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伟[微博]
北京收藏家。选择了草根江湖,从废品、旧货中,发掘出名人手稿、字画、旧胶片等有价值的物件。
许荻晔
别人家的藏品用“件”计算,落赵庆伟身上,得用“吨”。几百几千斤的生意,他眼也不眨货也不验直接成交,成吨的交易,“不是十次八次,是很多次。”
收的是什么?“破烂。”赵庆伟自嘲。1990年代城市改造兴起,老宅拆迁时三钿不值两钿卖了的除了家具房梁砖石瓦当,还有他的收藏品。延安路改造,他半年时间在上海“刮”了一集装箱的老油画,其中有成为江湖传说的3万美元拿下的刘海粟作品;大连城市改造,他又赶去抢购一批日本浮世绘版画。
这条路走下去或是所谓的收藏正道,只是收画时有人多问一句:画家笔记要吗?让他发现还有一条他更乐意走的路。从此他不买名家,专跟回收废品的民工打交道,收购其中的图文资料。在北京的文化机构出版单位搬迁最盛之时,赵庆伟就势得一雅号“潘家园第二”:北京古玩市场潘家园主要的生意是在周末上午,赵庆伟的收货却是全天候。
朋友感叹要是他不“乱买东西”,现在资产早过10亿。“你怎么知道我库房里就没有10亿?”赵庆伟反问。
他有5个库房、2个集装箱,以及一个“藏吧”,里头有手稿30吨,老照片30万件,字画、拓本100多公斤,插画、漫画、老儿童画数十万幅,其中连环画与画稿有多少?赵庆伟自己也没个准数,“也得有几千件吧。”
他不读本雅明,不知道拾荒者在现代性中的异质存在。他只是很实在地看到,在当时的拆迁改造热潮中,要是晚10分钟,那堆被当作垃圾处理却可能还有价值的东西,也许就无法逆转地去往化浆之路。
相比那条高端贵气却半途而废的收藏道路,他选择的是草根江湖。之所以能以一人与潘家园齐名,因为在这个圈子里,讲的不是专业眼光审美修养,是义气。他的供货网络依靠百来个民工建立,而他的维系之道,在于尊重。
“人给我拉一车货开2000,我觉得值更多,就给他3000。过年我都给他们发红包,资金紧张那几年给不出现金,就给点货,让他们自己去卖。有电视台要采访我,我说你去采访他们去,让他们也上上电视。”赵庆伟介绍。
正因如此,赵庆伟的供货商们拉了货过来,不结账就走。“他们说,什么时候方便什么时候给。”有时候买一点东西,送的东西价值更高。赵庆伟买过6册伪满洲国出版的书,受赠4本手写的日文笔记,回家一查,发现是日军侵华期间人体细菌实验报告。
更重要的是,这个圈子里有什么消息,赵庆伟总是第一时间知道的。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处理库房的那批图书,收货人拉回家的时候,赵庆伟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江湖之趣,不仅在于广交朋友,还在“赌货”。不同于名家作品辨的是真伪,赵庆伟的收藏,赌的是遗珠。他曾经花了3.3万元,盲买33个《文学评论》杂志清理出的纸箱,在各种校样目录的底下,他发现了一摞冰心等名家手稿。那一瞬间的狂喜,跟价格、价值无关,只是因为赌赢了。
不仅能赌到惊喜,还能赌来传奇。有人以10万元卖给他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微博]8000公斤的翻译稿。“我想万一里头有傅雷(手稿)什么的,就要下来了。等我忙完一看,最多300斤,里头的人一个没认识的。”但他发现其中一叠手稿颜色较旧,抽出一看,标题叫《歌德传》,作者叫高汝鸿。“我回去一查,发现高汝鸿是郭沫若的笔名,再去看郭沫若全集,真有过这翻译,但他以为在1932年日本轰炸闸北时被毁了,建国后他还派人查找未果。”
2004年赵庆伟收到几千件连环画、漫画,来自少年儿童出版社处理库存。收货人开价100万元,最终以60万元成交,算是一时纪录。赵庆伟开始判断,其中很有可能有李可染之类的大家手笔。统计之后,没见知名画家。输赢常事,他不以为意。6年后,这60万元的东西里头,仅一套《半夜鸡叫》原件就拍得291万元。
他还是赌赢了,但这次不是靠运气,像一切受规训后获得的成功,没有惊喜,只见数字。2010年以前,他没有卖过一页收藏,资金链断裂的时候,依靠卖邮票、卖油画周转。这个大院子弟觉得他在做的是文化保护事业,他的梦想是为自己每个门类的收藏都建一个展览馆。
收藏界对他及他的藏品不以为然,博物馆又有严格的准入制度。2001年陈毅百岁诞辰,赵庆伟希望把陈毅夫人毛笔手书的陈毅诗集捐赠军博,得到的回复是“自己留着玩吧”。2010年春,因为资金困难,加上确实需要处理藏品传承问题,他答应了一家拍卖公司的要求,但在图录基本做完后,因为“市场不明、难以归类”而取消。因此当翰海提出为他做秋拍专场时,赵庆伟全权让拍卖公司决定拍品,并且进行无底价拍卖,他希望证明自己的选择也会是市场的选择。
79件拍品以2296万元成交。拍卖公司喜出望外的是不仅是场面火爆,更在于出现了很多拍卖界的新面孔。旧货市场因此水涨船高,而赵庆伟却决定退出这一领域:不仅持续拍卖,而且开始分割藏品,由收藏变为分享。他通过朋友关系,送了一万多件重达三四十吨的电影拷贝给崔永元的电影收藏馆。漫画给了一个朋友,版画联合了两个朋友,都在筹备展览场地中。赵庆伟的“建馆梦”并未停止,但令这些命途多舛的文化留存晚景无忧,无论是收于人家,还是传播天下,才是他现阶段更乐见的。■
Q&A
收藏十问
Q: 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 从小集邮算吗?
Q: 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 正式开始买画是1996年,中央美术馆搞当代油画展览,我去买了三幅。
Q: 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 在上海买画时,买到一个画夹,打开来是十来张印象派,至今不知道作者是谁,虽然说收的那批里刘海粟名气最大,但我个人角度最喜欢这个。
Q: 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 从便宜做起,从冷门做起。
Q: 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 百来个线人。
Q: 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 几千万件?
Q: 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 应该是吧。有没有“顽皮家”一说?
Q: 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 抢救了一部分文化。
Q: 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 不做名家,基本没有赝品;挫折没感觉,从来没有没收到哪批东西就活不下去的感觉。
Q: 有一天你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 已经在捐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