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
面对突然间的生死之隔,最遗憾的就是自己还有很多未竟的事情——没能让高居翰先生看到最后两本中译本著作的出版。说来也巧,这两本书的英文原版,一本是他年轻的成名之作,一本是他晚年的收官之作,两本书对于他自己以及读者来说,都有着特别的意义。
回忆与高居翰先生相识的缘起,始于2005年三联书店开始出版“开放的艺术史丛书”。后来只是因为高先生的书实在是比较多,而且自成脉络,才为他单开出一个系列。此外,坚持出版高先生的著作还有一个更私人的原因,我自己也曾是一名修习美术史的学生,当初读到高先生的《山外山》和《气势撼人》的时候,我都是一口气通宵读完的,很难有一本学术著作能让人感觉这么上瘾,心潮澎湃。因此,当毕业成为一名编辑后,要求每人提出选题,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书。
高先生的著作最早是由台湾石头出版社引进的,最终形成完整的系列。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开始直接与高先生沟通联系,他特别重视对图像的细读,嘱咐我图片要尽量大些,但价格要便宜,要让学生和普通读者买得起,不要做成豪华的精装大册。书出来后他很满意,于是我们又开始商讨后面的出版计划,陆续出版了《画家生涯》、《诗之旅》、《不朽的林泉》,以及尚待出版的《图说中国绘画史》和《致用与娱情的图像》,我们都采用了同一的开本,尽量兼顾图片质量与定价。当然具体到每一种书,高先生也会有些特殊的要求,比如《不朽的林泉》和《图说中国绘画史》,他就希望比原来几种研究性的著作采用更多彩色图版,做得更精美一些,相应的价格就会高些。
自从2008年5月6日开始,一直到他去世之前,我们的往来邮件共有260多封。与很多成名学者简短或者杳无音讯的回复方式不同,他回复得很快,信息量也很大,从他的文字就能看出,他是一个很有性情的人,因此每次期待他的回信都是件很有乐趣的事,尽管这意味着我又得花很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用不那么流利的英文给他回信。我们主要讨论的当然就是书稿,选择哪些书,请哪些译者、审校者,版式、封面是怎样的……最高兴的莫过于他收到样书的时刻,在中外的那么多出版物中,他很喜欢三联的版本,主要因为开本适中、图版够大而且便宜,用他的话就是handsome。他跟我多次抱怨美国的书价太贵,根本不是普通学生能买得起的,他可不希望自己的书出来被束之高阁,而是希望更多的人能阅读甚至提出批评。每有一本新书出版,他都特别期待读者的反馈,我会定期把报纸、网络、杂志上的各式书评、评论发给他。慢慢地,我们之间建立了足够的理解和信任,他会告诉我一些近期的远期的计划,我也尽量帮他做些出版之外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中包括对他系列讲座视频的宣传。这套视频是他与伯克利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合作录制的,他希望免费提供给公众,这是他民主思想的体现,现在已经能在土豆网以及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的网站上下载到了。此外,我们也会互传一些生活照片,有一次他写信来说又把上次我给他的照片调出来端详了半天,鼓励我说现在中国的年轻女性真是了不起啊,未来等着我们去创造等等,当时看过只觉得老爷爷挺逗的,现在想来感觉真是很温暖。
对于高居翰先生的中国绘画史研究特点,我想说的仅算是一个对他了解得比较多的读者的感受。首先是他破除了很多习语和套话,把对画家、作品的理解还原到人的基本感觉上。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像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等这些著名画家,大家可以看看各种词条、一般的美术史书对他们的形容介绍是怎样写的,再对比看看高先生在他的书里是怎样写的,就能对我说的这种感受很明白了。他很少照搬文献史料中的原话,而采用更偏重于叙述性的文体,因此能更清晰、准确地传达他的看法。其次,高先生的画史研究是建立在大量原作及图片阅读的基础上,借助了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国内丰富的公私收藏,这一点已经被强调得很多了。再有,他从未被一些学究化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一直在发展变化,直到去世前还有很多新的计划和想法,因此最好不要简单给他贴上“风格研究”或者“外部研究”等标签,也不要把他的单本著作孤立化。一言以蔽之,高先生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他对中国绘画真诚的热爱与认真的研究。
自始至终,高先生的学术生涯都没有须臾离开中国绘画艺术,正像老师罗樾给他起的名字。高居翰——并非像很多人理解的,是高高在上、拔得头筹的意思,而是寄身翰墨,一生沉浸于书画文苑之中。而今先生亦已仙去,相信翰墨之灵仍将护佑,只要我们关心中国书画,有意愿了解古代艺术,就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寄身翰墨的外国老人,他毕生留下了那么多有说服力的专著、影像以及心得与读者分享,还有什么比这些更值得我们怀念的呢。■
(作者系三联书店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