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茜 葛熔金
余汉平是义乌商人。颇具传奇的是,他将老家一处地下室改造成了一处恒温恒湿的储藏室,里边陈列着他20余年来收集的彩陶器、青铜器等各类器物约800件;地上则栽花种树,养蜂酿蜜,俨然一处田园农舍。
对于这些藏品,他极少向人展示。他说,为数不多的几次是曾邀请各地文物界知名专家做过三次大规模的筛选,将其中的赝品悉数挑出,丢弃于一旁。然而面对这一地下室堪比小型博物馆的收藏规模,多数人心中仍难免困惑:这么多的东西从何处收藏而来,谁有这么好的眼力能确保大部分是真品?
余汉平的收藏经历始于西北,他说,近20年来,他像蚂蚁搬家一样,一趟一趟地从兰州把彩陶、青铜器运到上海,再辗转至义乌,才积攒下如今这等规模的收藏。其收藏经历跟财富的积累过程相似也相关,从一开始收比较低端的东西,小打小闹,到后来成倍数增长。
1993年,余汉平前来西北经商,他先后在兰州、西宁投资创业。甘肃出土的彩陶、青铜器多,在兰州办企业的台湾人非常热衷于青铜器的收藏,在他们的影响下,余汉平对收藏产生了兴趣。
1999年,已在西北经商多年的余汉平和朋友一起去青海湖游玩,顺道去逛日月山附近的古玩市场。在随行好友和古玩商的怂恿下,余汉平花了几千元钱买了几件古玩带回兰州。不久,一位懂行的朋友看了余汉平买回来的玩意,又好气又好笑地说,“这些都是赝品,你的钱白花了。”
余汉平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开始介入收藏。他说,那几年刚赶上兰州和西宁通高速路,大量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从地里出来,余汉平被它们古朴的造型所吸引,当时批量购买了不少。
他第一次成功从陶瓷收藏向青铜器转型是买进了一批共300余方的小铜镜,当时余汉平对青铜器的了解几乎为零,这批小铜镜在当时就已经小有名气,曾在媒体上被公开报道过,余汉平觉得买假的可能性不会太大,就大胆出手。这批小铜镜最大不过巴掌大小,至今还整齐地陈列于余汉平地下室的储藏室内,如果东西真是“大开门”的,其市场价值同当初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余汉平解释说,他从来不会从盗墓者手里直接收东西,至少也是转了三手的。“盗墓者手上的青铜器,基本上两三万元就出手了,因为担心会找不到下家;二道贩子拿到手后再卖给三道贩子,价格就暴涨到10万元了,因为他要承担同盗墓者交易和输送的风险;东西运到兰州之后,就要找像我们这样的下家了。”
余汉平坦言,自己眼力不够,但对青铜器又情有独钟,于是只能四处找人鉴定,正因为自己在兰州和西宁有产业在,所以占尽天时地利的收藏便利,“我在西北古玩圈有相当的可信度,别人拿东西过来,通常可以放心得放在我的公司,然后我再四处请行家鉴定,鉴定妥了,再谈价格。”
东西到手后,如何将其从兰州运回义乌又是一个危险环节。余汉平说,这20年来,他一趟一趟地像蚂蚁搬家一样往回运东西。好几次,他到车站接货时,发现东西已经运丢了,以至于他曾被认为是文物贩子而遭盘问。
多年坚持,余汉平陆续收集到彩陶器、瓷器、青铜器、石雕玉雕器、金银器等各类器物约800件。如数量众多的马家窑彩陶器、西周的祭天礼器龙头龟身杂件、传世较罕的战国青铜立鹤方壶等。
虽然他对自己的收藏颇为自信,不过就像买卖总有盈亏,余汉平说,自己没少吃过赝品的亏。他指着一旁的两匹“汉马”愤愤地说,“你瞧这一对汉马,其中一匹是开门的,另一匹头和尾是到代的,身子是新的。”他又指着专家挑出的赝品堆里一个看着古色古香的“西周鼎”说,“这方鼎看起来各方面都很到位,但是分量太重,被专家挑出来。”■
Q&A
收藏十问
Q: 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 在西北经商有丰富的资源,自然而然走上收藏。
Q: 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马家窑彩陶。
Q: 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西周的祭天礼器龙头龟身杂件。
Q: 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 请具有丰富文物知识的专家先掌眼,再谈价格。
Q: 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 通过文物贩子,拍卖行,朋友介绍,藏家转让。
Q: 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 彩陶器、瓷器、青铜器、石雕玉雕器、金银器等各类器物约800件。
Q: 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 收藏爱好者。
Q: 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 把它作为工作之余的修身养性。
Q: 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 经常有。
Q: 有一天你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 想自己组建一个企业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