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和
在英国,既有特纳奖这样离经叛道的当代艺术奖,也有如约翰·莫尔奖这般由私人基金会主导的绘画奖,且约翰·莫尔奖从设立之初就从来没有中断过。只是在2001年因为利物浦国家美术馆整修而不得不中止对外开放,但是2001年的展览内容都延迟到了次年。2010年之初,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与约翰·莫尔基金会合作,将此项大奖引进中国,并与英国本地赛事同步,形成跨越中英两地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常规艺术赛事。2014年,第三届约翰·莫尔奖中国赛事获奖作品展于4月15日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行,路易斯·毕格斯(Lewis Biggs)连任两届评委,今年新任评委会主席,他也是当今英国最大当代艺术展——利物浦双年展的前主席,在此之前曾为泰特美术馆馆长,在约翰·莫尔绘画奖作品展开展前夕,《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记者就绘画在当代艺术中的前景问题专访了路易斯·毕格斯,他在走访了诸多的艺术家工作室之后,告诉记者,约翰·莫尔绘画奖之所以与中国合作,绝不是出于对狂热的中国艺术市场的窥视,而是因为想了解“中国当代画坛正在发生什么”,因此,约翰·莫尔绘画奖秉承独立的原则,在评委的委任上无论英国与中国,也都刻意选择没有机构背景的独立艺术家。
艺术评论:你做了三届评委,想通过这个比赛来了解当代画坛正在发生什么。6年的经历,你发现中国画坛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路易斯·毕格斯:“海选”赛制而不是评委推荐制意味着更广的参赛范围,从第一届1000多人到这次的3000多人,背后其实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风格和潮流。我认为潮流会与绘画渐行渐远,潮流是一道障碍,优秀的画作永远值得品味,潮流常常混淆我们识别优秀画作的视线。那些追逐潮流的人并不一定是好的,因为绘画总是在传承古老的东西。每一次的评判都是可供参考的。比如,2012年英国评委中有一位非常热爱色彩表现的艺术家,他就对中国水墨感到好奇:为什么中国画只有这么些颜色?
这是他的感觉。当然关于这个问题也有更好的解释,这么少的颜色是因为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段具有包罗万象的含义,所有的颜色都被包括进了黑与白这两种颜色之中。他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看待中国画的。我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因为对一种画作的喜爱而影响到自己的判断。现在许多年轻的艺术家都开始画观念画了,我觉得他们运用技法的时候变得更为自信了,这是有所发展的地方,他们更多的是在绘画中表达想法,而不是仅仅作画。但绘画究竟要表达什么,这个问题向来很难作答。
艺术评论:你曾经是利物浦双年展的策展人,泰特美术馆也是着眼于当代艺术领域,你怎么看绘画在当代艺术中的前景?
路易斯·毕格斯:中国画很关注绘画的技能,这可能跟当代艺术关注的媒介有所出入。而西方艺术的技法更能够与当代艺术媒介融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因为西方艺术家并不特别关注技法,而是关注艺术的主题。所以欧洲画家也创作影像、雕塑、装置艺术。我们有个评委TERRY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加入了一个影像,但是他始终是个画家,他觉得绘画这种表达方式与影像还是有区别的,两种方式都去用,但更多时候还是用绘画来表达。因为他做各种各样的主题:山水、人物等。这些静物就不仅仅是静物这么简单,而是有更生动的活性的东西在里面。所以什么是绘画什么不是这个问题,取决于评委的主观看法。在英国有一年获得大奖的是摄影作品,当时所有的评委都认可这张摄影作品,但也是从绘画语言的角度去考虑的。在评选的展览中有很多拼贴、版画、装置作品,他们是否可以入围全看评委的决定。我的意思是,不是潮流的就是好的,而是要把奖项的评选纳入到时代当中,随着时间不断地调整,我们来讨论什么是一种新型的绘画,是一种艺术家对绘画的再创作。媒介是其次,主要还是看艺术家的色彩表现力、触感。传统绘画是能够淋漓尽致表现直接的互动,这和数码艺术不同。
现在有很多概念艺术家,用文字来表达,当然文字可以表达很多东西,但不能够代替色彩等载体的碰撞。
艺术评论:既然奖项是独立的,评选是匿名的,如何保证其独立性?
路易斯·毕格斯:第一,评委都是艺术界的独立艺术家,他们的工资不靠任何单位支付,都是靠自己的作品来赚钱,因此他可以讲自己想说的话,是跟随自己的心的。评选都是在英国进行,英国方面的评委都是英国人,他们完全不知道中国有什么名声大的艺术家。没有一个人是可以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的,多多少少都会与社会有关,但独立是找到自己的语言,与潮流没有关系,而是对整个世界的看法。■
(实习生徐燕倩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