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印杰为人豁达,待人和善,从事艺术创作50余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遵循古训先文人,后画家,倡导精神美,强调回归自然,以天人合一的艺术理念从事艺术创作。
中国画画的是学养,画的是探寻世界的态度。在王印杰看来,艺术品创作是用无数有生命的部分,构成一个有生命的总体。画作的思想是作者人品修养的体现。“一切艺术品都排斥做作,一个艺术家一定是纯朴自然的拥护者,要走进大自然感受生命力。”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印杰认为,老子倡导的“自然”思想蕴涵着人类崇尚自然美的美学内涵,反映出人类追求自然美的艺术精神。“历代卓有成效的画家大多是以道家思想来审视绘画、品评绘画进行创作的,甚至有些画家以道家思想来指导自己的人生之路。”王印杰表示,艺术家要把自己和大自然巧妙地融合起来,要走到大自然中去写生,感受大自然的秀丽、造化,感受大自然的恩泽。“山水、花卉这些客观的物象进到你的眼帘里,你就要用艺术的思维去提炼它,否则画就是枯燥的。只有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创作出高质量、高水准的艺术作品。”
生活如同艺术。王印杰向往古人悠游的生活,为了远离喧嚣的闹市,他有过八年的隐居生活。回忆隐居的日子,王印杰称是神仙般的日子。“每天除了看书,就和老伴养养花、种种菜,画画很随性,兴致来了就创作,整个人的状态一下子沉静了很多。”心境的平和让王印杰对自然的认识更加深刻,画作更为理性,更注重宏观关照自然,而非人面对大山仰天长叹,无病呻吟。王印杰坦言,当代画坛很多艺术家追新追奇,本无可厚非,但不能以丑为美,以古怪为新,忘却了中国文化的根本。中国艺术照此发展,前景堪忧。
人生短,艺术长,在历史长河中个体生命转瞬即逝,而人类精神财富则需要时代的不断积累。王印杰以一种巧妙的方式,为自己的绘画找到了独特的处理方式,他又以一种平实诚挚的热情,用笔画出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生活画卷。
如今,王印杰虽已年过古稀,但对于艺术的热爱更加执著、真诚。他坦言,作为画家为艺术痴迷一辈子是生命的需要,更是人生价值的证明。他的生命只有沐浴在阳光下,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王印杰
河北蠡县人,1942年生。王印杰自幼酷爱绘画,16岁拜山水画家陈延昭、刘松岩为师,后为白石老人四子齐良迟、著名山水画家徐北汀入室弟子。现任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中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