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飞走了,我要开始新生活。
I am starting over as my panda flew away。
在中国当代艺术界,赵半狄[微博]=熊猫人。这位“绑架”熊猫10余年作为自己艺术符号的先锋艺术家,于今年7月4日创作了自己与熊猫的最后一幅合影《赵半狄宣告终结“熊猫时代”》(本刊封面),并通过本刊独家呈现。
这一告别堪称艺术界的“大事件”,意味着“熊猫人”符号成为历史。其实,在赵半狄身上,这样的终结已经不是第一次。上世纪90年代他也是毅然决然地放弃如日中天的绘画事业。直到今天,赵半狄1999年之前创作的油画仍得到来自学术和市场的双重认可。
1993年的“中国前卫艺术”欧洲巡回展,16名入选的中国艺术家中,赵半狄是唯一的中国写实绘画代表。“当年,方力钧、刘小东等画作卖几千美元一幅时,赵半狄的作品就已经卖到每幅上万美元的价格”,这个拍卖界人士不时提起的话题,再度佐证了其作品的市场价值。
2012年春拍中,赵半狄的油画《蝴蝶》拍出了2760万元;2013年6月的北京匡时[微博]春拍上,赵半狄的油画《H。金》又以1332.5万元的成交价领衔整场油画专场。这两年当代艺术市场整体下滑,赵半狄的油画作品却逆势上扬。
“我的画愈完美,我的内心就愈脆弱。我不能再脆弱下去了。”或许出于某些连自己都说不清的原因,赵半狄放弃了绘画。
1999年开始,赵半狄的名字和作品都与熊猫绑定在一起,甚至发展到出入公开场合时,他的肩上都坐着一只熊猫玩偶,形影不离。中国当代艺术30余年来最具代表性的符号“熊猫人”诞生了。
至今,赵半狄行使“熊猫人”特权十余年,在全社会范围内奉献了一幕幕“跨界艺术”,招来了赞叹、不解、争议,甚至愤怒。“国宝竟成为了一个人的符号”,这让很多人感觉不适。
“熊猫时装秀”引发了熊猫保护专家的抗议,成都有关部门甚至提议出台地方性法规“禁止恶搞熊猫”。此后,赵半狄两次发起的抵制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事件,把他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今年6月,赵半狄的电影《让熊猫飞》在谩骂声中登陆国内各大影院……
究竟还有什么是赵半狄和他的熊猫不能做的?正当人们发出如此疑问时,赵半狄出乎意料地正式宣布放弃使用“熊猫”形象及概念。
在结束古典绘画和熊猫时代后,他将开启第三个创作时期。这个新时期将呈现怎样的个人风格,赵半狄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他只透露将用自己的选择对今天的艺术做出新的诠释,也为自己的人生打造出更奇特的轨迹。“这都不是设计好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对未来不要有太多的许诺,而是要做出来。”赵半狄说。
古典时期 坚持写实绘画,得来先锋头衔
赵半狄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古典画室,老师是中国写实油画的“宗师”靳尚谊。扎实的造型功底及细腻的画风是这一画室的标签。
赵半狄记得大二时画的一幅油画,被靳尚谊评价为在学美国的流行风格,“那天我正好出去了,我们班同学石良等就给我转述了靳尚谊对我的评价:我们要学一流的画,可能就会成为二流的。但像赵半狄这样学二流的,可能就会成为三流。”
戏剧性的是,赵半狄毕业创作时,靳尚谊突然转变了态度,全年级给其作品打出了最高分数满分5分,评价是:“什么是现代绘画,这就是现代绘画。”但赵半狄自觉其实自己的画风始终没变,“我一直延续着古典油画风格,画我感兴趣的东西。”
1991年,毕业三年后,赵半狄油画首次亮相天地大厦展览中。这些将生活碎片经典化的油画作品,立即受到业内高度评价。令赵半狄颇感意外的是,这些在他自己看来具有很深“古典情结”的绘画,却被普遍认定为当代绘画,甚至是“先锋艺术”。评论家尹吉男认为他是“近距离”和“新生代”的代表,当代艺术教父栗宪庭则认为他和方力钧等一样,也属于“玩世现实主义”。
这样的前卫定义也得到了西方艺术界的认可。1993年,由德国政府出资举办的“中国前卫艺术”欧洲巡回展,16名入选的中国艺术家中,赵半狄是唯一的中国写实绘画代表。在德国,赵半狄谨慎地问了“中国前卫艺术”欧洲巡回展策展人一个问题,自己为何被认定是先锋艺术?策展人之一的荷兰人戴汉志告诉他,其作品表达了个体真切的感受,具有强烈的说服力,而这一点是中国艺术稀缺的品质。
“表达个体真切的感受”这一句褒奖,在日后某段时间却让赵半狄充满疑惑,“绘画不仅是自己表达感受的方式,而且经常是逃离现实的方式。我的画愈完美,我的内心就愈脆弱。我不能再脆弱下去了”。赵半狄告诉记者,当时他的画家生涯很顺利,也能预见以后的路子,会有怎样的画风,也会赚很多钱,“但那时冥冥中就觉得应该结束画家生涯了。”
熊猫时期 跨界艺术商业,挑战社会认知
放弃绘画事业的赵半狄,给艺术界留下了问号。自1999年后,赵半狄开始运用熊猫作为其艺术创作符号,开启了“熊猫时代”。其实早在1996年,赵半狄便开始运用熊猫符号进行其诸多跨界尝试中的一个方向。
1996年,赵半狄第一次运用熊猫进行公共艺术创作,做的是年历,“那会儿年历上都是大美人,我和歌手张浅潜,还有熊猫,做了一个三口之家的年历。”这本怪异的年历让他血本无归。
悉尼双年展策展人却认可这种特别的影像,他请赵半狄为1998年的悉尼双年展创作新的熊猫作品,并作为当年双年展的海报之一。“那会我还没有想好是否运用熊猫作为创作元素,就是有种好玩的心态。”
此后,赵半狄又创作了与熊猫对话的作品,包括戒烟灯箱广告等,让自己的创作更为公共化。1999年威尼斯双年展上,赵半狄开始携带其熊猫玩偶亮相。
为什么是熊猫?赵半狄告诉记者,“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中国的符号,作为一个个体,试着‘拥有’这个符号,最初只是个有趣的试验,但当这种‘绑定’产生了奇特的化学反应之后,我觉得这简直是一扇熊猫之门。我有义务给中国社会展现一个特别的景观,是隐喻,也是行动,关于公共话题,也关于审美,我能感觉到,这是我逃离脆弱之后要去的艺术世界。”
1999年以后,赵半狄便完全进入了自己的跨界艺术时代。他脱离绘画,以各类奇特方式和媒介,实践着与之前艺术理念不同的作品。赵半狄创作“熊猫奥运会”、“熊猫时装秀”、电影《让熊猫飞》等等,他将自己的跨界艺术伸向了时尚圈、电影圈。这些被赵半狄自称为“挑衅艺术边界”的作品也挑战了人们的认知。英国著名艺术刊物《艺术评论》如此评价赵半狄作品:“站在社会主义主流艺术和资本主义商业艺术的交叉点上”。
同时,赵半狄拥有的这种跨界能量又让其成为各类商业品牌合作的座上宾。2007年中国大众汽车力邀他导演并出演短片“大众熊猫”;2013年,世界时尚品牌迪奥男装邀请他执导并出镜迪奥平面广告,标题是“赵半狄和熊猫的迪奥仪仗队。”策划这一广告的,除了迪奥男装的设计师 Kris Van Assche,还有英国著名时尚杂志《POP》的主编Ashley Heath。他对赵半狄艺术的评价是:“作品大胆而有趣,专注并了解时尚世界的密码”。
决定终结熊猫时代的赵半狄已度过了其创作的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中,作为画家的赵半狄是没有争议的,而“绑架”国宝熊猫的赵半狄,从一出场就注定充满争议,赵半狄说,“这也许就是古典和当代的不同。跨界包括两个层次,挑战艺术形式甚至门类的界限,挑战社会事件和艺术作品的界限。充满惰性的社会和个体,不容忍这样的跨界,这些争议在某种程度上证明,我是有创造力的艺术家。”
■ 幕后揭秘
谁在为赵半狄埋单?
很多大型的当代艺术都顶着“项目”的来头,由投资人或赞助者的资助完成。赵半狄的“熊猫人”跨界艺术也是如此。维持他创作并不断“烧钱”的是画廊、艺术基金会,以及个人。
说到个人,不能不提到两个瑞士人。一个是劳伦斯(Lorenz Hebling),作为著名的香格纳画廊老板,他是赵半狄艺术项目的一贯支持者,比如登上国际时装周的“熊猫时装秀”,就是由他慷慨解囊。另一个瑞士人便是前瑞士驻华大使,著名收藏家乌里·希克(Uli Sigg),“熊猫奥运会”和电影《让熊猫飞》等项目都由他力推。其中,“熊猫奥运会”花费的40万美元便由希克个人赞助。而与电影《让熊猫飞》同时进行的艺术实践中,希克曾用100万元买下了青少年以熊猫为题的部分作品,其中包括用10万元购买了郑州一名女中学生的作文《我爸就是一只熊猫》。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支持的背后回报则是赵半狄这些跨界艺术作品。事实上,赵半狄和熊猫的各种图片和影像在收藏界一直具有不菲的价格。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供图/赵半狄(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