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蔡国庆的家,面积不到300平米,和普通人相比是大多了,但和这位歌手的名气与财力似乎并不相称。事实上,这几间屋子主要是起个“容器”的作用,里面摆满的古董和艺术品,才是蔡国庆多年的心血。所以蔡国庆说:收藏是我与别人家最大的不同———你们看到了吗?墙上挂的“智仁书屋”,那是我的堂号。
父亲说:你要喜欢就继续下去
蔡国庆是地道的北京人。在四合院长大的他,很小便在长辈的带领下,接触到被人们遗忘多年的古董珍玩。他说:“父亲作为知识分子,一直很钟爱中国传统的艺术品,打小他便带着我逛琉璃厂、委托商店。那时候这些商店里宝贝很多,明清家具、官窑瓷器很常见。我一见这些当时被人们视为‘破烂’的东西,便被它们的造型、纹饰所吸引,觉得很漂亮,比家里日常用的家具强太多。我很纳闷,为什么人们将它们遗弃掉,转而用那些普通的,甚至看起来有些丑陋的家具?”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北京艺术品拍卖市场方兴未艾,在父亲的熏陶和指引下,蔡国庆率先走入拍卖场,开始了自己的收藏之旅。青涩的拍场初体验,让他至今仍记忆犹新。
“当时,我在歌坛已有些名气,并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于是就拉上父亲一起去参加拍卖会。之所以叫上父亲,一来他可以为我掌眼,二来也是怕别人用怀疑的眼光看我,父亲在身边,人家会说,蔡国庆旁边的老头是不是故宫[微博]专家啊,咱别蒙他。”
他第一次在拍卖场上买的,是一个清中期的核桃木条案,虽然在材质上它没有紫檀、黄花梨名贵,但造型和做工都非常好,当属民间家具中的上品。条案五千元起拍,六千、七千、八千……竞价者频频举牌,很快便超过了他的心理价位。“我心里迟疑了一下,觉得太贵。父亲看出了我的犹豫,不断用胳膊顶我,意思让我继续举下去,他说,你要喜欢就继续下去。在他的鼓励下,当我举到一万多元的时候,拍卖师响亮地落槌,对我说,‘这就是你的了!’”
首次独立“夺宝”成功掌声四起比舞台更难忘
父亲将蔡国庆引上了收藏之路,更以自己的言行,让初涉拍场的他,感悟到了收藏的真谛———喜欢是一切的缘由。逐渐,蔡国庆开始自己逛拍场,独立去欣赏和判断预展上那些琳琅满目的拍品,很快,他收藏生涯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不期而至。
那是十几年前,他在嘉德小拍中的一件事。一个雍正时期的截口龙纹天球瓶摆在预展展桌上,它并不完整,瓶颈断裂且底款被磨花。蔡国庆心想:残件应该便宜,并且没有多少藏家会跟自己竞拍,几千块应该可以拍到。不料,当拍卖师宣布此件天球瓶竞拍开始后,十几张号牌,从各个角落不时显现,几百元的起拍价很快便蹿升到四万元。蔡国庆不禁窃喜,有那么多人争夺,说明自己的眼光还不错。
随着价格的飙升,一些号牌逐渐偃旗息鼓,只剩拍场前排的一位藏家依旧坚挺,于是,两人间胶着的“竞拍战”开锣了。
“当时我坐在后排,没法看清前排的那个人是谁,就一门心思举下去。价格突破五万时,我心里一咯噔,几百块起拍,五万应该到头了吧,但又觉得不甘心,自己很喜欢这个天球瓶,颇有点志在必得的意思,所以最终也没停手———我举五万一千,他举五万二千,我赶紧又往上加了一千……最后谢天谢地,他先撤了,这件瓷器五万七千归我了。槌音一落,拍场上掌声雷动。这是拍卖会的惯例,如果某件拍品由低价拍到高价时,大家就会以此表达兴奋的情绪。尽管我在舞台上听到过许多掌声,但那次在拍卖会上听到的掌声,对我而言尤为特别,终生难忘。等拍卖结束,我抱着这个天球瓶退场的时候,王刚老师一把从后面抓住我说,原来是你小子在跟我举呢?这个东西好啊!到现在,他碰到我还会提及当年往事,说再也没碰到过类似的藏品了。”
开始,瓶子上的瑕疵还是留给了蔡国庆些许遗憾,因为整个收藏圈都十分注重品相。但是,这个心结在他看到一篇文章后,彻底解开了。那篇刊载于《嘉德通讯》上的文章说:残缺之美正逐渐为藏家们接受,因为如此精美的曾是皇家重器的藏品,哪怕是残件,其魅力仍然让有眼光的收藏家抵挡不住。
如今,天球瓶被摆放在蔡国庆家里最显眼的位置,每每看到它,蔡国庆便会忍不住琢磨它背后的故事:它因何而生?曾放在宫中的哪个地方?曾遇到过怎样风雅的主人?是谁把它摔坏了?又是谁把底款特意磨没了?
“到目前为止,我都认为它是我见到过的最让我震撼的藏品,有着完美而硕大的器形、精美的画工。后来,我逛过很多地方,只在南京博物馆看到和它类似的天球瓶,那是一件像它亲兄弟般的完整器,也是雍正时期的。”
收藏门类繁杂,钟情“把玩件”
蔡国庆的收藏门类颇为繁杂,有瓷器、玉器、翡翠、家具、书画……但从中不难发现,皇家题材、龙纹饰甚多。蔡国庆的收藏品,不仅注重精美,同时也注重吉祥的寓意:桃红碧玺象征万福长寿,海蓝楸色碧玺象征驱邪纳福,还有笑口常开、瑞兽吉祥……
“我去外地演出,身上一定会带一两件,觉得是对心灵的一种滋养。我的床头也会摆上一些把玩件,临睡前可以把玩一番。它们真令人赏心悦目,同时也可以观察没用任何现代工具的古朴雕刻,雕刻的线条中透着绝佳的功力,现代人早已很难做出那么好的工艺了。”
与生俱来、深入骨髓、达到极致,这是蔡国庆对自己收藏经历的总结。他说,收藏,是他精神上不可以短缺的食粮;艺术品,则是呵护他人生的宝贝,这些很难被其他的事物所撼动。
据《中华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