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曾梵志早年的艰辛经历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曾梵志早年的艰辛经历

曾梵志早年的艰辛经历

作者:佚名      藏界人物编辑:admin     

  记者 莫菲 北京报道

  在当代艺术自2012年市场行情急转直下后,到了今年10月5日,可谓是一个分水岭。曾梵志《最后的晚餐》以1.8亿港元的成交为市场扔下一颗重磅炸弹,《最后的晚餐》也变成了“最丰盛的晚餐”。紧接着在11月23日香港佳士得秋拍中,曾梵志1992年的作品《协和医院三联画》以1亿港元落槌。

  谁也没想到2001年画的一桌子西瓜曾以9万元人民币卖出,现在竟然可以卖出这样的价格,1.8亿港元不仅成功成为首个过亿元的亚洲当代艺术作品,也引起了艺术市场的一场喧嚣。

  “面具系列”最受市场追捧

  曾梵志作品2000年开始进入拍卖市场,在当代艺术市场走高后,《1996年作面具系列》2008年在香港佳士得以7536.75万港元成交,创下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的最高价。迄今为止,曾梵志主要创作了四个系列:“协和医院系列”“面具系列”“面具之后”和“乱笔系列”。除“面具之后”没有得到市场的全面认可外,其他三个系列都取得不错的成绩。其中,“面具系列”最为成熟,也最受藏家追捧,也是上拍率最高的作品。在拍卖价格排在前十位的曾梵志作品中,“面具系列”占了7幅,其次是“协和医院系列”。

  在创出天价后,很多评论认为其作品不值这个价格。在天价的面具下,却让人容易忘记曾梵志作品的本质。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曾梵志的表现主义和他所创造的符号本身,在当代艺术的系列中占有恰当的位置。

  从曾梵志为数不多的个展中,多数都是在国外举行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欧美人喜欢曾梵志的原因之一。在诸多的艺术评论中,著名艺术评论家皮道坚对曾梵志有很准确的定位:从学术来定位,曾梵志是中国当代艺术第二代中非常成功的艺术家,如果把85思潮作为第一代艺术家的话。“他的成功在于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深刻的情感体验,进行了充分的精神表达,在中国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不同精神形象。这一点他是成功的。他被国外人看中,也是有道理的。” 皮道坚指出。

  在作品收获1.8亿港元的成绩单后,曾梵志却婉拒了媒体的追访,因为他当时正在法国筹备自己的大型回顾展。在曾梵志第一次看到1.8亿港元的消息时,他有点手足无措,立刻把报纸翻了过去,生怕让人看见。曾梵志只做了简单的回应:“所有画价卖得高的人,都会被认为是‘天价做局’。外面的人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我们没办法解释,也没必要解释。我也不想自己的画

  卖到那么高,一下弄到了七八千万。”

  对于做局的质疑,曾梵志将做局归为胆子大的人才会做的事,因为需要太多人发誓守住一个秘密,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相对于其他艺术家,曾梵志是个非常懂得规划自己的人。曾梵志一直以来很慎重地选择交友圈,同时,他在有了一定财富积累后,非常重视自己早期作品的收藏工作。2003年后,曾梵志开始有意识地保留自己的作品,并陆续通过各种途径买回早期作品,1992年他以500元的价格将大学时期作品《忧郁的人》出售给一家基金会,19年之后,曾梵志用超过千万的重金回购了这幅作品。虽然花费不菲,但这让曾梵志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更多的主导权,减少其画作在二级市场上的流通数量对价格构成一定支撑。这一切,都为曾梵志奠定了很好的圈子和话语权基础。

  曾吃过苦,如今走过金钱关

  曾梵志在艺术圈中可以说是很难“接触”的人。曾梵志很少参加公开活动,无论何时见到曾梵志,他总是看起来很安静,喜欢抽雪茄、衣着得体。在曾梵志位于北京草场地的工作室路旁,经常停着各种豪车,贵客如云,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被这个有着雕刻般脸庞的男人所吸引。然而,曾梵志却最喜欢在无人的时候,在干净整洁的工作室坐上一个下午,独自思考艺术的走向。

  光环并不是一开始就罩在这个湖北男人头上的。早些年,曾梵志也过过苦日子。早年饿得不行,隔着玻璃看冒热气的包子,想吃,但是没钱;16岁在印刷厂,连着3天熬夜加班,体力透支,不停搬东西,累得可以在任何地方睡着。

  虽然在上学期间就被认为画得好,并举办过自己的个展,但对曾梵志有知遇之恩的是“当代艺术教父”栗宪庭。曾梵志是公认的“技术好”的艺术家,早在上大学期间,他就举办过自己的个展。1991年从德国表现主义转为自己的风格后,“协和医院系列”诞生了,栗宪庭将其纳入中国美术馆“89艺术大展”后,曾梵志将工作室从湖北搬到了北京,从此曾梵志的生活出现了巨大转折。

  最有名的“面具系列”也是曾梵志在到了北京后开始创作的。面具也是曾梵志真实心境的写照,也是藉此系列跻身知名当代艺术家行列,同时也获得了不菲的财富。

  在经历了青年时期的困苦后,曾梵志现在将钱看得很淡,对于想做的事情,他经常是“大手笔”。现在,曾梵志主动在母校湖北美术学院设立“昙华林之路”奖学金,用于感恩那些曾经在遇到困难时接受过的帮助。在汶川地震后,无论是主动拿出的大幅画作《希望的天空》参加义拍,还是捐赠35万元给为灾区地震致残少年实现艺术梦想的“五彩基金”,这些举动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

  曾梵志还有了自己的画廊--元·空间。元·空间是个非营利空间,在曾梵志生活过的三里屯附近闹中取静。没有运营的压力,元·空间举办的展览学术性很强,策展团队的理念也是希望将好的艺术带到中国展示,并没有考虑展览是否赚钱,毕竟赚钱早就不是曾梵志的兴趣所在。在曾梵志在回收和保留自己作品的同时,他开始大量购入西方艺术品,且收藏颇丰,目前我们所知最为有名的当属莫兰迪的作品,而且是有好几件。

  艺术家、画廊主、藏家、慈善家,多个角色的转换让曾梵志织出一张网,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这张网难以保持神秘,有着清晰的脉络。平常看起来冷冰冰的曾梵志,其实上有着一颗平实的艺术家的心。在什么都有了之后,记忆力特别好的曾梵志回望过去:“我觉得我不怕失去什么了。金钱这一关,我过了一半了。”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