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大地曾是我国历史上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的建都之地,那些散落在各个遗址之上的汉瓦汉砖,历代以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们欣赏把玩的高古之物。近代以来,对它们的收集、整理与研究者不乏其人,在天津就有这么一位喜爱收藏汉瓦汉砖的收藏家曾昭国。在秦汉文化的熏陶下,他十余年坚持不懈的对汉瓦汉砖进行搜集整理,对瓦砖上的每个文字和图案都视若珍宝,加以研究和临摹,并通过拓片与书画篆刻艺术为我们展现出汉瓦汉砖的古雅之美。
通过收藏汉瓦汉砖 领悟中国古典艺术之美
走进曾昭国位于中北镇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架摆满了汉瓦汉砖及相关文献书籍的书架。这里既有“长乐未央、永奉无疆、汉并天下、与华无极”等常见吉语瓦砖品种,更有青龙白虎画像砖,“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12字砖等汉瓦汉砖精品。而在书架旁的墙面上,则挂着经他亲手拓制和书画的瓦砖拓片,他的这些作品将瓦砖拓片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相结合,浑然一体,妙趣横生,使人感受到一股特有的艺术魅力。曾昭国还通过研习瓦砖上的文字、图像,将这些拥有2000年历史文化的古典艺术融入到自己的治印篆刻艺术中去,使得他的金石作品有一种寻常篆刻者不能达到的艺术境界。
曾昭国与共和国同龄,出生在一个富收藏的家庭,从童年时他就喜爱书画艺术,多年钻研名帖名画,他的南宗山水书画自成一派。他最喜欢倪瓒、黄公望、王蒙、吴镇等元四家以及明朝沈石田、董其昌的画作。曾昭国觉得清初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和石涛、石溪的画最养眼。曾昭国书法篆刻造诣也同样精深,他早年拜书法篆刻家冯星伯为师,学习治印,后又拜识了吴玉如、龚望两位硕儒,得到书法、读书方面的指教。曾昭国认为,研习书画篆刻艺术,不仅要多看前人的佳作,多比较,更要多思考,吸取前人的经验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艺术创作当中去。
研习、领悟字形图画的精髓、汲取其中的传统文化营养,这也正是他收藏汉瓦汉砖的最大收获。“作为一种收藏投资品,虽然近年来汉瓦汉砖逐年升值,喜欢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我并非为了投资赚钱,我收藏就是为了研究,领悟2000年前的中国古典艺术之美,并且将这种感悟融入到我的书画篆刻作品中去。”曾昭国告诉记者,照本宣科的刻印并不难,刀法也简单,但这种金石作品是缺乏生命力的,其作者充其量也就是个匠人。他认为,方寸之间变化万千,只有融入了篆刻者自身对传统文化的领悟,才能创作出有生命力的好作品,而对于他来说,汉瓦汉砖上的字形、图案正是他金石创作的灵感所在。
庄子云:“道在瓦甓。”清代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等无不以金石古文字为治印的重要滋养,他们集藏、抚赏古物,使他们创作的篆刻作品引领风骚,曾昭国今天也正走着同样的道路。
吸引藏家竞相收藏 汉瓦汉砖价格日益看涨
作为一类藏品,汉瓦汉砖以其精美的纹饰、瑰丽的图案和隽秀的文字为各路藏家所喜爱,其市场价格曾在清乾隆年间达到过高位。如今,随着收藏热的升温,瓦砖行情也连年看涨。据了解,目前一些常见的汉代文字瓦砖每枚价格已升到千元以上,动物纹瓦砖已超过两千元,精品汉瓦汉砖已涨至五六千元,品相好的四神瓦砖每枚价格已升至数十万元,如果是图案、文字成套的瓦当,其价格还要更高。不但价格高,且不易见到,即便是普通汉代瓦砖在市场上也只是偶有出售,属于较难收藏的一类收藏品。
除了瓦砖本身,瓦砖的拓片同样也价格不菲。据报道,在2004年上海大众的秋拍上,一册秦砖拓本以5.38万元成交,该册拓本为傅抱石旧藏,上有傅抱石的题跋。2006年9月,一册清乾隆年间刻的《汉瓦汉砖文字》以4.5万元成交。 据收藏专家介绍,我国对瓦砖的研究与收藏,早在北宋时期就开始了。自清中期以来,古代的瓦砖被看成一种古董,为藏家竞相收藏。从清末到民国,瓦砖逐渐成为受大众喜爱的收藏品。近20年来,瓦砖收藏日益兴盛,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对于近年来汉瓦汉砖的价格涨幅,曾昭国也深有体会。“我大约从三十年前就开始收藏,当时去陕西、山东、河南、江苏等地购买汉瓦汉砖,价格比较便宜,几十元买一块,一百元买三块,都是很不错的瓦砖,可最近几年,不但品相好、文字多、图案精美的瓦砖越来越少,而且价格不菲,一块很普通就几个字的瓦砖能要价两三千元。”曾昭国告诉记者,秦汉瓦砖自古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他们收集瓦砖的一大目的就是用其做成拓片,通过研习拓片,提升自身书画水平。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也是汉瓦汉砖收藏价不断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汉瓦汉砖是重要载体
汉瓦汉砖不但有投资价值、研究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秦汉文化信息,在曾昭国看来,收藏汉瓦汉砖的过程也正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
比如“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方砖,此砖有12字、16字两种版本,共40多种版别。曾昭国就收藏有一版12字的方砖。他告诉记者,“这寥寥十几个字向我们传递了2000年前的文化信息,铭文集中体现了西汉时中央集权、归农著本、保障民生等治国思想,是两汉时期最为重要的文字砖之一。该砖因文字杂糅篆隶笔意,备受藏家追捧。”
曾昭国说,自己对于汉瓦汉砖的喜爱还源于对瓦砖上面那些铭文图案的热爱。这些铭文多为吉语,语言直白,情感表达热烈,透露出古人的思想追求与人生企盼。他边说边随手拿出几款瓦砖为记者一一介绍:
秦末汉初“汉并天下”瓦,体现了汉朝大一统,人心思定的社会认同;汉“长乐未央”瓦,其中“长乐”的意思是:国君以亲和力善待臣民,国得以永续,西汉宫殿是汉帝国的统治中心,以“长乐”为宫名,为帝王自我激励的“君与臣民长和”之愿望,而“未央”意为没有穷尽,没有灾害,其愿景是希望汉帝国永续,传之“千秋万岁”。
“不但铭文有很多可研究的文化信息,还有很多画像砖以其精美的图案也在向今天的人们传递着几千年前人们的审美观和人生企盼。”曾昭国介绍,“画像砖在‘画’出千奇百怪的人物、动物、植物像的同时,也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神灵、神兽的尊崇,比如青龙白虎图案等。此外,画像砖还为后世保留了很多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更需要注意的是,汉代绘画艺术传到今天已经没有绘画作品等实物,今天的人们只有通过画像砖、画像石,才能直观的感受到汉代绘画的造诣和水平,感受到那种来自2000年前的浑厚古朴典雅的画风。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收藏汉瓦汉砖也正是在传承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