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农业大国,在岁月的长河里,农民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生产力。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民种粮需要满足全国人民的餐桌需求,而种粮则离不开农具。现在田间地头奔跑的都是机械设备,农业已全面进入了机械化时代,但想想过去,农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现如今,想找齐一套完整的农具已经很难了,年轻人更不会知晓每件农具的使用方法和用途,但细心的刘集生则从身边找寻,不断搜集到北方农耕的一整套农具,铲、斗、筐、袋、磨、灯、锹、锯……120多类200多件农具摆放在他的老宅里。刘先生坐在田间,向记者讲述起这些藏品的由来。
本周收藏家栏目,记者就走进农具收藏家刘集生的私人“农具博物馆”,和他一起聊聊收藏为他的退休生活带来的乐趣,同时也来关注那一件件令人叫绝的藏品,更要聊聊小众收藏的乐趣所在。
孙女童言无忌 爷爷萌生藏意
刘集生,1955年出生,天津武清区人,2009年起开始收藏农具。说到自己萌生收藏的念头,他说与他的小孙女有关。
2009年的一天,刘集生带着小孙女去乡下串亲戚,亲戚家的大锅里熬着粥。一直在武清城区生活的小孙女对乡下的生活场景十分陌生,她不知道该如何称呼熬粥的大锅。喝完一碗粥,她偷偷地趴在爷爷耳边说:“爷爷,我想喝‘坑’里的粥。”此时刘集生就纳闷了,哪儿来的坑啊?他手拉着小孙女满院子找坑,最后小孙女指指灶台说:“这就是坑。”小孙女的童言无忌引来大家一阵欢声笑语,“这哪里是坑啊?这是一口锅。过去家里做饭都是用这样的大锅,不像现在点煤气做饭。”爷爷向小孙女解释说。正是因为这样的一段经历,刘集生深刻地领悟到:有必要给后人留下一整套农具,虽然孩子们用不上,但至少要让他们知道粮食生产的整个环节,说到底就是孩子们不能忘本。
那时,刘集生是国家电网武清公司的一位职工,尚未退休的他一直参与农村电网改造工作,改造中一些使用年头过久的瓷件被替代,那些老瓷件就被统一换了下来。参与工作的刘集生将这些废弃的瓷件拿在手中认真琢磨,上面标注着瓷件的生产厂家和日期,“华瓷1966”、“华瓷1973”。他将这些瓷件认真地保管好,并专门给厂家打了电话,询问这些瓷件当时的生产过程。电话那边说:“我们工厂几经改制,现在仍在正常生产中,但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产品已经没有了,不知道老先生能否将您的藏品送给我们,我们会将其作为企业的收藏。”于是刘集生特意将完好的电器件送给了对方,现在它们正摆在工厂的收藏室里。
有了孙女的启发,加上参与电网改造收集到的瓷件,刘集生的收藏大业正式铺开。
获悉老刘收藏 卖家坐地起价
刘集生每天都在想,如何才能淘到自己想要的农具呢?正巧单位周边的东蒲洼村进行旧村改造,很多农民搬出了世代居住的村宅,住进楼房,一些农具都用不上了。于是每天午休时段,刘集生就骑上自行车直奔东蒲洼村,挨家挨户地找农具。有些人见到老刘如此执著,便将自己家的农具直接送给了他,但也有一些人坐地起价,这让老刘十分不爽。
“一个筐,我若不要,他直接就扔了。我去淘,他一口价要50元,就是因为我是收藏用。”刘集生说,“收藏这个词,在一些人眼中就是财富的代名词,废品也能变宝贝。”为了能淘到整套农用器具,老刘没少花钱,更没少花心思。那会儿每天午休的两小时,他几乎都泡在村里。
淘宝过程中,刘集生获悉一户人家有一架木拉车,这可是个大宝贝,于是他前去一探究竟。第一次去就吃了闭门羹,那家人说:“别看我的木拉车破成这样,但我就是不卖,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卖。”刘集生苦口婆心:“这个木拉车根本用不了了,留在您这里就是废品,您不如给我,我把全套农具整理齐,到时候您可以随时过来看。”但即使这样说,对方仍旧咬死口就是不卖。刘集生第二次拜访,还是为了这辆木拉车,这次对方提出了一个条件:“老刘,我看你这么执著,你想要可以,你得拿150斤劈柴跟我换。”对方终于提出条件了,对于刘集生来说,简直可以用兴奋来形容,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不断搜集劈柴,举起斧子将劈柴都劈成块,开着车将150斤劈柴送到了这户人家。对方说:“老刘,我其实就想考验你一下,我提出150斤劈柴之后以为你会知难而退,没想到你还真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好吧!木拉车你拿走,劈柴我留下。”就这样,老刘终于用劈柴换来一辆木拉车。
不理解到支持 家人发生转变
说起老刘收藏农具的想法,家人起初是不理解的。他的老伴说:“刚给你点零花钱,出门就买回这么一堆破烂。人家都要扔的东西,你花这么高的价格收回来。”每次老伴说他时,他只会给她一只耳朵,心中默默盘算着自己的收藏大业。如今四年过去了,老刘的收藏梦仍旧在延续,他手中的农具也从起初的一两件变成现在的120多个品类200多件,涵盖了北方农耕时的所有农具。有些农具早已失传甚至消失了,却仍旧可以在老刘手中找到。
如今老伴再也不会说老刘乱花钱了,望着家里的藏品越来越多,老两口又有了新的梦想。刘集生告诉记者:“我想开一家私人农具博物馆,如果老宅这个村不进行改造的话,我准备把这间房子重新装修一下,到时候免费向游人开放,尤其欢迎青少年走进来,观看农具的演变。同时院子里还准备种上一些瓜果梨桃,游人可以采摘。如果进一步发展,我还想把农家乐也做起来,让城里人用这些古老的农具干点农活,体验一下劳动的快乐。”
刘集生一再向记者强调自己的“私人农具博物馆”是不收费的,之所以这样,他说:“我受党的教育这么多年,现在虽已退休,但有退休金。我只想把农业过程告诉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能像我一样感受农耕的乐趣,这就足够了。”
将北方农耕的器具收藏完毕只是他的第一步,下一步他打算去南方看看,瞧一瞧南方农耕的器具又有哪些亮点,争取将全国的农具都搜集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