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鲁 题图摄影 张成林
汪曾祺先生是当代作家中的一位“全才”,小说、散文、戏剧、诗、评论、民间文学研究、绘画、书法、烹饪……无所不能。他在回忆自己早期所受的影响时,说到了一点:“我的审美意识的形成,跟我从小看父亲作画有关。”他回忆说,他的父亲多才多艺,不但金石书画皆通,还是一位擅长单杠的体操运动员,一名足球健将,还练过中国武术,而且,笙箫管笛、琵琶、古琴、胡琴等各种乐器也都会吹拉弹奏。他的父亲还能裱糊全套冥器,会扎各种风筝,会制作玻璃小船,还会饲养小鸟和蟋蟀。他的父亲有一间自己裱糊得“四白落地”的画室,“每逢春秋佳日,天气晴和,他就打开画室作画。我非常喜欢站在旁边看他画,对着宣纸端详半天。先用笔杆的一头或大拇指指甲在纸上划几道,决定布局,然后画花头、枝干、布叶、勾筋。画成了,再看看,收拾一遍,题字,盖章,用摁钉儿钉在板壁上,再反复看看。他年轻时曾画过工笔的菊花,能辨别、表现很多菊花品种。”汪先生还说,他十几岁时就被父亲允许,和他对座饮酒、一起抽烟了。父亲告诉他:“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汪先生说:“他的这种性格也传给了我,不但影响了我和家人子女、朋友后辈的关系,而且影响了我对我所写的人物的态度以及对读者的态度。”
之所以要用这么多文字先写一写汪曾祺和他父亲的关系,是因为在我看来,漫画家萧继石君,也是一位像汪曾祺这样的“全才型”艺术家。继石君最擅长的是漫画创作,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漫画家,此外,他对水墨人物、版画、金石篆刻、散文创作、民俗研究、艺术评论……也是无所不能。无独有偶,当他回顾自己艺术道路上最感激的人,也是他多才多艺的父亲。
他的父亲是一位闻名四乡的教书先生。他在《小镇岁月》里写道:“父亲天资好,写得一手好字,四邻每逢春节,对联都由他书写。农村妇女生小孩,遇到难产,医疗条件差,容易坏事,迷信是月母鬼害的,临产前挂张钟馗辟邪。有乡亲提着母鸡来求父亲画钟馗,父亲居然无师自通地画出来。父亲常与镇上一位刻图章的彭先生交流画技。彭先生刻图章呱呱叫,用木板刻的冥钞版,刷上色,印出来,人见都说和真钞差不多。画画在镇上也算得上一流。他可能是根据芥子园手绘的一本水墨画稿学习,父亲借来看,我也反复翻阅。渐渐的,我迷上了绘画。”
在我的印象里,中国现当代漫画界一直有一个很好的传统:一代代漫画家们在擅长绘画的同时,几乎都是文才兼具,能写会画,双管齐下,既是画家,亦是散文家或杂文家,如丰子恺、廖冰兄、叶浅予、胡考、黄苗子、黄永玉、丁聪、韩羽、方成……莫不如是。继石君身怀美才,承续了漫画界的这个优良的传统。近几年来,他且画且写,在潜心创作了“老武汉民俗风情画卷”,为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经典名著《家庭教育》创作了“爱的熏染”插图等系列水墨人物作品的同时,又将出版这部散文体的“谈艺录”。
本书大致有四类文字:一是对个人的生命成长和从艺道路的回望与追忆,如《小镇岁月》、《淋湿的幽默》等。这些文字里充满了对亲人、艺术前辈和老师、朋友们真诚的感恩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继石追忆往事的时候,情思细致,笔触柔软,点点滴滴,清清楚楚,仿佛过往的岁月重临心头。就像他在《淋湿的幽默》里写的一句话:“落难时,那人的一脸微笑,温暖你一辈子。”
二是谈论自己平生创作的一些重要作品的体会和感受。这方面的文字有《爱的熏染》、《鲁迅救火》、《我给丁玲画漫像》、《我画连战走亲戚》、《在法国漫画沙龙展上幽他一默》等。从这些“创作谈”以及所配的漫画作品里,我们可以领略继石君作为一位多次获得过国内外漫画大奖、风格独具而成就斐然的漫画家的幽默气质和创作风神。
三是对中国现当代一些漫画名家的访谈与散记,对一些漫画名作的欣赏和评点。继石君在漫画界孜孜浸淫数十年,与许多大漫画家有着亦师亦友的情谊和交往,而且熟悉漫坛掌故,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中国漫画创作和研究的亲历者与见证者,说起某人某幅作品来,如数家珍,持论公允而精到。他在这部分文字里写到的漫画家,包括丰子恺、叶浅予、廖冰兄、黄永玉、方成、李滨声、韩羽、苏朗、黎青、庄锡龙、常铁均,等等,几乎勾画出了当代漫画的“半壁江山”。
四是对古今中外一些漫画艺术史料和独特个案的钩沉与研究。这些文字里有的篇什带有一定的学术性,堪作“漫画史话”观。如《诙谐长卷》、《国际公民》、《匪夷所思》等,都是带有研究性质的漫画史论;《那些诞生于战地与铁窗的奇葩》、《恩格斯漫画》、《小题大做的那些智者》等,就是很好的漫画史料钩沉之作。
继石君的文风清丽晓畅、质朴而通达。行文之间容有漫画家惯有的亦庄亦谐、点到为止,却不飘不野,更不故弄玄虚、向读者“炫技”。我觉得,这部书是继石君献给一代代漫画前辈的致敬之书,也是对漫画界那束美丽的传统薪火最好的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