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是我带的第一个博士生。
是沈苇推荐她考我的博士,也是沈苇向我推荐了她。
此前,在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丛书中,她主编过一本《沙漠玫瑰》,里面布满好看的画和文字,我也看过一些她散见于报刊的各种文章,文辞优美、涉略广泛、颇具才情。
得一英才而教之,在我好为人师的恶习中,是一大快事。
新疆太大了,但其实又是个小地方,藏不住人。
就像旱地植物,转瞬即逝。有才华的人,只要冒出来,容易被看见,但让人记住,必须长成巨株,必须吸纳贫瘠大地的全部水分和营养,必须穿透辽阔的枯燥寂寞与孤立无援,如同消失一般,隐身在时间与空间的源头游牧。
因为是带第一个博士生,总会更用心一些。期间,我正承担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重点课题《新疆的生活与文化》,便交给她一个蓄谋已久、本来是自己想做的题目:“绿洲上的巴扎”。认识维吾尔绿洲生活,从实证入手,只要抓住三个醒目的意象:巴扎、涝坝、清真寺,就可以大体勾勒出生活的性质和面貌。涝坝已经消失,经验流散,取证不易;清真寺虽多,但研究者众,且女性进寺不易;只有巴扎,历史悠久,新鲜如昨,随进随出,但研究者寡。
这是一个无法偷懒的题目。没有专著或合集,少量的皮毛文章,基本可一越而过。期间,她多有动摇和犹豫。不着一字的“巴扎”,一下子要弄出本书来,好比戈壁滩上建花园,费力、无望而危险。而年轻人的心性,总是倾向于拈花惹草的风格,游手好闲的战术。而且,越有才的人也越爱秀。人世间,有多少好苗子,因此而误。我甚至认为,世间一等的事,是有二等才华、但有一等毅力的人完成的。也因此,无论多漂亮的事,总会有瑕疵。这次她一下子被没头没脑的“巴扎”钉住,自然有几分心虚和畏难情绪。我的作用,除了帮其分析指点、解构梳理“巴扎”背后的符码、意义,更大的,是像监工一样,督促其完成这项苦役,郑重告诉她“这会是你圧箱底的书,是关于‘巴扎’的第一本书,所有后来要涉略这个话题的研究者,都无法绕过它,都不能假装没看见”。
就这样,她在男朋友的陪伴下,带着笔记本和相机,走进了尘土飞扬、热气腾腾的南疆巴扎。
王敏的努力和才华,配得上绿洲上的“巴扎”。这本《巴扎志》,是给绿洲的礼物,是一本了解维吾尔绿洲生活的必读书。
王敏,新疆大学副教授,所著《巴扎志》系重点课题《新疆的生活与文化》之一种,年内将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2014年3月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