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上海记者 洪伟成/文 茅擎天/图
2012年12月28日,第九届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评选在广西南宁揭晓并颁奖。经专家遴选,由上海鸿运斋艺术主创黄栋华创意,由江苏宜兴、江西景德镇两地工艺师历时3年经20余道工序制作的十八罗汉紫砂珐琅彩系列壶,荣获中国十大紫砂茗壶钻石大奖;乾坤提梁壶、《新富春山居图》系列壶、快乐壶、双面绞泥提梁壶、代代有福壶、寿星壶、荷叶莲子壶、和谐壶、福运连连壶、汉铎壶等荣获中国十大紫砂茗壶金奖。
由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收藏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评选始于2003年。据评委会主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朱诚如介绍,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评选旨在传承紫砂茗壶文化,通过比赛发现具有出色创意和文化内涵的当代紫砂作品,培养紫砂工艺制作的优秀新人。
“我的初衷是活跃紫砂壶市场”
“我的初衷是活跃紫砂壶市场、传承中华传统工艺,而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为了表明我的这一意愿,鸿运斋作为大赛出资方,运作赛事9年来,放弃了一般企业常用的冠名权,而是作为活动的承办方出现,我不图给自己的企业挣什么虚名。”黄栋华坦言。由于比赛不收取报名费,各地制作紫砂壶的工艺师参赛十分踊跃,其中不乏李昌鸿、毛国强、杨勤芳、顾治培、钱樟法等国家级和省级工艺大师。
紫砂壶是黄栋华的最爱,也是他最早涉足的领域。1997年,受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紫砂壶价格“盛极而衰”,一度跌至谷底。那时圈内甚至传言,只要有一分钱利润,就有工艺师肯为你制壶。这时,不为赚钱的黄栋华出手了。他以每年出资15万元的条件,发起了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评选活动,并积极联络中国博物馆学会等专业组织牵头主办,盛情邀请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有关专家出任评委。
据朱诚如回忆,鸿运斋向他提议搞一个全国十大紫砂茗壶的评比,当时的设想就是通过10年的展评,向全国征集100把具有独特创意、文化底蕴、工艺精致且能代表当代最高水准的紫砂壶。朱诚如说,当时他答应出任评委会主任,是因为这个活动有助于提升紫砂艺术的发展水平。
从初赛开始,黄栋华就给赛事作出规定:凡获得金奖的茗壶,原创者必须制作同样款式的10把壶,由鸿运斋独家收购。当然,他们给出的价格在当时的紫砂壶市场上也是颇为诱人的。具有商业头脑和眼光的黄栋华,历来主张有钱大家赚。市场不景气,更要各方共同营造合作共赢的良好氛围。而在各地参赛者看来,参加如此全国性赛事,不仅仅是为了赢取不菲的奖金,更因为参赛本身就是一笔难得的无形资产。随着比赛影响力的逐年增强,一些获奖制壶工艺师开始崭露头角,他们制作的紫砂壶价格接连翻了好几番。
“我深知,道路艰难但使命光荣”
记者在第九届中国十大紫砂茗壶颁奖现场看到,本届获奖作品无论是思想性、艺术性还是制作工艺方面,均比以往有了明显进步。其中,获钻石大奖的十八罗汉紫砂珐琅彩系列壶,18把壶就是18座佛塔,每座佛塔上彩绘一个罗汉,形态各异,突出了佛教中国化的艺术特征,艳丽的珐琅彩同时衬托出紫砂壶的富贵。
类似具有创意性的作品还有很多,如第七届的获奖作品合璧壶,取材于脍炙人口的《富春山居图》。该壶将一把圆壶分成两把半圆壶,一半刻画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剩山图》,另一半刻画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无用师卷》,两壶合并,就是一幅完整的《富春山居图》。再如,大龙宝玺壶的创意,来自于对清代5位皇帝玉玺资料的潜心研究;外形酷似莫高窟群的大漠敦煌壶,则是为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的灵光闪现;第五届的获奖作品国粹壶,是专为文博大家朱家溍特制的。朱家溍是著名的京剧票友,壶的造型为一把展开的纸扇,正面镶紫檀木嵌京剧脸谱瓷片,背面镶紫檀木刻朱家溍书法。
“紫砂壶是一种载体。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就由喝茶的器具,变为市场上的创意产品和艺术作品,进而身价倍增。”黄栋华说,“把紫砂带往时代艺术的高峰,是我一生不懈的追求。我深知,道路艰难,但使命光荣。”令人欣慰的是,黄栋华自己创意和鼎力推出的继承传统而又富时尚创意的紫砂壶,因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如今已获得各地收藏者的追捧。许多获奖紫砂茗壶刚一揭晓,便被闻讯而来的神秘买家买走,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