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许江,1955年8月出生于福建。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1988年作为访问学者去德国汉堡美术学院研修。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本报记者 冯智军
今年4月,许江与其夫人施慧在德国科布伦茨市路德维希博物馆举办了“精神绽放”联展。在北京见到参加全国美术工作会议的许江时,他刚刚从德国回来,谈起这次展览很满意,“我的‘葵园’从去年5月到今天,已经在卡塞尔文献展和德国多个地方展出,但这次在德意志角的展出最为成功。这个地方有一种文化象征、文化情怀,葵竖立在那里,把这些都激活了。”
翻开展览报道的德国报纸,虽然语言不通,但从许多现场的报道图片上,仍能感受到许江作品中的历史沧桑感。“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受语言的限制,那种文字类、语言类地交流传播受到很大的影响,美术这种直观性的语言最宜于被外国人接受。”围绕他的这次个展,许江谈起了他对当代语境下中国美术走出去的一些思索。
历尽沧桑,却仍然怀抱理想
美术文化周刊:德意志角是德国的一个地标,从未放过艺术品,您的葵园《共生》是首个破例展出的艺术作品。您对这次特殊的展览,有什么感触?
许江:德意志角上展出的800棵、6米多高的金属向日葵和莲,组成了作品《共生》,这一片黑色的葵园好像被燃烧过一样,又在重生后共聚在德意志角,和威廉大帝雕像遥遥相望,有一种特殊的历史情怀。每天有几万名游客可以看到这片黑色的葵园,人们到了这里抚今追远,会想到德国历史、两河汇流和全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存等诸多的命题。
莲是生长在水里,葵则是生于少水的沙土中,它们的共生代表了文化的共生。现在又放在两条河流汇聚的地方,更代表了一种多元文化的共生。这种共生的思想和历史的情怀,把今天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和艺术呈现,活生生地展示在外国人面前,他们觉得这很有意思。
美术文化周刊:您近年来的作品以“葵”为主题,寄予了怎样的感情和思考?
许江:我画葵、表现葵,其实是表现我们这一代人。我们曾经是向阳花开的一代人,经历了“文革”时代的10年,又亲历了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跟时代同步。今天我们渐渐老去,历尽沧桑却仍然怀抱理想,这是我的一个主题。
每个民族对于葵都有自己的认识,而一个苍老的葵园带给我们很多的想象。就像我在德意志角矗立的这一片葵园,仿佛一片废墟,但是它仍然矗立在那里,象征着一种重生。这种废墟和重生之间的张力,带来一种特殊的历史感。这种历史感是我们这一代人心头的纠结,是我们这一代人独特的感情。全世界有相当多一代代经历过历史沧桑、受过磨难的人,希望了解自己的历史、不断振兴走向富强的人,都能够理解这样一种情怀。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进行深层次的文化交流。这是我一直画葵、反复画葵的初衷。
面向世界,扣准当代中国
美术文化周刊:通过您多次在国外展出的经历,您感觉他们对中国美术最关注的是什么?
许江:中国美术走出去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国外的观众在关注什么。通过这次德国媒体的采访,以及我和当地艺术界和民众的交流,我有两个很深切的感受。一是感觉他们很关心这件艺术品在说什么,内在的、当代的意义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重复你的过去。与以往不同的是,之前西方人喜欢看到具有中国特色、与他们不一样的东西,而导致中国在外宣展览时卖我们的土特产、卖老祖宗的遗产。这种仅仅展示遗产的方式现在已经不够了,他们热切地想知道中国人今天的艺术创造、文化思想在表达什么。
第二个方面是,你能够给他带去什么,也就是说你这个展览为他们的公民们提供什么。我的展览期间有很多小朋友来观看,有一天来了一群四五岁的小孩子,他们抬头看这些6米多高的葵和莲,并拍照留念。后来这十几个小孩子来到博物馆的4楼画他们心中的葵,每个孩子画的都不一样,他们老师把这些葵剪下来,涂上颜色放在纸筐里,也形成一个葵园。看到这片葵我特别感动,我觉得葵园的精神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身上开出了生命之花,这是真正的文化共生。
美术文化周刊: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作品,来展现我们的文化?
许江:我们走出去的时候拿什么出去,我们的艺术创作如何扣准当代,面向世界,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感动人家,提升中国文化的形象,这非常重要。
我们传统的文化,在当代文化创造当中已经活化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我们应该把这种活化了的,带有当代精神、中国特色的作品送出去,而不仅仅是拿传统的东西送出去。既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也不是一味地符合西方的审美,而是把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怀,把中国传统在今天仍然鲜活的东西拿出来,代表中国同世界进行交流。
鲜活的艺术,才可以穿越语言
美术文化周刊:而目前很多走出去的展览,还是简单地用中国符号和“土特产”。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许江:我们的文化走出去,一定要有非常清醒的思路和整体设计,全面、立体、生动、直观地去传达。第一是我们一定要了解世界,要守住我们的文化根基,拿出中国最优秀的东西,拿出我们当代的文化创造。
第二,今天有很多重要的平台,跟西方国家举办的中国文化年,国家级大博物馆的交换展览,还有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圣保罗双年展,中国的驻外机构、孔子学院等。要通过这种文化的展示,让西方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今天,认识中国的艺术。艺术可以超越文字,其直观性全世界一看就明白,一看就喜欢,这种文化的力量我们不容忽视。这比简单的宣传、经济洽谈等更为重要,因为这是人心的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高等院校的作用非常重要。中国高等院校是中国文化的生力军,它们不仅仅是个教育机构,也聚集国家创造、美术创造的生力军和国家队,一定要充分认识高校、民间的力量,把它挖掘出去,做大做好。
最近中国美院提出“视觉中国学“,就是通过视觉的特征,把中国的绘画、书法、陶艺等所有可以转化成视觉性的东西串连起来,然后进行一种宣传和塑造,让世界了解中国,我们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
美术文化周刊:可否再解释一下“视觉中国学”的含义?
许江: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纯粹的绘画和纸面表达方式已经不够了,它要求把所有的形式融合起来,形成整体的力量。所以我们打造“视觉中国学”,把贯穿在所有这些视觉形式当中的中国文化精神表现出来,推向世界,让全世界了解我们。
因为视觉中国学超越了单一的形式,把多种形式拢在一起,就要去深层次、多方面地挖掘它。既可以把书法、国画等传统艺术更好地宣传和继承,又可以把今天的电影、电视等新媒体的创造引导出来,从而形成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学派。
所以要超越这些载体,从精神深处,从创造根源来展示中国人的力量,展示我们和生活、土地、时代之间的关系,只有这种活的东西才可以穿越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