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玉清
初识刘新,是在2007年岁末,几位书画朋友小聚。展纸戏墨是必不可少的,两位老者却让这位青年人先开画笔。他也未作推辞,笔蘸香墨,在早已铺陈摆设的宣纸上做起画来,只见他胸有成竹,落笔笃定,时而线条勾勒,时而泼墨酣畅,点染之中再现生活情景,墨韵之间荡溢浩然之气。在场的人屏声静气,欣赏着这幅北国风光图的完成经过。后来我才得知,他叫刘新,时年37岁,河北邢台人。
后来的几次接触,使我了解到,刘新并非“讷于言”,其实是“不愤不发”,他注重画品,更注重人品,文格高。他出身农家,自幼喜欢绘画,顽皮之余忘不了在地上用树枝画一通,进而对小人儿书、画报之类十分着迷。在启蒙老师周鼎先生悉心教诲下,他立志要画尽天下美景,醉心绘事,跑书店、翻资料、求师访友,每遇画展,节衣缩食也要赶往。
凭着这种精神,1983年刘新考入邢台师范美术专业,选择了山水作主攻目标。他从原始的彩陶、青铜艺术,到秦汉的雕刻与绘画,再从魏晋南北朝到盛唐文化,从敦煌壁画到五代,以及两宋山水画的鼎盛,赵孟頫与“元四家”的“书画同源”,“明四家”、“清四僧”、“四王”等各时期的风格与发展,都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中找出“善为云中山顶,四面俊厚”的绘画特点,力求画有独创,自成一格。
“道不弘人,人能弘道。”他经过勤奋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刘牧、李小可[微博]先生对他评价“有想法,很可贵”。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到中国国家画院学习,师从卢禹舜、曾来德、刘牧。其间,他珍惜点滴时间,汲取营养,营造更臻成熟的笔墨语言。他深刻认识到,天地之间,大美多多,“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他找到了自己的切入点,用主观的思维意向反映众生的精神风貌,来解读社会,宣泄情怀。画家刘牧说:“他从故里的人文、地理、历史中重新体会了渔、樵、耕、读这个古老的命题,又从时代的蓬勃发展的气象中感悟了不同于传统的笔墨。”
也许他开悟了,灵感一直追随着他。最近又创作了“太初有道”的作品。灵感源于道德经,其主题由卢禹舜老师的静观八荒而引申,画面描绘的胡杨树,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及不屈的意志,在大自然里遵循着自然规则,默默恪守,是激励人们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航标。山水画家卢禹舜说:“刘新深入大自然去感受、体悟,深入老庄思想中去品味、探寻,在唐人诗词文学中浸润,迸发出精神的火花,找到了精神的慰藉和寄托,达到了心灵的释放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