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翰墨之灵护佑:纪念高居翰先生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翰墨之灵护佑:纪念高居翰先生

翰墨之灵护佑:纪念高居翰先生

作者:佚名      藏界人物编辑:admin     
2013年,高居翰先生87岁寿诞,摄于伯克利家中 2013年,高居翰先生87岁寿诞,摄于伯克利家中 贺寿印章。印文“居翰”,寓意“寄身翰墨” 贺寿印章。印文“居翰”,寓意“寄身翰墨” 高居翰先生在病榻上欣赏本文作者为他贺寿的印章 高居翰先生在病榻上欣赏本文作者为他贺寿的印章

  ◎杨乐

  著名美术史家高居翰(James Cahill )先生日前辞世,本版刊发三联书店“高居翰作品系列”的责任编辑杨乐的文章,以志纪念。高居翰先生留下了一系列很有影响的著作,他的藏书也捐献给了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以嘉惠后学。诚如本文作者所说,人如其名,“高居翰——并非像很多人理解的,是高高在上、拔得头筹的意思,而是寄身翰墨,一生沉浸于书画文苑之中。”

  2月15日,正月十五和西历的情人节刚过,正准备好投入新一年的工作,突然接到友人发来的消息:高居翰先生于美国时间当日下午2:00在伯克利家中去世,享年88岁。

  面对突然间的生死之隔,最遗憾的就是自己还有很多未竟的事情——没能让他看到最后两本中译本著作的出版。说来也巧,这两本书的英文原版,一本是他年轻时的成名之作,一本是他晚年的收官之作,两本书对于他自己以及读者来说,都有着特别的意义。

  写作《中国绘画》(Chinese Painting,三联版中译本名为《图说中国绘画史》)的时候,高居翰还是一位初出茅庐、藉藉无名的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当时著名的美术书籍出版家,瑞士人史基拉(Albert Skira)准备印制一套图文并茂的亚洲艺术丛书,经由瑞典学者喜龙仁(Osvald Sirén)推荐,年轻的高居翰获得了这个机会,去完成一本精简、创新、可读,同时又有权选择一百张精彩图片的普及性著作。谁也没想到,这本书在1960年出版以后广受欢迎,几十年来不断重印,陆续被翻译成法文、德文等诸多版本,其语言之流畅优美,对画作体悟之深入细腻,都使其成为西方介绍中国绘画史的典范,人们常说,“这书读起来好像读小说一样”。当回首往事,高先生在三联即将出版的中译本序言中写道:“重读这本写在半个世纪以前的《图说中国绘画史》,感觉颇为奇特,我好像在读一本别人的著作,而此人我不是从未谋面,就是好久没想起他了。他是一个比现在的我更好的作者。”

  而另一本书,《致用与娱情的图像:大清盛世的世俗绘画》(Pictures for Use and Pleasure: Vernacular Painting in High Qing China)2010年由加州大学出版,这一年他已经86岁了。无论是功成名就,还是耄耋老人,这些别人眼中的形象都无法阻挡他苏格兰血统里勇于挑战和开拓的雄心。在接连出版《隔江山色》、《江岸送别》、《山外山》三部分述元、明绘画的专著之后,高先生本来仍有两本书的计划,打算一直写到清代,可也正是在陆续写作的这几十年中,他发现自己对中国画史的看法以及研究重点都发生了转变。在深入理解文人画这一独特的中国文化艺术传统时,他逐渐发现,一些晚期被反复强调的精英话语论述遮蔽了画史中另外一些珍贵的尝试和事实,写意画法的普遍采用以及诸如“简率天真”等套话,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晚期中国画内在品质的衰落。于是,他凭一己之力,试图去揭开历史冰山下更多鲜为人知的一面:《气势撼人》中对明代画家张宏的重新发现仅是一个开始,接着他又写出考察明清画家实际生活状况的《画家生涯》,最后在《致用与娱情的图像》中,他着重探讨了从未进入评论家视野的世俗画以及专为女性创作的绘画。不少人会把他的这种尝试和坚持当作老外的偏见,却难以体会一位学者对毕生事业的痴迷与热爱。如果假以天年,说不定高先生会综合以上研究,重新写出一部中国绘画史,更加丰满且不乏洞见。

  这两本书原本都有可能在2013年底出版,但由于各种原因耽搁下来,无奈成为如今最大的遗憾。而高先生的脚步却从未停歇。他一直强调细读作品对美术史研究的重要性,在不可能人人都接触到原件及高清晰印刷品的情况下,他大力倡导图片信息的公开化和数字化,以方便后来的学生及研究者。2009年他告诉我,即将与加州伯克利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合作,录制一套讲授中国早期绘画史的视频,免费分享给世界各地的青年学生。那时的他已屡受心脏病困扰,经常会听到关于他的各种病危传言,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然而,现在这套十多集的视频已经录制完成,中国读者可以从土豆网以及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的网页上搜索到。这是他晚年的一桩重要心愿,凭着一贯雷厉风行的冲劲儿,不可能的目标完成了。

  自始至终,高先生的学术生涯须臾都没有离开中国绘画艺术,正像老师罗樾给他起的中文名字,高居翰——并非像很多人理解的,是高高在上、拔得头筹的意思,而是寄身翰墨,一生沉浸于书画文苑之中。前年,高先生与两位国内的年轻学者合著出版了《不朽的林泉》,面对一座17世纪的古典园林的古今变迁,高先生笑谈:“翰墨精灵,林泉藉以不朽。”而今先生亦已仙去,相信翰墨之灵仍将护佑,只要我们关心中国书画,有意愿了解古代艺术,就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寄身翰墨的外国老人。摄影/黄晓  刘珊珊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