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一位画家的中国梦:钓鱼岛主权不容侵犯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一位画家的中国梦:钓鱼岛主权不容侵犯

一位画家的中国梦:钓鱼岛主权不容侵犯

作者:佚名      藏界人物编辑:admin     

  景林 王丹

  一位著名画家的“中国梦”

  ——钓鱼岛是中国神圣领土,主权不容侵犯

  在一间创作巨幅书画作品的工作室,一百多平米的空间专门腾出一整面墙做成移动画板。此刻,一幅10米*3米的巨幅山水长卷倾泻而下,成为整个工作室夺人眼球的景致。而画面表现的内容,则更为激荡人心:

  数不尽的中国渔船齐聚钓鱼岛附近海域,大小不一的五星红旗挂起在渔船高高的桅杆顶:迎风招展、猎猎飞扬。纵深处望过去,几座美丽的岛屿错落有致,蔚蓝的海平面巍然延向远方,连通了十三亿中华儿女的自尊、自信、自强……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幅于庄严中表达出汹涌澎湃的气势,于泰然中显示出坚不可摧的意志,极富苍雄伟壮美感的巨幅画作:《中国钓鱼岛》,出自一位耄耋之年的艺术前辈之手。

  他叫陈昔未,1929年出生于浙江海盐,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我国当代杰出的山水画家、美术教育家。他的书画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曾选送多个国家并被海内外人士收藏。即便不画这幅名为《中国钓鱼岛》的巨作,他也早已著作等身,成就斐然。然而,这位身材瘦小的艺术前辈不仅步履矫健、行动敏捷,和他强健的体魄相对应的,更是来自精神深层的强健。六十多年来的笔耕不辍让他继承了古往今来许多大艺术家“人书俱老”的优秀传统,但他依然不愿止步。中国现代画坛进行衰年变法成为一代宗师的齐白石、黄宾虹等艺术家,是他内心推崇的榜样。

  在他心中,有一个波澜壮阔的梦想……

  同心筑梦 众志成城

  陈昔未先生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幼年时就受到良好的国学、书画教育,也表现出较高的才华。然而,他的绝大部分童年和少年时光,并不能安然享受读书习画带来的乐趣,旧中国的积贫积弱、外敌入侵、国难当头和山河破碎的现实,是落在每一个有血性、有良知的中国人身上不可承受之痛。陈昔未先生的求学历程,一直伴随着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沉思考。

  陈昔未先生的青年时期,正逢新中国成立前后。当时,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是新中国最顶尖的美术殿堂,那里有中国画坛很有声望的艺术大师刘海粟、颜文樑、汪声远等人执教。陈昔未先生在上海美专、苏州美专求学期间,系统的学习了西洋画、中国画乃至书法,为自己今后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奠定了基础。

  1951年,陈昔未先生大学毕业。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的分配得到了最高级别的重视和礼遇。当时,国家急需人才,分配的宗旨是让最合适的人才到最合适的岗位,也因此,陈昔未先生得以先后在文化部、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等单位工作,并最终把自己的发展和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紧密相连。“一个人不可能脱离开时代、脱离整体的大环境而让自己得到良好发展,个人的命运总是和时代、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这是陈昔未先生始自儿时并在实践中多次得以印证的人生座右铭。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时代的需求。得益于这种社会环境,中国的艺术家受到普遍尊重,并迎来了创作的春天,艺术作品也因艺术家的声名鹊起一时洛阳纸贵。然而,再好的时代和环境也会滋生不良的现象。在很多人看来,名声往往代表着艺术水准,一个人名气越大,艺术水平就越高。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现实,许多艺术工作者认为只有不遗余力地宣传和包装,不断提高自己的名声,才能让自己的艺术为人们所接受。然而,在多年的创作中,陈昔未先生却一直坚持:“名声一定要和自己的艺术水准相匹配,画的好坏,不在于宣传的力度大小,而是要时间的沉淀,凡真正的好作品自然会被大众所认可。”因此,他极少宣传自己,更多的时候,他不是沉寂画案,仰视历代前贤,纵横百家、浸淫画论,就是遍游名山大川,学习生活。

  尽管沉潜多年,对外一向保持着谨慎和低调的行事风格,但每当和朋友们谈起时事,看到“神十上天”、“蛟龙潜海”、“嫦娥落月”这些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梦想成为现实的场景时,陈昔未先生都会感叹:“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实现着国家的、民族的以及个人的梦想,当每个中国人同心筑梦时,一定会众志成城。”

  陈昔未先生的梦想,就是用手中的画笔,绘出祖国的壮美河山……

  爱锦绣中华 绘壮美河山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山水画作为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古代艺术的王冠上,熠熠生辉。近现代以来,一批艺术大师如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等人吸收西方绘画理论,深入观察自然,创作自己的风格,将山水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尤其是傅抱石和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开创了国画巨幅山水的先河。而陈昔未先生就是将自己的艺术制高点,锁定在巨幅山水画的创作中。

  提起祖国的大好河山,陈昔未先生如数家珍。泰山、华山、嵩山、黄山、黄河、长江、九寨沟等,都是他笔下悉心描绘的对象。除了名山大川,陈昔未先生还将目光投向那些不知名的美丽山河,以及祖国边陲那些鲜被艺术描绘的风光:

  近年来,中国周边海域争端风波不断,东海遭到侵略,黄海遇到阻隔,南海的主权更是频频遭遇挑战。2012年,中国和菲律宾因为黄岩岛的主权发生冲突。陈昔未先生历时数月,创作了一幅6.67米*3米的巨幅山水画作:《中国黄岩岛》。“我每天看新闻,看到祖国的主权遭到侵犯,心里很不是滋味。尽管我们只是普通艺术工作者,但不能在那里坐等。黄岩岛是举世公认的中国领土,作为画家,我有责任让更多的国人认识它、了解它、爱上它。”谈到《中国黄岩岛》画作的创作初衷,陈昔未先生的语气中至今带着激动和豪迈。

  2011年以来,中国和日本围绕钓鱼岛的主权多次争议,中国民间人士也多次呼吁将中国钓鱼岛载入史册;2012年,中央电视台《气象预报》栏目把钓鱼岛作为播报内容,旗帜鲜明地表达了钓鱼岛是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一时之间,有关中国钓鱼岛的主题汇聚出极为强大的民族力量和爱国情感。“钓鱼岛和黄岩岛一样,都是中国固有的神圣领土,主权不容侵犯,我相信这是每个中国人共同的心声。”而此时,陈昔未先生心中再次涌现这样一个设想:用手中的画笔,绘出一幅别具一格的“中国钓鱼岛”。

  “古往今来,优秀的、凝聚爱国情感的绘画主题总是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中国钓鱼岛作为中华儿女心之所系的圣地,更是艺术表现的绝佳题材,我相信自己一定能画出心中的梦想。”熟悉陈昔未先生的人都知道,这种自信不仅来自他倔强、从不服输、坚忍不拔的性格,更有着六十多年来驰骋画坛的实力支撑。

  然而,话虽如此,真要把这个充满豪情的梦想落到纸上,绝非易事。李可染先生曾说过:“艺术创作不是‘探囊取物’,要把整个生命力投进去,如‘狮之搏象’,如‘无鞍骑野马’;‘赤手捉毒蛇’,必须全力以赴,精力高度集中。”

  创作长10米,宽3米的巨幅画作,首要的难题就是对一个老艺术家的体力和精力的极大考验。即便是一位年富力强的画家创作巨幅画作,也要斟酌再三,没有过人的意志和充沛的体能,是无法迎接这个艰辛的挑战的。

  然后是构图,如何有全新的表现需要深思,而每一个物象,更需要用心斟酌,不能潦草大意。山水画的创作,往往越是大笔墨,越需要小心经意。

  最后是氛围。一幅画要笼罩着一种气氛,有了气氛,画面才能生动,才能引人入胜。齐白石先生说:“笔笔相生,笔笔相因。”也是为了一张画的气贯连,气贯连才有力,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

  为了克服这些难题,陈昔未先生除了凭借多年来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储备,在艺术创作方面也殚精竭虑。

  “钓鱼岛和国旗肯定要出现在画中,用渔船而非舰艇来表现渔民群体,国旗则是祖国的象征,要表达的主题很明显——钓鱼岛是中国的。”

  但整个画面该如何布局呢?陈昔未先生直言,构图是整个创作的最难点,他一连琢磨了许多天。

  “船得有远有近,近才能突显红旗,船和红旗的大小要协调;但船也不能离钓鱼岛太远,否则表现不出合为一体的完整感。构图为造势,构图好整个画就有气势。红旗飘飘,万船齐发,既是抗议也是声张,只有在庄严中富有震撼力,才能达到气贯长虹的效果。”

  构思一出来,之后的17天,陈昔未先生便投身到紧张的创作中。从早上10点到下午5点,除去中午吃饭和简短的休息,陈昔未先生的所有时间都用来创作。在巨幅画作前,他时而登高泼墨,时而俯身挥毫,时间在这里仿佛凝滞了,他常常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而当创作出现困难,他则抽上一支香烟,在烟雾缭绕中陷入沉思……

  最终,这幅在心中早已成形的《中国钓鱼岛》重磅诞生。

  “中华河山是如此锦绣壮美,这正是作为一个艺术家艺术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我还要画出更多……”

  艺术的高境界不是比技法,而是比修养,我还在探索

  纵观中国绘画艺术史,代表着农耕文明和有着天人合一思想的山水画构筑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境界和艺术品位。然而,当恬淡宁静极富诗书意蕴的田园文明渐行渐远,当尘嚣甚上迷恋高速运转的网络信息时代骤然而至,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创作,是否还能续写昔日的辉煌?中国画的传人,又该秉承怎样的理念,用何种创作行为,才能奏响今日的艺术华章?

  作为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老艺术家,陈昔未先生认为要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把自己融于火热的生活,让作品和时代紧密结合,让自己的创作有血有肉,传递人民的心声。“只有用手中的画笔,画出更多有意义、能够影响他人的作品,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才能传承中国数千年的书画文明。”

  “绘画很难,技法的东西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修养。一个技法很好,但修养不到位的人,给人的感觉是很俗的。书画是高雅的东西,文化高,就有好的造诣,修养高,格调才能高。所谓字如其人,画如其人。技法的提升是有限度的,但修养却是一辈子的功夫。”面对每个前来求教绘画技艺的年轻人,陈昔未先生总是这样说。

  在六十余年的艺术之旅中,陈昔未先生的收获是沉甸甸的。他的作品曾在国内外荣获金奖、银奖等多种奖项。他的山水画在继承黄宾虹一派的基础上开创了自己的新画风:格调高雅,富有灵性。南方山水的秀丽,北方山水的峻拔,在他的画中融为一炉。中国画山水非常注重笔墨,陈昔未先生则在中国画独到的笔墨功夫之上,又吸收了西画的画法技巧,在明暗、光影、空间、色彩、虚实等关系的处理上都颇有新意。并且,他扎实的书法功底又赋予他另外一种独特的风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作为美术专业的教授和硕士生导师,陈昔未先生和蔼可亲,悉心教导每一个认真求学的学子,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而在生活中,他一直奉行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行为准则。即便年过八旬,陈昔未先生依然感觉到要想达到更高的艺术修为,还要像年轻人那样保持好奇和好学的态度。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说“在感到时不我待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和使命,那就是,只有通过不断追求和创新,不断为社会奉献艺术精品,才能让艺术生命长青”。

  从陈昔未先生永不停歇的艺术追求中,我们看到了如凤凰涅槃般

  不畏艰苦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看到了数千年来绵延在我们民族深层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这样的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义无反顾地走在实现伟大复兴的路上。

  让人振奋的是,这位著名画家的“中国梦”,正是代表着亿万炎黄子孙希冀中华民族走向世界民族之林前列的强国梦的组成部分,也是属于每个中国人的最为高亢激越的“中国梦”。

  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国人的“中国梦”终将实现。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