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玉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玉。象筳看不见,堪将对玉人。”一首韦应物的《咏琉璃》将人们带入一场对琉璃的无暇想象。在由古至今众多的诗词吟唱中,琉璃的身影频频出现,而于佛家,它又是常被提起的所谓“七宝”之一。公元前5世纪,琉璃经由“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并很快成为众多达官显贵的争宠之物,普通百姓则难能见上一眼,这里足见琉璃之珍贵。
时过境迁,至今已少有人知晓琉璃之珍贵,而仅有一些专家和学者深知隐藏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在普通民众眼中,琉璃至多是漂亮的玻璃球,更有甚者以为它只是塑料。每每说到这,收藏古琉璃已近二十年的金国明深以为憾,“中国古代的璀璨文化就这样被大家忽视了。”所幸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琉璃,并有心收藏和研究,这令金国明感到十分欣慰。
金国明是油画家出身,现为上海书画出版社资深编辑。从小热爱绘画的他如今在思南路拥有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在大家眼里他是一个专于油画的职业艺术家,然而却鲜有人知他还是一个古玩收藏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还处在大学时代的金国明就对古玩产生了兴趣,并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收藏。大学期间在一次安徽歙县的一次采风途中,金国明花15块钱买下了两个黑陶,“那时候没有什么真伪的概念,但是真心喜欢,搞美术的嘛,天生喜欢追求美的东西”。九十年代中后期金国明进入上海书画出版社-朵云轩,这也成为他收藏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捩点。在出版社,金国明结识了很多书画家老前辈,用他的话说,这些老编辑、老前辈都是好古“爱玩”之人。“他们大都有收藏古器的爱好,时常聚在一起拿出自己的‘玩物’相互欣赏和讨论”。有幸见到这么多珍贵的古玩器物,令年轻的金国明深感幸运。这时候的他往往站在一旁,边聆听前辈的分析,边对着那些古物暗自揣摩。随着收藏知识渐丰,眼界渐开,金国明练就了一双善于甄别古物真器的慧眼。古陶瓷、青铜器、老银器、文献资料,只要他看准了,能力范围之内的他都一一收入囊中,其中古琉璃系列可谓是其收藏中的大项。
熟悉琉璃的人知道,每一件古琉璃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正是这份唯一性,让金国明对古琉璃钟爱有加。金国明称,欣赏琉璃最重要的就是观察其色彩的自然流动和在不同光照之下产生的光影变化,“行内人一直流传着将琉璃中的气泡称为‘生命之呼吸’的说法,这当然是大家对琉璃寄予的美好愿望,如果你用心观看、细细体会,确实可以感受到它存在的能量与生命力。”
在收藏琉璃的近二十年里,金国明见一件收一件,时至今日他收藏的古琉璃涵盖了从战国到民国各个时期的物件,其年限可谓跨越中华文明数千年。而金国明的收藏远不止于中国古琉璃,还包含了一些多来自西亚、北非等地中海原产地的古琉璃。金国明每年都会与家人到海外旅行采风,而每次外出途中他都会钻进异国的小巷深处,寻找他喜爱的宝贝。数年前金国明一家去意大利游玩,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一个名叫锡拉库萨的小镇上,他无意间踏入一家小店,四下环顾,一眼便认出了挂在墙上的三串珠子,“那不是琉璃嘛!”金国明拿过珠子并向老板借来放大镜反复端详,经过仔细揣摩,他断定这是距今两千年的古琉璃。其中两串产于北非摩洛哥,另一串乳白色底子有朱红、蓝色、黄色等短小条纹的是典型的亚细亚风格的古代琉璃,大约出自公元前两百年。经过一番与老板的心理和口舌之战,金国明顺利拿下了这三串琉璃珠。如今,望着保存至今仍光彩夺目的琉璃珠串,金国明笑称:“它们可是中国古代琉璃的老祖宗啊”。金国明说,中国古琉璃不像古陶瓷那样传承有序,但它跨越了中西人类文明的历史,且稀贵不为人所见,所以才更要把它们都保管好。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金国明总是习惯性地把自己收藏的琉璃称作一个家族。“当我把它们一个个搜集来聚齐到一起,它们自然而然组成一个大家族,所以我只进不出,绝不轻易把它们分开。”在金国明看来,用自己有限的能力把这些“宝贝”聚集起来实属不易。“俗话说聚难散易,散逸是历朝历代发生的事情,很多东西往往分散容易,积累起来就难多了。而我就是要把这些分散的东西聚集起来,让它们不再辗转奔波,整体地保留下来,这也是我今生所积的功德。”金国明称自己并非佛徒,但他始终认为自己心中有佛,且是个拥有佛缘的人,“所以这些宝贝都愿意到我这里来,它们觉得我这个大家庭很温暖,我知道它们是有感应的”说到这,洋溢在金国明脸上更多的是孩童般的纯真与可爱。 如今的金国明已进入不惑之年,用他的话说,前面的路已看得很清楚,所以无论画画还是收藏,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良好的心态。“所以我一直很喜欢如《药师琉璃光本愿经》中所言‘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人生无常,一辈子几十年,能遇到这些琉璃既是自然又是偶然。自然的是我们早有缘分,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偶然的是当我遇见它,且对它一见倾心。能够游走在这种自然与偶然之间,正是琉璃我最大的快乐。”
收藏十问:
A: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Q:缘分使然。
A: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Q:清代的“梅开五福”银锁。
A: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Q:收藏的所有古代琉璃。
A: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Q:坚持不懈地长期持有。
A: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Q:古玩市场,有机会出国会带一些回来。
A: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Q:没仔细数过。
A: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Q:我是个画家,于收藏最多只是一个爱好者。
A: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Q:收藏的过程本生就是最大的乐趣。
A: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Q:早期曾收到过赝品,现在基本没有。
A:有一天你能放弃你的收藏或捐出吗?
Q:从来没想过,看缘分吧。
图片 高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