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讯 2014年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美协主席王西京接受了新浪收藏专访,向网友们介绍了他在全国两会上的提案,即“组建艺术品市场征信管理中心,构建中国艺术品市场征信体系”。他说:“诚信危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信用及其体系的缺失是问题的核心。”以下是采访文字实录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我们很荣幸在两会期间邀请到了第12届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美协主席王西京先生做客我们新浪直播间,先请您给我们新浪网友打声招呼。
王西京:大家好,我是王西京。
主持人:很高兴能在两会期间可以百忙之中邀请到您。我们知道在今年两会中您提出了一系列的提案举措,关于美术品市场。在这一块您能不能简单聊一下今年两会提案的内容?
王西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边再次提到了文化市场的管理问题。规范管理,实现中国文化市场,特别是艺术品市场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最关键的问题是构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诚信体系。因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很快,应该说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为什么会发展这么快呢?一个是靠国运的歉意,有巨大的消费的支持,成为国际上最大的市场。这样一个市场的形成,我们仅仅只有十多年时间,而国外的这个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了。由于市场的发展态势非常迅猛,但是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不够完善就会出现很多大家看得到的一些乱象,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拍卖业、画廊业,包括一些文物行业出现的作假、拍假、假拍,包括人为的恶意操作。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艺术家的权益,更重要的是污染了社会,形成很多不好的负面影响。所以,治理、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特别是艺术品市场,这样的一个任务迫在眉睫。但是从目前我们的现状来看,现在制约中国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有三个瓶颈:
第一个瓶颈是它的诚信机制不够健全。再一个,由于行业协会还没有完善,相应的重要的两个环节,一个是它的评估系统,一个是它的鉴定系统不够健全,这样就会产生很多乱象,没有权威机构来认定它,来说话。再一个,诚信机制的缺失,也造成了行业从业人员行为的失范。所以,出现这样的乱象有一定的社会根源。
现在我们国家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包括中国艺术品市场应该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机制,形成我们自己应有的诚信机制,这是文化主管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因为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社会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参与。所以,我认为在完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诚信体系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四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我这次提案所提到的
第一,因为我多年来从事美术创作,包括组织领导工作,在我们的工作范围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美术产业这一类,美术产业这一类也涉及到艺术品的销售。所以,因为长期和市场打交道,这个问题的积累不是一天两天,现在是大家很困惑的一个问题,而且也是大家很焦虑的一个问题。第一,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有非常得力的可行的措施。所以,第一点我就认为,首先应该成立国家级的政府来牵头的市场诚信的管理中心这样的机构,来统领一些分支机构,比如各省、各个市场艺术品的门类的机构,要有专业的管理中心。第二,要加快推进市场诚信的法治,法律配套。现在这个行业不是没人管,也有人管,但好像谁都不管。如果现在行业里比如出现假拍、售假这些现象,是文化部门管还是司法部门管,还是商业监督部门管?都说不清楚。
主持人:没有一个处置的机构。
王西京:没有这样一个专门的机构,就不能受到很好的约束,所以这个机构的成立和法制的完善非常重要。
第三,由行业协会牵引,明确规定不诚信惩戒这方面的机制,就是怎么处罚。出现劣迹怎么处罚?是吊销他的执照还是什么,需要完善这方面交易的机制。
第四,通过行业协会加强从业人员的自律。这方面的人员,通过国家注册,有规范的管理条例,对他们实行知识方面的教育,普及一些法律方面的条文,让他们知道这个游戏有规则,中国艺术品市场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涉及到我们国家的文化发展,特别是把中国艺术品市场做大做强是我们的一个国家战略,我们应该尽快让它走向国际化。走向国际化,首先艺术品的商业化,从资产化到资本化,从资本化再到金融化,金融化是艺术品现代化的命脉,没有金融化就没有艺术市场的现代化。
想通过这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推进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主持人:您今年的两会提案主要是提到了这个,遇到哪些平静在现在,应该有哪些措施去应对。因为您是陕西省美协主席,整个诚信体系中其实您应该是感同身受的,有没有遇到过比如有很多年的作品是赝品,或者说您身边有一些美术机构或者美术的拍卖公司,他们也在从事一定的可能我们所谓的假拍的现象?我们想听您简单谈一下。
王西京:这方面出现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有一次别人举报有一个人做我的假画,我就给公安部门报案了,报案了之后,就把这个人很快抓到,搜出来很多假画还有印章,那一套东西,人赃俱在。按说就可以认定了,但是从法律的角度又不行,因为他在做的时候,你没有抓到他卖的那一瞬间,所以要给他定罪……
主持人:缺乏证据。
王西京:他做了,他说我临摹,我学习,这个又不犯法,我拿出去去卖,在市场上抓住卖的这个瞬间,那才能确定他是拿着去牟取暴利。这个情节你没有抓住,把他抓起来之后没办法,关押一天之后就会又放了。
还有我一个老师,当然在西方也是很有名,他看到一个商店里挂着他自己的假画,他非常气愤就出去,说这是假画,非常气愤指责。最后被人给轰出去了,你不要在这儿乱喊,这些东西我们在这儿代卖,跟你没关系,假不假,有些人专门买假的怎么办?
很多事情我们在这方面缺乏很多有效的措施,包括一些法律的保护。
主持人:包括他可能分界点就不清晰,没有一个真正垂直的由有关部门去监管。
我们谈到您的作品就得谈一下去年的一件大事了,中共中央办公厅人民大会堂事务管理局在去年的时候邀请您创作了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一个巨幅的山水画,您给它起名叫“黄河母亲河”。这幅作品当时怎么受邀邀请到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呢?
王西京:这个创作是这样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办公厅和大会堂管理局给了我一个任务,委托我来创作一幅为金色大厅量身定做的一幅作品。由于那个尺寸、尺幅有限制,都已经设计好了,就成为金色大厅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装饰融为一体。这个任务为什么要交给我?因为我是一个画人物画的,大家都清楚,就是因为我在2010年的时候曾经给西安的大明宫遗志管理局创作了一幅尺幅很大,10米×20米这样一个巨幅的黄河揽胜,这样一幅创作,很多同志,包括一些领导看过这幅作品,觉得这幅作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觉得这幅画很有震撼力,觉得还不错。认为我驾驭大画有这个能力,驾驭黄河有这种能力,所以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当然交给我以后,第一个时间也很紧张,只有10个月的创作时间。第二,陈列在金色大厅里和挂在大明宫遗址公园是不一样的,或者这个作品挂在美术馆里都不一样。因为金色大厅是国家最高的礼仪场所,是国家领导人在递交国书,在商议国家大事,包括有些国宴的地方,这么一个政治性很强的地方,而且要陈列这样一幅作品,我觉得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风景画,它是一个时代,代表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经典,所以压力非常之大。尽管这个任务非常神圣也很崇高,尽管我对画这幅创作也有一定的把握和信心,但毕竟这个位置太重要了。首先你要考虑它的政治性,它的这种特殊的功能。第二,你要考虑它的时代性。因为这幅作品是在我们国家伟大民族复兴时代,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新一代领导在实现中国梦这样一个伟大理想的时候,要体现这样一个时代精神。另外就是它的民族性,陈列在这样一个地方的作品,它不应该是一个舶来的作品或者是其它形式,比如说是油画或者是其它形式,应该是中国画。
主持人:是传统。
王西京:因为金色大厅整体的装修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所以,这幅画一定是中国画。当然你可以吸收外来艺术的长处,但是总体上是中国画的概念。
第三,它的学术性。这个画不能是觉得好看或者是怎么样,要经得起学术界大家的认可。同时它又有它的人文性。所谓人文性,它不是一个层次的人,它是各个层次的人都要去。所以,有一个雅俗共赏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它的历史性和它的文化性。因为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象征,所以说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风景画,它承载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苦难,它流的不仅是水,它流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泪。所以这幅画的文化形、传承性一定要体现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渊源,历经坎坷、历经磨难、历经曲折,到民族复兴时代的波澜壮阔,一泻千里、势不可挡,到腾飞,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这些文化内涵都要承载进去。
还有一个,就是它的视觉冲击力。这幅画一定要震撼,不能看着没感觉,没感觉这个画就失败了。因为金色大厅很静,需要动态的东西,要有充满激情的东西。所以,它一定是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特别是它是一个大国的文化体现,需要承载这么多的内容,对一个画家来说,我从来没有负担这么重地画一幅作品,因为这幅作品画好了是应该的,它不简单是大会堂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我认为他是交给了我们这一代美术创作者,交给我们这一代美术人的庄严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主持人:你有想过拒绝吗?
王西京:我是这样想的,拒绝我倒没想过,因为我对画这幅作品还是有一定把握,但是觉得压力很大。因为创作一幅让大家都认可的作品,而且不负这个时代,也不负国家的重托,那就不是一般的觉得自己过得去,一定要是代表我们的国家形象。既然是这样,所以这幅创作尽管压力很大,对我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我还是很有信心的。再就是在创作过程中我还要说,它非常难,难到什么地方呢?它尺幅太大,中国画的材料都不能用,比如中国画的宣纸,在这么大的尺幅上,宣纸一见水提都提不起来。中国画的颜料也不行,因为金色大厅常年都要受强光的照射,因为它是跟建筑融为一体,为建筑量身定做,常年受强光照射,所以颜色要用最现代的颜色,质地最好的颜色,经得起强光常年的照射。而纸又不能用,用的是油画布。这个画从西安画完运到北京是200公斤,油画布带颜料整个卷起来,尺幅非常大。
主持人:我们网友可能很难知道这个巨幅的山水画的尺幅,您能不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它的长、宽、高,给大家一个很形象的介绍。
王西京:高是3.72米,宽是18米,是大会堂现在最大的一幅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它非常难是因为什么呢?像这样的作品必须拉开十米以外才能看到它的整体,而你在创作的时候,那个距离最多能拉开6米,拉开6米,你在画这个局部的时候,完全是靠你的创作经验,靠你的感觉去把握整体。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你的创作经验。还有一点就是,这个画是中国画的元素,中国画的理念,比如说它的散点透视、点线的运用,包括笔墨精神的体现,有些地方就是一笔到位,体现中国画笔墨的精神,不能重复来重复去,就像书法一样一次到位能够体现中国笔墨的生命力,但是有些地方可以重复,有些地方就坚决不能重复,有些结构体现笔墨精神的地方不能重复。包括它的气韵生动、流白,这些都是中国画的理念。同时又吸收了西画写实的元素,它在造型方面吸收了一些印象派的色彩,因为后面在中国梦这一块尽量画得梦幻的感觉,中华腾飞,有这种感觉,用了印象派的色彩。
整体它是一幅中国画,但是又吸纳了很多西画的元素,这是一种写实的手法,因为写实的手法给中国人的冲击力比较强,泥沙俱下,扑面而来的气势,一定要用这种手法。
创作的过程中,因为尺幅大,再加上原来笔墨材料的优势,积淀多年创作的经验,在这幅作品上都要从零开始。也可以说好在在这幅创作之前,我曾经画了“黄河揽胜”这幅作品,这幅作品比这幅作品还要大三倍,这是18米,那个是20米这个高3.7米,那个高10米。所以,画过那么大的一幅作品,再画这幅作品就是小画了,那幅画尽管成败也好,在创作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再画这幅画相对就比较从容一些。
主持人:我们看到很多当时的媒体评价,都说这幅巨幅的山水画“黄河母亲河”能让更多人在人民大会堂身临其境,感受到壶口瀑布喧嚣澎湃的气势。这幅作品除了有很深后的中华文化的积淀,可能还有一定的外交使命在里边。刚才您谈到黄河揽胜也好,黄河母亲河也好,似乎您都是在向这个民族源源不断在讲述一个黄河的故事。
王西京:是。
主持人:黄河对于您来说你是怎么想的呢?
王西京:因为我生长在北方,生长在西安,我的家乡就是在黄河的支流,坝河边上,我从小是在黄河边上长大,我对大河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结。我上小学的时候,穿过坝川的一个石桥,那个石桥非常长,要走很长时间站在那个桥上看它涨潮时水的气势非常大,就在平常那么宽的河面给人的那种感觉,博大的东西,自然带给你一种精神的东西,它四季的变化都让我有很多感受。特别是在汛期,发大水的时候,我们整夜在河堤上,怕冲破堤岸,老百姓整夜不睡觉,在河堤上,看着大河那种咆哮的感觉,从小记忆非常深刻,从事艺术创作之后又画了很多海河情结的作品,比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魏武观海》”还有04年在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在毛主席纪念堂,也是受邀,创作了一部《春潮》,也是小平同志南巡的一瞬间。海有一种拨打的胸怀,特别是和小平同志放在一起,有他政治抱负、政治胸怀的一种折射。这样一种内涵。北方的艺术家喜欢苍茫、博大的东西,长安文化几千年的积淀,加上黄土文化和延安红色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再加上西安长安画派的历史传承,和它的艺术精神的影响,在我们的创作里边就有一种和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既是画风景画,也是在画人文的东西,画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这幅创作也是一个必然,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必然。在我没有接受这个任务的时候,我一直想画一个黄河系列的,尽管我是画人物,我感觉好像只有通过画黄河能宣泄出来那样一种情感,所以有这么一个机会,正好也实现了我的一个梦。
主持人:实现了您的梦想之后,我们来考虑一下,您刚刚提到黄河本身可能和您最骨子里的东西可能是息息相关的,与生俱来的,所以您才能在创作黄河的时候可以任由自己的思想奔腾,给大家一个非常大的惊喜。大家可能最多熟知的是您的人物画,我们刚刚在访谈中也提到长安画派,您的人物画是怎么看待的呢?
王西京:人物画是直接传达人的精神、传达人的情感,不像画花鸟画、山水画,大家从另外一个面去理解它的精神、文化内涵,而人物画是直接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但也是一个多难的民族,5000年生生不息、艰难曲折的历程也显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没有被外来的民族、文化同化,靠的就是它的民族精神。而这种民族精神又是通过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通过他的仁人志士的风格、风貌、风容体现出来,比如像岳飞、文天祥这样的仁人志士,我曾经画过戊戌六君子,通过这些仁人志士的风骨、气节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所以,我的作品里我喜欢通过表现一些优秀人物、仁人志士,也包括对我们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革命家,通过他们形象的塑造来体现这种精神。所以,在我的人物画里,相当一部分带有写实性的,曾经有3、4百个中国的历史上的各个界别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人、科学家、医学家都画过,都有过这方面的创作。再后来也画过一些表现唐诗宋辞这一类的人物画。不管通过哪种形式,还是在表现一种民族博大精深内涵和它的文化内涵,表现盛唐时期的一些唐诗,包括表现一种盛世文化。所以,在艺术创作中,能够坚守,给人们提供一种正面、正能量的东西,让人们通过对历史包括对中华民族一些优秀人物的欣赏、理解,从他们的精神气质里边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方面更高的一些追求,也是在塑造一种人格精神。所以,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坚持创作的一个宗旨。
主持人:我的猜测,从您的采访中,是不是爱国的精神、爱国的情怀和民族的精神贯穿于您从小到大的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呢?
王西京:对,是。
主持人:您在陕西省担任美协主席,我知道陕西很特别的这种地域文化,包括它的人文风情,是不是对您的人物画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王西京:对。因为我从小成长在古城西安,西安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城市,非常厚的文化积淀,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化环境。我说这个好象有点概念,比如说西安人很崇尚文化,我到香港去就感觉,我就问他们,我说你知道赵少昂先生?很多人不知道,很多有文化的人都不知道,因为赵少昂先生是岭南画派大师级的人物,也是香港画派大师人物,但是很多香港人不知道。而香港也没有他的纪念馆、艺术馆,他们知道李嘉诚、包玉刚、霍英东,但是在西安就不一样了,西安稍微在文化方面有点贡献的文学家、艺术家,西安的市民都知道。这就是文化不一样。
我说一个现象,你可能都不了解,赵少昂先生的艺术馆建在哪里?不是建在香港,也不是建在广东,建在西安,建在咸阳。他的500多幅作品是由我们咸阳的一个企业家一点一点从收藏市场整理出来的,集20年收藏,泱泱大观500多幅作品,最后在咸阳搞了一个艺术馆,这位企业家叫郭峰。陕西的一个民营企业家能给赵少昂先生建一个艺术馆,可见西安的文化。这是一个功德,而赵少昂的家属到了西安以后看到这批画感动得落泪了。
所以,西安的文化,小时候我们身边的大师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绘画作品,比如柳青的《创业史》,就是我们小时候生活的那种环境,包括我们长大以后到学校体验生活,感觉那么亲切,而且他的那些东西有一种很自然的,在你的血脉里边流淌的一种东西,你对艺术那种真诚的执着,也是从他们身上的品格风容中所潜移默化学到的。所以,西安的艺术家不是太受市场的干扰,大多数艺术家都能够静下心来潜心做学问,有很好的治学的风气。所以,相对来说西安画家比较注重传统,但是他们革新的思想也很强烈。所以,西安这个地方是出文化人的地方,出画家、出作家的地方。有这么一个文化环境,我想会产生一些具有时代性代表的作品。
主持人:也可能会逐渐把这些作品真正留住,留下历史,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西安的文化、西安的人物。如刚刚你所说,在您整个创作经历中,我们看到有媒体说,您可能不仅仅是局限在陕西这个地方,您还更愿意,比如您有14次去过青海省,穿越过很多无人区,我想这恐怕是当下很多艺术家无法做到的。您准备去采风或者是写生的过程中,您是怎么考虑的?
王西京:我们画院经常会组织一些画家到西部去采风、写生,有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对西部人文包括大自然的壮美的视觉感受,这个非常重要。一个画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什么要到青海去?那么开阔的草原,那么蓝的天,那是在大城市从来看不到的,你的视觉都会受到限制,但是到青海会非常开阔。
再一个,到青海以后,青海人、西部人,在我们建国以后,为了建设西部,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第一个油井,我们很多让人非常感动的事情,我们到了那个现场和工人,比如我们当时到青海去,正在修建青藏铁路,我们去慰问铁道工人,和他们在一起。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度,我们走路都非常困难,气喘得都不行,头都疼得不行,工人在那里劳作。你想画家这时不是说一句体验生活,他都融为一体了,真是觉得我们工人阶级太伟大了,他们太辛苦了,我们为他们做任何一件事都不过分。所以,画家到那个地方给他们写字、画画,那是完全发自内心的。我们也看了很多少数民族地区、藏区同胞,包括土族、回族自治区的一些同胞在建设中国西部过程中奋斗的精神,还有他们对我们这个国家,对我们这个民族的那种期望,我们后来提出一个口号,文心铸魂,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既受到大自然的洗理,也有西部人一些非常壮美的精神层面的东西,给我们心灵的冲击。西藏、新疆、宁夏我们都去过,收获非常之大,而且成就了很多画家,也成就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更主要是通过和西部人民的接触中,从他们的人文精神里边,对他们后来的创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的创作不说太多了,从创作的感受,从创新的思维,到那个地方很多都不是传统表现的东西,新的感受会让你产生创作新的表现手法和新的语言,再加上他们通过这样一种磨炼、历练,艺术家相对来说艺术上的成熟和思想上的成熟,都为创作一些有分量,体现个人艺术高度和学术高度的作品,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主持人:您的身份不仅是全国政协委员,又是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美谢主席,您有很多时间应该是用于在工作上面,包括指导整个美术系这一块的工作,您的时间怎么划分?大多数时间用于工作上,还是大多数时间用于您的创作?
王西京:作为一个画家,他最希望的就是有时间画画,包括我也是一样的。有时间能画自己想画的画,有时间围绕你的创作,比如你到下边去,或者你要读很多书,翻阅很多资料,画好自己的作品,这是我最愿意做的一件事情。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把你推到了领导岗位上,比如说我担任西安中国画院院长,现在已经29年了,西安美术家协会主席也29年了,现在又担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的位置。既然在领导组织这个岗位上,你就不能考虑自己的事情,你首先考虑的是西安的陕西的美术事业的繁荣,这个队伍怎么带,怎么让陕西美术能够在这个时代再创它的历史辉煌,能够把陕西美术的文化潜力、文化资源,能够通过整合,发挥到最大的限度,为这个时代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我们省上也提出了文化强省和美术强度省的目标,这样一个目标不仅是文艺精品的生产,还有美术产业,还有美术基础设施的建设,种种这些事情需要你腾出很多精力去思考、去做,因为每件工作都是要占用你很多时间,而这些时间你要是用来创作,无疑会有很多作品。但是你这样牺牲,心里真的是很矛盾。作为一个画家,我太清楚了,一个画家最后留给历史的还是你的作品,并不是你在这个部门的政绩。当然政绩也需要,但是这个东西历史留不下来,比如我们现在说王羲之,我们现在说阎立本,他都是宰相,王羲之在当时朝廷都是很有地位的,他做过哪些事你不知道。郑板桥给潍坊做了那么多事情,大家都不清楚,就是知道他的绘画,他的作品,他的人物画。
对我来讲行政时间占用很多创作时间,是个很痛苦的事情。但是这个事情你不做谁来做?既然历史选择了你,出于一种责任,你都必须把它做好,你还不能敷衍。因为你的敷衍会带给这个地区的文艺创作、美术事业一些历史的遗憾,你还得全心全意做好它,因为这是时代赋予你的使命,而且它承载陕西几代美术人对你的希望和重托。大家选了你,你又不当回事情,这个事情作为我来说,如果我不在这个位置上,我肯定很认真地画我的画。如果在这个位置上,我考虑第一是把我的组织工作先做好,领导工作先做好,其次才是画你的画,因为这是一个起码的责任。况且陕西有这么好的资源,有这么好的队伍,一个非常有实力的学术团队,有非常有潜力的一批中青年的美术人才,发挥好他们的作用,造就陕西美术的辉煌,也值得。
出于这种想法,尽管也很矛盾,但是真正做起事来以后,还是考虑工作第一、创作第二。其它的事情几乎顾不上了,我这个人其它方面都非常简单,因为工作的压力很大,比如西安画院,白手起家,一无所有,自己创建起来的,最初都是没有动国家财政,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西安还没有一处专业画院的时候,我们自己没有依靠地方财政,自己创立。这个过程都非常艰难。现在到了陕西美协以后,陕西美协会有一段让人很遗憾的事情,25年都没有换届,所以在改革开放25年中,是文化大发展的25年,错失了很多发展的机遇。所以,我们就得三步并成两步走,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思路。所以,相对来说工作任务更重一些。
具体的事情太多了,真的很辛苦。
主持人:就像您说的要三步跨作两步走,即使像您说的遇到这样多的问题,我们还是能看到整个陕西省的文化,包括您个人的创作作品,都给人带来了无限的惊喜。
谈到最后,我想简单问您一下,您的中国梦是什么呢?
王西京:中国梦总体上,对我来说就是把陕西的事情做好,能够成就陕西的新的美术的历史的辉煌,这就是我的一个梦。在这个时代,一个梦和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艺术创作方面我也希望我自己能够在我的艺术上,能够更加向前推进,能更多的创作一些被大家认可的作品,我心里有很多想画的东西,由于时间的关系可能暂时搁置,但是一旦有时间我还会再提起笔来。成就陕西美术新的历史辉煌,不是我个人的一个梦,是几代美术人的梦。因为我现在做的这项工作,本身是在实现这个梦的理想,让大家的希望变成一种现实,让陕西美术在这样的一个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为中华民族中国美术事业做出新的历史的贡献。
主持人:我们今天邀请到这位嘉宾,不仅是全国政协委员,而且是一个画家,在这些年来他创作了很多令人震撼的作品,比如说刚刚我们在采访中提到的《黄河母亲河》,以及他的《黄河揽胜》,还有他的人物画。这位艺术家,不仅是美术创作者,更是陕西省美术的担当者,包括他有一定的责任去让整个陕西的美术展现在他们的面前,造就一个历史的时期。
我们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您,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您王委员。
王西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