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续鸿明 实习记者 李亦奕
人物名片
杨先让,1930年生于山东牟平。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文化部研究室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主任。1993年退休后赴美国从事讲学、举办画展等文化交流活动。代表作品有:《晌午》、《渔村》、《出圈》、《纪念周总理》等。出版著作有:《杨先让木刻选集》、《黄河十四走》、《杨先让文集》、《中国乡土艺术》、《徐悲鸿:艺术历程与情感世界》等。
7月初,我们去杨先让先生位于北京回龙观的家中拜访他时,他正在校对即将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五洲红楼——海内外学人纪念曹雪芹诞辰250周年文集》书稿。此书缘于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晚年对其嘱托,杨先让旅居美国时即多方约稿,叶嘉莹、痖弦、王乃骥等名家都应约写来精彩文章。
“杨先让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版画家,他最初学的是油画,晚年又钟情于彩绘,写作则是他绘画之外的精神调剂,笔耕不辍,著作丰硕;他是民间艺术的整理者、研究者、鼓吹者,中央美院民间美术系的奠基人,培养了徐冰、吕胜中等得意弟子。黄永玉曾调侃杨先让“成天在人家的地里跑来跑去,自己的地都荒了”,可知他是个精力旺盛、涉猎广博的人。谁能想到,83岁的杨先生还“涉足”红学,编了本《五洲红楼——海内外学人纪念曹雪芹诞辰250周年文集》呢。
他的版画记录了一个时代
杨先让的家族史很传奇。爷爷早年在朝鲜仁川经营缎绸庄,后来参加了孙中山的同盟会;叔叔曾任英美烟草公司奉天总代办,1929年加入共产党,1936年被日本人抓获迫害致死;父亲在哈尔滨开过油坊工厂,后来移居美国。杨先让12岁时,爷爷去世葬在仁川。1983年,53岁的杨先让远涉重洋,终于与年迈的父亲相聚。2012年,杨先让带着儿女去韩国把爷爷的骨灰带回家乡,将爷爷、父亲、叔叔一起葬在家乡——牟平养马岛中原村,了却了自己多年的心愿。
杨先让幼年在仁川长大,家庭社会关系复杂,成分不好。195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有一个留苏名额原计划给他,因为他的父亲在仁川,哥哥在美国,政审没通过,就没让他去。“反右”时,他在文化部被作为重点对象,大字报从六楼一直贴到一楼。妻子张平良也差点被划成右派,他们和古元一起下放到遵化。“文革”时他在中央美院,美院的“牛鬼蛇神”多,他不算“牛鬼蛇神”,因此受到的冲击不大,但大哥、大姐、外甥相继自杀。
1948年,杨先让考入北平一专美术系学习油画,毕业后被分配到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创作室,主要画宣传画和插图。“做编辑让我受益匪浅,当时出版社条件不好,画油画需要地方,我和太太结婚的婚房只有9平方米,但那时我创作欲望高涨,社会风气也好,虽然我喜欢油画,觉得油画色彩迷人,但由于条件限制,所以我选择了版画。”1955年,在全国青年美术展上,25岁的杨先让以一幅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木刻版画作品《出圈》脱颖而出,从此踏上了版画创作之路。
由于基础好,造型能力强,人物和风景皆能创作,作品时常在报纸上发表。“去荣宝斋学习技法使我的创作水平更加娴熟,题材也更加广泛:家乡的渔村、烟台的果园、在南朝鲜的童年生活,以及各种历史事件我都能刻,还把自己敬仰的名人也刻出来。”这一时期,杨先让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题材的作品最受人瞩目。《春日》是中国第一幅表现北京春天的套色木刻作品。《延安组画》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表现延安新气象的作品。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之际,杨先让创作的《怀念周总理》被人们争相购买,创下了中国版画发行量的历史纪录。
回顾自己的版画创作,杨先让说:“本来是学油画的,阴差阳错与木刻刀结缘了50年,无怨无悔,反而满足了我的创作欲望。我的木刻版画创作,大都是面向生活,牢守写实手法的,在这两个方面,我尽力去发现真、善、美。我是个感情多于理性的人,不感动我的事物我决不画,也决不刻。”
“一意孤行”创办民间美术系
1983年,杨先让出国看望父亲,在美一年多的考察和讲学让他认识到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性,他深知社会变革必然带来民俗的改变,民俗一变艺术必定要变,面对快要消失的民间艺术,杨先让下定决心在中央美院组建“民间美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