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顶级山水画家,宋滌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立足传统面向生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通贯中西,创造出一套全新的宋氏彩墨技法。他将中国传统的用笔用墨技法,巧妙融合西洋绘画的素描关系、色调以及色彩的冷暖微妙变化,借助生宣产生的渗化、融合效果,将不同的物象场景自如地表现出来,带给观众全新的美感视觉享受。
与时代同行的大师 《武夷山》180×96cm 《古木寒山》96×90cm 《藏族老人》68×68cm 《藤萝金鱼》68×75cm 《夏趣》68×68cm 《江南水乡》68×68cm与时代同行的大师
宋滌是位充满睿智的画家,性格豁达幽默,外表优雅孤傲。与他聊天是件很有乐趣的事情,他讲话随性很有哲理,敢言人之所不敢言,棱角分明,极具个人魅力。俗话说,“人如其画”,宋滌就是这样带着浓烈的个人色彩去创作。其作品或有平淡自然之趣、或有崭绝峥嵘之势,让观者在感叹之中得到美的享受。
宋滌早年师从当代国画大家李苦禅和“画坛大隐”许麟庐两位老先生,学习花鸟写意。1963年考入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名师的指导和名校的熏陶,使宋滌有着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和开阔的艺术视野。对于未来艺术的发展,他见解独到,坚信中西融合能为中国画的振兴带来光明的前景,能够突破传统绘画教育师傅带徒弟的模仿和复制模式,走出自己的道路。
清代画家石涛曾经说过,“笔墨当随时代”。宋滌非常欣赏这句话。早在20世纪70年代他就设立了自己的画风,立足于传统,走中西融合之路。宋滌的风景画与众不同,画得逼真。他以复合色直接入画,将西洋画的色彩、色调、冷暖关系运用到国画的表现中,在一张薄薄的生宣纸上画出饱满充实的物象,创造出国画前所未有的色彩、时间感和空间感,完全颠覆了人们通常简单认为的“中国画应该是写意的,不应该画得如此具象”的论断。
宋滌坦言:“艺术倡导真、善、美,而这其中以真为首,所以艺术来不得半点虚假。搞创作只要认真、只要用心,世界就会有美的发现。写意永远是在写实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通过写实的手段画出自己的风格,画出物象的特质和个性,形成个人的风格,达到写意的境界。”
宋滌的作品以坚实的块面与点线并置,宏大的气象以及流动的气韵让艺术界看到了中国画在塑造形象的深度上与油画相比所表现的潜在生命力和发展的无限性。香港著名艺评家郭浩满称赞宋滌是“当代最具实力的中国山水画杰出大家”。著名理论家邵大箴则推崇他的创作已进入了王国维在《人间词画》所界定的大家境界。
对大自然的爱是宋滌艺术创作的动力,“艺术美之所以高于自然美,除了有人的想象、虚构和创造的因素外,主要是自然美的基础”。他对于自然界达到了一种敬畏和崇拜的地步。“艺术家画画不要去重复自己,画套活。大自然是无比丰富的,随便一个树枝,姿态、动感、内涵及自身所具有的黑白灰关系,都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手工是绝对做不出来的,所以我强调尊重大自然。”宋滌喜欢走入其中,享受这种体验的过程。
“路子是自己想出来、设计出来的。”无论对待艺术还是生活,宋滌的身上始终散发着一种自信的魅力。在他看来,这源于他对艺术的热爱。“我爱画画,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执着于此,这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前人画过的题材、内容我画,前人没有画过的我也画,画画就是把对象刻画得更加深入,融入光与色,画出时间、空间的变化。”
对于名利,宋滌看得很淡,对于艺术,他却做得很真诚。著名画家沈道鸿曾在文章中表述:“看到宋滌作画,整个身躯都倾伏在宣纸上,一笔一笔、一点一点地消耗着自己的精力和心血,感觉他不仅是在作画,而是在推动中国画往前走。眼见他每天如此,钦佩叹服之外,心中不禁有几分悲壮苍凉之感。仿佛宋滌先生正在以自己的生命做交易,去换取艺术的生命,换取他的理想境界。”
“一个画家在当代文化中占什么位置,是很重要的;一个真正的大画家对当代文化一定是有贡献的。”宋滌表示,“真正的艺术家永远是独立思考的,永远是独往独来的。我希望中国的当代画家能够尊重艺术规律,坚持绘画艺术健康的方向,为后代留下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宋滌宋滌:
1945年生于山东,当代著名彩墨画大师。
宋滌先后就读于北京艺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历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他的作品以山水为主,兼顾人体、花鸟、静物等。宋滌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与魅力瞩目于中国画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