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
广东人在北京
梁江,一位从广东罗定走出的少年,早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后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师从王朝闻先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成为广东首个美术研究的博士。现为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多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00余万字。多年从事书法和绘画创作,曾举办多次个展。作品在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及国外展览。
文/本报驻京记者赵琳琳
图/由受访者供图
一封求教信,让梁江得到了美术史家陈少丰先生的帮助;廖冰兄漫画创作50年展在北京开办,他又一路陪伴廖冰兄入京,接触到不少中国艺术史乃至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
如今,这位昔日的罗定少年是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国内著名的书画学者和评论家,但在他身上依然能够感受到老广所具有的那种低调、内敛和踏实。在他的办公室,梁江接受了本报专访。
忆恩师陈少丰
一封信带来巨大帮助
广州日报:能否谈谈您的求学经历,如何得到美术史家陈少丰先生的帮助?
梁江:那还是上世纪80年代,由于自学艰难,就写信向美术史家陈少丰先生求教。没想到,陈先生给了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帮助。他以广州美院美术史教师的身份,逐一借出学院图书馆的美术史书籍,寄给我阅读。每月两册,读完后寄还给他。后来,再没有什么书可以寄了,他居然寄来了一大包工整的读书笔记和卡片,这是他上世纪60年代初在中央美院听课所记的笔记。陈先生治学非常严谨,他多年读书、考察、思考的心得,都分门别类记录在卡片上,凡是动笔写作,都是言之有据;凡是征引材料,都有确切的出处。这就是学问之路,没有陈先生的言传身教,在做学问上,我不知道还得吃多少苦头。
广州日报:您与陈少丰先生的这段交往如何?
梁江:陈少丰先生是我的启蒙老师。我还记得,每一封挂号信封右下角,都有一行一丝不苟的字:“广州美术学院陈少丰寄”,从那时候开始,那一行字,已经成为我人生的路标。中国有一句古话,大恩不言谢,我明白,老师给予我的,是自己永远无法报答的帮助和引导。
广州日报:您曾在《广东美术论坛》从事理论研究和编辑工作,这也成为后来被中国美协借调入京编辑《美术》杂志的原因之一,进入《广东美术论坛》是您和廖冰兄先生交往的开始吗?
梁江:我喜欢阅读美术专业刊物,就把自己的感受和相关资料写出来,投寄给刊物编辑部。那时候寄出的信件,大多石沉大海,后来也陆续有文章刊发在《美术》、《美术研究》、《艺术世界》、《中国画》等专业刊物上。
1985年,广东省文代会召开,主持广东省美协工作的老漫画家廖冰兄在会上说到美术理论人才稀缺。陈少丰老师在发言中提到,粤西有个叫梁江的青年,已经接连写出论文刊发在中央美院学报上,处境却很困窘。会后,廖冰兄立刻让人通知我到省城见他。一番当面考察后,广东美协的几位副主席决定,立即把我调到广州从事理论研究和编辑《广东美术论坛》。之后,中国美协几次借调我入京编辑《美术》杂志,更大大拓展了我的视野。
忆廖冰兄老人:
陪同赴京眼界大开
广州日报:您的印象中,廖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梁江:记得第一次去拜访冰兄先生,是一个暑热的夏天,一进门,就看到客厅里已经挤坐了好多个学生在听课。那时,我第一眼感到特别的,是他的一双眼睛,很锋利、很清澈。
冰兄先生耳背,一会儿都离不开助听器,后来我习惯了默默地听他的谈话,他的嗓门很大。“我有成熟的作品,但没有完整的作品。”“我70多岁了,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听到他这样剖析自己,我实在有点吃惊。冰兄先生喜欢谈叶浅予、张光宇、夏衍,谈到那个年代,就像时光倒转,脸上会立刻增加了几分生气。
广州日报:廖老筹办自己的漫画创作50年赴京展览,您曾一同前往,那次同行是否记忆深刻?
梁江:那是我第一次上北京,挤在硬卧车厢里,和廖老聊了一路。为了节省差旅费,廖老让我陪他住在北京前门大栅栏的一家小旅馆。最早来拜访的有刚完成研究生学业的广东人蔡星仪,后来,转住到东二环的空军招待所,来访的有缪印堂、华君武等人。
广州日报:那次去北京,对您有些什么样的影响?
梁江:廖老说自己是第5次来京,很多老朋友一定要见见。那几天,我陪着他去金鱼胡同拜访叶浅予,在团结湖看黄苗子、郁风,到方庄看吴冠中,在西单看傅天仇。最难得的是,到东四小街一个小院落拜访夏衍。当时,夏老已84岁高龄,被家里人扶着缓缓走出来,与廖老拉手相对着坐下,夏老说话缓慢而清晰,问冰兄先生这些年的情形,其他老友的近况。
陪同廖老赴京,让我亲眼见证了这一批文化人深厚的情谊,这一行程,也成了我人生的转折点,不到半个月时间,我超乎常规地见识了众多如雷贯耳的文化名人,开阔了眼界,这次赴京,也是我后来数次被中国美协借调入京编辑《美术》杂志的前奏。
广州日报:作为目前国内美术评论的权威专家,您何时开始美术评论的研究?
梁江:我的处女作是于1974年11月刊发在《广州日报》的一份千余字的美术评论。若以此为起点,我进入专业领域已经超过30年,这些年虽然也出版过几本书,自以为比较真实地体现自己学术水平的还是历年刊发的单篇文章,至今大约有近300万字。
梁 江
梁江,1953年12月生,广东罗定人。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美术系主任等职。
早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后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师从王朝闻先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广州文艺》月刊主编、《广东美术家》执行副主编、《美术》月刊编辑部主任、《东方》月刊副总编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