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素娜
11月18日,“木石艺痕——赖少其版画回顾及文献史料展”在安徽省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举办。展览通过“烽火木痕”“开拓创新”“历史回顾”“继往开来”4个板块,集中反映了赖少其投身于民族救亡、祖国解放、建设事业和文化工作的曲折经历,清晰地展示了其各个阶段版画作品的变化发展。与展览配套的《赖少其版画文献集》也同时出版。
赖少其1915年出生于广东普宁县,长于陆丰。193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专科学校,是广州“现代版画研究会”等抗日学生救亡团体及学生运动的主要成员。展览中,一批来自上海鲁迅纪念馆的藏品和文献,清晰地记录了赖少其上世纪30年代的艺术创作及其与鲁迅先生的交往。在一封鲁迅于1935年6月29日寄给赖少其的信中写道:“五月二八日的信早收到。文稿,并木刻七幅,后来也收到了。太伟大的变动,我们会无力表现的,不过这也无需悲观,我们即使不能表现它的全盘,我们可以表现它的一角,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另(零)碎事,就是为此。”
据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王锡荣介绍,年轻时的赖少其已是鲁迅所赞赏的“最有战斗力的青年木版家”。赖少其寄赠鲁迅、请鲁迅指教的木刻作品,目前基本保存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大概有近百幅,且多为国家二级文物。“赖老把作品寄给鲁迅后,自己投身革命,此后南征北战、戎马倥偬,自己都没有保存自己的作品,而鲁迅先生为他完好地保存了这批珍贵作品。”王锡荣说。
50年代,赖少其调往安徽工作。在那里,他学习和吸收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徽文化”营养——明清版画、徽州三雕、新安画派、皖派篆刻等民间艺术精华,创作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版画,并被李桦和古元称之为“新徽派版画”而载入史册。至此之后,安徽一批中青年版画家脱颖而出,创作出一批具有现代品格的版画作品,成为参与、推动“新徽派版画”现代进程中的生力军。此展同时展出的67件安徽老、中、青版画家作品,即体现了赖少其重视和培养人才,为发展安徽版画艺术作出的重要贡献。
据赖少其艺术馆馆长于在海介绍,以文献重现历史是本次展览和画册的主要特色。“为充分反映赖少其的艺术成就和挖掘馆藏资源,我们积极与国家图书馆和各地省级图书馆、档案馆、美术馆以及上海和北京鲁迅纪念馆联系,开展文献史料抢救的合作课题,积极挖掘各处藏品资源进行研究、展示,这些珍贵资料主题突出、内容丰富,为系统、完整地再现赖少其所参与的两项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活动,即抗日救亡的‘新兴木刻运动’和‘新徽派版画艺术’提供了详实史料,不仅丰富了中国美术史学研究,同时也开阔了艺术家和观众的眼界。”于在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