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颖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少年投身行伍,青年勤奋写作,30年代后在山东、北京等地高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研究。
早年的古籍阅读
1920年,已是警察所办事员的沈从文,因与熊希龄的亲戚关系,而读了其藏书室林纾译的狄更斯《贼史》、《冰雪姻缘》、《滑稽外史》、《块肉余生述》等小说。这些小说对他来说仿佛是良师益友,带他走入一个崭新的世界。同时,沈从文还在隔壁的“务实学堂”图书室翻阅过《史记》、《汉书》和其他一些杂书……这一系列的阅读,使沈从文初步接触到了西方小说和中国的古籍。
1921年,沈从文做了湘西靖国联军第一军统领陈渠珍的秘书。陈渠珍在军部备有一个收藏丰富的私人文物、图书室,其中有百余轴自宋及明清的旧画、几十件铜器及古瓷,还有十余箱书籍、大批碑帖、一部《四部丛刊》。沈从文负责对陈渠珍收藏的图书、古董进行目录编制,并将陈渠珍读过的好句子抄下来,以备其查阅。他常常翻阅《西清古鉴》、《薛氏彝器钟鼎款识》等书,与铜器上的铭文相比较,估出它们的名称与价值,其鉴赏水平日渐提高。为弄清自己不熟悉的一部古籍的作者及其生活的时代,他反复研究《四库提要》。这一段整理、登记书画的经历,是沈从文第一次真正深入地接触文物、书籍,为他后半生从事文物研究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埋下了最早的种子。
图书馆的自学历程与专业培训
1922年夏天,20岁的沈从文“为寻求理想,想读点书”,只身来到北京,开始在京师图书馆的自学历程,凡能看懂的,不论新旧都翻翻。他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着文学的滋养,阅读了《笔记大观》、《红楼梦》、《小说大观》、《玉梨魂》等大量古代的笔记、小说,还如饥似渴地阅读了《改造》、《向导》、《新年青年》、《新潮》、《创造》、《小说月报》等一系列新文化(300336,股吧)刊物。沈从文一边大量阅读,一边坚持进行文学创作,四处投稿。1924年,《晨报副刊》刊登了沈从文的第一篇文章《一封未曾付邮的信》;此后,《平凡的故事》、《遥夜》相继刊发。
然而,读书和写作,对于当时的沈从文来说,虽极其需要,但未免太过奢侈,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四处奔波。幸而北京大学林宰平教授看了《遥夜》后,了解了沈从文的生存状况,找到梁启超做介绍人,由此,沈从文得以到熊希龄办的香山慈幼院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熊希龄又送沈从文到北京大学图书馆,跟随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目录学家袁同礼学习编目和文献学。沈从文在北京大学三个多月的学习,是他接受的唯一一次图书馆学专业培训,不仅非常难得地受到了名家的指教,也接受了严格和正规的学术训练,为他以后的文物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沈从文始终认为文学创作才是他最为钟爱、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工作之余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来不懈地写作。1926年,沈从文辞去了图书馆工作,走上了他专业从事文学创作的征程。1928年至1936年他创作了200余篇文学作品和艺术批评、文学评论,著名代表作《边城》、《长河》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之后,他先后在山东、北京等地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沈从文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从事文物的分类、标签、讲解、鉴定和研究工作。他更加潜心读书,钻研各种文物考古、历史、艺术、建筑、工艺美术、服饰方面的书籍。早年的经历,使沈从文在研究中国的文物考古时,显得那样得心应手。到1962年,他写出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明锦》、《龙凤艺术》、《战国漆器》等研究著作,成为我国将文献与文物相结合进行历史研究的开创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