交所致力于建立一个公开公平诚信并且负责交易管理的交易市场。
相关链接:
赵力,1967年出生,江苏无锡人。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并留校任教。1998年获文学博士学衔。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北京”艺术总监、《艺术财经》杂志总监、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CCAD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基金执行长、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艺术管理与艺术推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