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书法家肖云儒的自作诗词联句个人书法展昨日上午在钟楼开展。在古城闷热的天气里,数百名陕西文艺界、书法界的名人和中外游客挤在钟楼不大的厅内观看肖云儒多年积累的书作,虽然挥汗如雨,但心头却似有清风拂过。有趣、犀利、有内涵、有品位,是很多人观看后的评价。
开展仪式结束后,已经年过70的白发学者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纸上春秋尽沧桑
昨日(7月28日)展出的近50幅书作,是肖云儒多年来的积累,但是大多不是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就是被题词赠送的机构、个人收藏,因此这次展出的,多是肖云儒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赶出来的,“几封信札是原件”。说起这些作品,学者仿佛谈起了自己的孩子。
给兴教寺的题词是肖云儒的得意之作,“兴教寺存放着玄奘的舍利子,他是法相宗的祖师爷,又传播了因明学的思想,我就做了这么一副对子。”说着他伸出手指指点,“兴唯识慈目善心法相 教因明 和风甘露祥云”。“胜友如云 觅芳径而驻马 有何下酒 高朋满座 聚林中竟得月正好谈诗”这是肖云儒为大唐芙蓉园内芳林苑题的对联,很多游客评价其对仗精妙,他微微地笑起来,“一般对联多是七言,我想有点突破、多点趣味,就设置了这个一问一答的对联。”
但比较起来,给很多基层单位、民间艺人的题词却是肖云儒的最爱。“聚友成社燃情为火”,这是参加陇县中国社火节的题词,“我想这是社火最原始本真的源头。”而在榆林观看陕北剪纸时,肖云儒题了这样一副联,“纸上春秋尽是世间沧桑剪下云锦无不心中浮图”,“民间艺人精彩的技艺,触动了我,这种灵感来得特别鲜活。”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妻子一直在提醒他,喝点水喝点水,看嗓子都哑了。“前几天心脑血管就出了问题,头晕得厉害,我们紧张地叫了急救车。”肖云儒的妻子告诉记者,医生不同意他来参加仪式,可是肖云儒坚持要出席,最后“医生只好跟着我来了。”有些消瘦的学者微笑着说。当天的开展仪式上,肖云儒说自己“用书法来书写生命”,而著名作家贾平凹也说肖云儒痴迷书法,得了书法这种病,而且是“我们这群人中得病最深的”。也许惟其痴迷,才能结出果实来吧。
文化与书法本不可分
近年来很多人称肖云儒的书法为“文人书法”,而昨日谈起这个话题,肖云儒却明确地表了态,“这其实是个伪命题,文化与书法不可分割!”他历数古代的多位书法大家,他们同时也是文化名家,“近代的郭沫若、于右任不也是如此吗?”肖云儒认为,之所以出现文人书法,是因为书法作品市场化以后,很多职业书法家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人了,“不懂四书五经,不会诗词歌赋”,同时很多文人也不懂书法、没有一笔好字,“书法和文化,被剥离了。”
“文化是书法的生命,书法是文化的形态。”肖云儒这样做了结论。书法应该有两个评价坐标,一是审美艺术的提升,一是与社会、时代的脉搏共振,“职业书法家不能满足于研究技法,不能离开民众和社会。”他明确表示,不赞赏书法家终日钻在书斋里研读典籍,“那样生长出来的是豆芽!必须有典籍的涵养,又有对生活、民众的体验,才能长出大树!”肖云儒同样提倡文人、作家好好练习书法,“学者也应该有一笔好字!但文化人为了利益争夺‘文人书法’的头衔也是绝对不应该的。”(记者 肖雪 李明 王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