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生有着很好的性情,对待艺术与人生真诚、认真。多年来,他孜孜以求痴迷于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研究,用自己的笔墨探秘大自然,探索造化中的未知世界。他注重将生活之美升华,不为客观场景所困,强调内在之精神,通过融合过滤,使精神境界净化高远。
北京商报: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您的笔墨功夫有着很深的传统根基。
陈建生:中国画的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基础。我的老师贾又福讲,“要有最大的勇气进入传统,也要有最大的勇气打出传统”。近40年来,我一直在研究传统。任何艺术家,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
北京商报:听说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跟着贾又福先生学画了,他对您有着怎样的影响?
陈建生:他是我人生当中的一个“转折”,从“传统”到“现代”,转变主要还是我的老恩师贾又福先生的精心指点,他做各种示范,强制性地把传统的东西抛开。画画的人有一个习惯,习惯了这个东西画熟了以后,出来就是这样的东西,要把它割掉换成另外一种东西很难。这个年代有很多画家都有自己的思想,他们都想搞自己的东西,但是难度很大。
北京商报:您的山水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很多现代的气息,当时是如何定位您自己的艺术特色的?
陈建生:这也谈不到定位,因为是初级阶段,一位画家要想象自己画成怎样的山水,只有慢慢地在大自然中吸收好的东西,去领会它,然后用自己的心灵去画,这才是你要表达的东西。
北京商报:是要顺其自然的?
陈建生:对,要顺其自然,要走进大自然,贾又福先生教导我一定要进山写生,把所有的东西装进你的“口袋”,你的口袋满了就可以任意发挥。贾又福先生曾说,“画传统你不要不舍得‘丢掉’,因为要跳出去有自己的面目;你把它丢掉不等于这个东西没有了,还是在你的口袋里,你拿出来就是了”。所以我在这方面下了一些功夫。
北京商报:当代西方艺术对中国画的画家影响比较大,现在画山水运用的颜色很多,用颜色点染,讲究构成,但我看您的画一般都是纯水墨,您为什么一直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
陈建生:西方绘画创作本身喜欢用颜色来表达自然景色,包括人物,他们的创作方式就是用颜色来表达。中国画本身是一种意象的东西,所以墨就是颜色,不是说花花绿绿的叫颜色,古人说“墨分五色”,墨本身就产生颜色,可以用墨来体现春夏秋冬,这跟西方没有什么大的冲突,就是表现的手法不一样。
北京商报:用纯水墨来表达是不是更难一些?
陈建生:要难一点,它有分浓淡嘛,一个黑的东西要表达很多颜色肯定难度比较大,画中国画的奥妙就在这个墨上。
北京商报:它具体难在什么地方?
陈建生:难的就是把这个颜色要分出五种或者六种,甚至更多,要在整个画面上协调是很难的。
北京商报:您画面上有一种流动的气息,这是您自己的一种表达方式吗?
陈建生:不是这样的,画山水是以气为主,人能生存也是一个“气”。山水画气不能断,所以在山水里面气跟脉很重要,大自然的气也是最难画的,它是一种意象的体现。
北京商报:从您的老师贾又福先生的艺术创作再到您的创作,可以看出都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您是如何看待的?
陈建生:这就是要看一个画家的创造力了,因为社会在发展,艺术肯定也要发展,那就看画家本身的修养、悟性、灵气,这三点如果都具备那山水画肯定会发展下去的。关键还是要画家自己去领会大自然的东西,诚心地对待大自然、创作大自然,这样中国画才可能会一代代发展下去。
北京商报:您5月份要回到家乡做自己的首次个展,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展览的内容?
陈建生:好的。这次展览共有三大部分;一个是传统的,就是国画传统的、学古人的作品;另一个主要是研究黄宾虹的;还有一个是体现了我在北京,在恩师的指点下搞一点自己风格的作品。全面展现一个创作的过程,让朋友们、前辈们来看看我这么多年的一个学习历程。
北京商报:您如何想到举办这样一个展览?
陈建生:这次画展实际上是做一个小结,也是我在山水画路上走出的第一步。这是我40年当中首次个人画展,我想借此机会让人家提一点意见,给我一个思考的过程,对自己的艺术创作会是一个很好的提升机会。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陈建生陈建生
1958年出生,江苏苏州人。青年时启蒙于吴见山先生,后得沈子丞、余松年、许南湖先生指导,长期研究宋、元、明、清各大家山水技法,尤其对黄宾虹先生多有倾心,并获益良多。1989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微博],拜恩师贾又福先生门下,对现代艺术有清晰的理解。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