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严葭淇 北京报道
“看画和绘画,觉得在聆听宇宙的天籁。”在被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苏立文问及创作感觉时,朱德群如此作答。
“我画中的意境是与我对自然的感悟密不可分,尤其是被自然激发出来的一种情感,在画面上的表现用语言很难形容。”朱德群后来解释,“这里的关键是要对自然真正有所感之后的真情流露,这样画出来的画就很融洽,就形成了画面意境和境界”。
2014年3月26日,朱德群在巴黎辞世,享年94岁。一个由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引领的“留法三剑客”时代,从此融入了自然和历史的尘烟中。
从写实到抽象
朱德群的艺术生涯开始于1935年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其时,15岁的朱德群还叫“朱德萃”,因为还未毕业,他便拿着堂兄朱德群的毕业证去报考,结果哥俩终生使用着同样的名字。
在林风眠校长操持下的杭州艺专,注重中西兼修,朱德群在那儿向吴大羽学习西画,向潘天寿学习国画。“杭州艺专的教授非常好,鼓励学生向前。那里教学严格,办学方法、路线与欧洲相接。当时学校的图书馆可以见到几乎所有的巴黎艺术杂志,学生们都晓得巴黎绘画、画派等的转变,这样到巴黎学习就不存在衔接问题。”88岁高龄的朱德群回忆。在艺专,朱德群还遇到了两位交往一生的好朋友——赵无极和吴冠中,他们都是朱德群的校友,其中吴冠中还是在朱德群的鼓励下,才报考该校的。为此,吴冠中一直心怀感激:“若不相遇朱德群,也就没有画家吴冠中。”多年后,他们相继去了巴黎,并先后被授予法兰西学院院士,成为闻名世界的中国现代艺术的“留法三剑客”。
1955年,35岁的朱德群决定离开台湾,去巴黎寻找心中的艺术梦想。在去马赛的邮轮上,朱德群邂逅了自己美丽的学生、前往西班牙马德里留学的董景昭,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后来,董景昭成为朱德群的终身伴侣。1956年,朱德群以董景昭为模特画的《景昭肖像》在巴黎春季沙龙获荣誉奖,下一季,他的第二幅《景昭肖像》拿下银奖。这两幅作品也是朱德群20年古典写实绘画的终结。
20世纪前期,正是野兽派、立体派等抽象绘画席卷欧美艺坛之时,朱德群要在巴黎立足,必须“转型”。正在这时,朱德群被俄裔画家尼古拉斯·德·斯塔尔一幅名为《花卉》的作品迷住了。这幅由色块和线条组成的抽象画作,蓦然看去却是一盆绽放的花朵,朱德群也因此感觉到了老子所说的“惚兮恍兮”的意境。
朱德群决定拜别具象,进入抽象。在此期间,和留法女画家潘玉良的见面,也使朱德群深受触动。潘玉良虽早在30年代就到了巴黎,但在法国艺坛却影响式微,“在艺术上我尊敬她是我的前辈,但在巴黎的艺术圈子里我没有听说过她的名字”。
朱德群开始多方借力,完成自己的华丽转身。“其实中国绘画有抽象意义很早,尽管中国人没有讲‘抽象’这两个字,但是从唐宋的绘画中都有所体现,画中有抽象的因素”。而塞尚也对他助力颇多。“塞尚对后来的艺术影响很大,我那个时候一直在研究塞尚,塞尚把传统的绘画画面彻底改过来了。”朱德群说,在塞尚的画中是“一块”东西,比如桌子上的书、杯子、笔、本子等不同的东西,到了塞尚那儿就变成了一件东西。“这些就和以前的古典主义、现实主义还有印象派完全不一样,到了塞尚那里画面就没有透视了,这就是塞尚对现代绘画的贡献”。
1956年,朱德群开始将自己画中形态慢慢抽象化,到1957年,他在巴黎展出的画,已全是抽象的面貌。朱德群的变化,引起了法国幻觉派艺术家让·科克托的注意,他邀请朱德群参加在王宫剧院举办的今日绘画展。与现代派大师毕加索、米罗和马克斯·恩斯特,同场展出自己的作品。
东方VS西方
在许多中国画家眼里,朱德群的作品属于西方艺术体系,但在西方艺术家眼中,朱德群的绘画却展现出浓厚的中国风情和精神。两种迥异的观感,透视的却是中西方艺术观念的巨大差距。
在今天的中国艺术界,大多数艺术家仍无法摆脱由技法、习规、程式主导的艺术价值系统。对此,朱德群曾直言不讳,“东、西融合不是东、西拼凑,而是思想的融合”。他说,“一个好的画家技巧是不存在的,因为技巧是死的,中国画的毛病就出在这儿。中国人学中国画临画要乱真,这是错误的。临画是可以了解当时画家在创作时的感触,这才是重要的,而不是像工匠一样地描摹对象。”在打通中、西界限过程中,伦勃朗对朱德群至关重要。1969年,朱德群曾长久站立于伦勃朗的名作《夜巡》前,为画作强烈的光影效果深深地震撼。此后,朱德群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语言。法国策展人、艺评家戴浩石认为,朱德群是继斯塔尔和伦勃朗之后,“永远将抒情发展到极致,自由的书法、韵律、色彩表现得游刃有余”的画家,绘于1982年的《绿色活力》是其代表作。
观摩朱德群的作品,可以看出东方文化精神和西方绘画语言两种基因的完美激荡,其优雅舒畅和浓烈粗犷,看似漫不经意,实则由千锤百炼达成。因此,朱德群在法国被誉为“把东方艺术的细腻与西方绘画的浓烈融会得最成功的画家”。
朱德群曾提及中国古代书画对他的影响。其中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的磅礴气势和飞扬灵韵,被朱德群视为灵感来源,“抽象画里是有诗词和音乐性,我的画中正是拥有了这种中国艺术中的内涵和精神”。
朱德群最为人熟知的代表作,是他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的《永恒》。此阶段的朱德群,西方元素渐行渐远,内在的东方的智慧和心像被成熟地转译,一个属于朱德群的独特艺术语境已臻形成。
聆听天籁
朱德群曾表示,他的作品不是纯粹的抽象结构,而是对自然的心灵感动。“每个时期的所见、所想不同,最后在作品中表达出来的色彩意境都不一样,这样我的作品每个时期的面貌自然地在变化着”。许多评论家因此将他的画称之为风景画或“抽象风景”。在他的作品中,有自然的新生与寂灭,狂喜与大悲,冥想和感动。对于朱德群作品所呈现的如色彩交响诗的磅礴和细腻,吴冠中曾以“大弦嘈嘈似急雨,小弦切切似私语”形容。“不要以为抽象艺术不要形,不要人,不要对象,我的对象都来自大自然和艺术家的心灵。”与朱德群有过多次会面的中国美院院长肖峰,对朱德群当年的这句话仍记忆犹新。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苏立文曾问及朱德群创作时的感觉,朱德群回答:“我画画往往是在感情冲动的时候,画出来的东西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没有像中国画那样事先考虑构图,或者想好怎么画。我画画的时候已经是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我和画已经融为一体,没有时间来考虑画的是什么。”“物我两忘”的状态最早出现于1985年。其时,朱德群从日内瓦回法,在经过阿尔卑斯山看到冬天的暴风雨时非常激动,到家后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开始画一幅名为《仲冬》的画,此时的他完全融入画中。“从1935年画到1985年,整整50年之后,我才有这种感觉。从那之后,我感到自己已经和画完全融为一体了”。
此后,朱德群的作品更加狂放自由,激情四溢,灵感喷发。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激情和灵感并未消减。他说,这全来自自己不停歇地画。“激情和灵感都不是等来的,这些都是来自一个人的不停的工作和自然的感受之中,如果你不画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有灵感和激情。”
因为同为留法华裔艺术家,朱德群的作品常被拿来与赵无极的作品相比较。华东师大艺术学院院长、知名画家周长江认为,“赵无极的作品带有浩瀚的宇宙感,以中国山水为基础,带山水理解的精神加西方的光感。而朱德群的作品是文人画的方式,西方的材料用得比较好,更接近中国的花卉作品,比较文气,格局相对来说不那么宏大,画面比较优美,优雅,惬意,画得比较薄,有水墨花卉的淋漓尽致感。”
吴冠中则评价他,“朱德群画面的主要构成因素是‘动’,每幅画都是运动的和声,作者将他运动的节奏之美统一在和谐的色调之中,让人隔着水晶看狂舞而听不到一点噪音,粗犷的力融于宁静的美。”
拍场宠儿
朱德群的作品代表了一个审美的时代,在学术界备受推崇,不仅在世界各地的个展好评如潮,其作品也被巴黎艺术博物馆、美国圣路易大学等二十多家国际著名博物馆收藏,并多次斩获艺术大奖。
他的作品也是拍卖场上的宠儿。前些年的市场行情虽不及赵无极,但近年来他的巅峰之作,也频频创下震撼的价格。就在朱德群辞世同日,《2014雅昌·胡润艺术榜》在北京发布,朱德群以2013年2.83亿的总成交额,名列最贵艺术家榜单第二位。其创作于1963年的《无题》,在2013年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7068万港元成交价拍出,不仅刷新了其个人拍卖纪录,也是目前艺术家个人成交的最贵纪录。一份来自雅昌艺术网的数据显示,2013年,亚洲拍场共拍卖770件朱德群作品,总成交额11.86亿元。而随着朱德群的辞世,已有不少人开始讨论他作品的升值问题。对于市场,朱德群表现淡漠,将与钱有关的事全交由儿子打理。他批评中国艺术市场的某些红火“不够真实”,表示“梵高去世之前只卖了一张画,价格很便宜,现在他的画则价值连城,对艺术家而言,作品本身并没有改变”。
朱德群性格内向,不善交际,“赵无极到了巴黎后,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的文艺圈子,创作顺利稳定。朱德群却没有那么顺利,他不仅没有赵先生那么富裕,作品也没有赵先生的多。”筹备过朱德群画展的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部前主管李亚俐表示,近20年来,朱德群作品的价格始终在赵无极作品之后,很多藏家总是先买赵无极再买朱德群的。“直到最近5年,朱德群作品的价格才开始上涨,卖得最好的是他上世纪60年代的油画。”据雅昌艺术网统计,2000年至2013年,成交朱德群作品425件,总计金额12.64亿元。
1949年后,现代艺术在中国内地几乎无法存身。上世纪80、90年代,包括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艺术家,在成为港台藏家和画廊关注的艺术家后,直到21世纪,他们的作品才被逐渐引进到内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