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很多法律和规定,在一些地方,根本没有很好地落实,成了一纸空文。”9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记者会上,谈到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时,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委员表示“忧大于喜”。
在冯骥才委员看来,近年来,在国家层面,我们在文化遗产保护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201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并于当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然而,在具体落实和执行中却走了样。”冯骥才委员反问道:非遗法公布3年多了,谁见过媒体公布了一例执行非遗法的案例?
“没有!没有人执行!”冯骥才委员激动地说,“在很多地方,国家的非遗法成了一纸空文!”
很多地方政府提出要大力开发当地的文化遗产。“开发”一词的使用,遭到冯骥才委员的极力反对。他说,对于文化遗产而言,“开发”是个野蛮的词汇,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对自己的文化遗产使用“开发”一词,联合国用的是“利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用的是“活化”。一些地方政府忙于“开发”文化遗产,目的就是希望从文化遗产中“开发”出钱来,他们忘了文化遗产最需要的是保护和传承,而非“开发”。
冯骥才委员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已收录国家级非遗1219项,省级非遗8500多项,但对这些非遗的保护,基本靠传承人“单打独斗”,哪一天传承人离开了,某一项非遗也就随之消失了。
目前,国家规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每人每年可以获得1万元的补贴。“可是这笔钱中央拨下去后,又有多少真正到了传承人手中呢?”冯骥才委员说,“这笔补贴到了地方后,往往都被有关部门‘消化’掉了。”如此一来,很多非遗传承人为了生存,纷纷跑到旅游景点去卖艺,离开了文化原生地。“这是当前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冯骥才委员说。
“中央再有决心,没有人落实是不行的。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前最重要的是抓落实。同时,为推动落实,应尽快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冯骥才委员呼吁,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积极承担起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责任,为民族多留一些文化血脉!(本报北京3月9日电 本报记者 韩业庭)
原文刊载于《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