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找一个安静、温暖的地方,拿出一张纸,尽情地折叠,人们发现身边有了越来越多的折纸爱好者,既有老者、教授,也有白领、学生,不论年龄身份和职业,他们都对折纸这个曾经被遗忘的儿时游戏重新痴迷。而在日本,折纸早已深入家庭生活中,并且在商业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折纸成为一种重新被发现的生活方式,就像一个时光机,带你穿梭回到童年的快乐时光。
来自日本的折纸大师
年前记者见到了来北京演讲的日本折纸大师小林一夫,他是一位非常和蔼的老人,穿着和服,踩着木屐,戴着眼镜。“大家一起折纸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最重要的不是比赛谁折得好,重要的是内心,让人高兴、愉快。”小林一夫已经70多岁了,而从外表根本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
传播佛教的僧侣将中国纸经朝鲜带去日本后,折纸则成了日本礼仪交往的一部分。18世纪以后,日本江户时代的一些浮世绘作品中可以看到折纸的记录。后来,随着纸张价格变得便宜,折纸开始流传到日本社会各个阶层。直到今天,在日本的传统节日女儿节,母亲们仍然折出各种纸偶用于祭祀。
1797年,三重县桑名市长円寺的僧人义道一円写出了世界第一部折纸书《秘传千羽鹤折形》。但此后直到20世纪中叶,折纸家们仍旧只能重复折叠那些早已存在的100多种经典作品,困扰于无法向前突破。
被日本奉为折纸之父的吉泽章横空,在1950年前后,运用新技术,创作出大量充满艺术魅力与创新精神的折纸作品,他完全改变了世人对折纸的看法,并将折纸技术提升至一个新的层面。
折纸艺术也就从那时起在日本大放异彩,更是全国小学的必修科目,他们认为除了可保存固有的文化外,通过折纸可启发儿童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更可促进手脑的协调。
从30多岁开始,小林一夫就从事折纸事业,通过举办折纸展览、开办折纸教室和演讲等形式,投身于折纸文化的普及和继承。“折纸所用的纸张不管用什么材料,哪怕是装筷子的纸袋都行,而所折的物品应该是无论男女老幼都喜闻乐见的。”他对于传统折纸艺术有自己的理念和感悟。
“学会折纸后,即便在外国不会说外语,通过折纸也可与人交流。”小林一夫有几次去国外演讲参加活动时,他说折纸帮助他解决了语言沟通上的问题,通过折纸表达了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令他感动的是,对方也能够通过折纸产生共鸣。他坚信折纸的真正意义在于给对方带来喜悦,重要的是折纸人的心,因此在教人折纸时,小林一夫并不把它当做一门技艺来教。
小林一夫说他走上折纸之路离不开家族渊源,他们世代经营一家叫“汤岛”的和纸染纸公司,迄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小林一夫是第四代社长。他们至今还保留着日本古老的和纸的染纸技术,这种传统的和纸价格相对一般的纸张要贵一些,但是非常适合折纸,所以很多日本人还是会专门买回家去折纸。
但是传统染纸也同样受到商业社会的冲击,就如同折纸这类传统技艺一样。在非常尊重传统的前提下,小林一夫认为传统既要保存更要发扬,传统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就会灭亡。
一个愉悦的精神家园
“好的折纸,不仅要薄,而且还坚韧耐磨损。最忌讳的是动剪刀,只能靠‘折’来达到各种形态效果,动了剪刀的就不是完美的折纸了。” 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陈非谈起折纸来很专业。他觉得无论是任何手工制作,都需要认真的态度,才能够得到快乐和喜悦的过程,折纸基础起点低,任何人都可以从中有所收获。
“有人觉得折纸是小孩子玩的游戏,大人还玩折纸太幼稚,其实这是误解。”陈非也曾经觉得自己一个大男人还玩折纸会不会太“另类”,实际上折纸不仅可以让成人的大脑得到锻炼,而且预防老年痴呆,“其实我觉得在折纸过程中,更重要的是释放生活的压力,让你的内心能够得到平静。”陈非发现很多上班族“折友”都有同样的感受,他们还自发地成立了有关折纸的网上交流群,甚至有的城市还有折纸协会,时常会聚在一起开展一些折纸交流活动。
小林一夫对中国“折友”的关注度很高,他不仅出版了4本中文的折纸书籍,还曾在1981年时第一次来到了中国。“当时住在北京饭店,在故宫博物院展示折纸,参加了人民大会堂的招待酒会,北京有很多很多的自行车,叮叮当当的车铃声响成一片。”
小林一夫常说“腿是人的第二个心脏,手是人的第二个大脑”,他认为折纸既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同时还能帮助病人快速康复。他以自己的父母为例,他的父亲马上就要满100岁了,因为非常爱走路,喜欢散步,所以长寿。她的母亲虽然不爱走路,但是很喜欢动手折纸,所以也活到了93岁,可见多活动手指的折纸是非常有益健康的。
他有一个宏大的计划,那就是把折纸普及到全世界的病房中去,因为这种康复手段除了纸张外不需要其他任何工具,他希望通过折纸相互交流喜悦和快乐的心情,能给别人带来喜悦和快乐,自己也会变得快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