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清楚,关于四川美院油画系持续不断产生大量新人、新作的艺术现象,引发广泛关注与研究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但是大多集中在对川美1980年代初这个时间段的研究上,对之后的发展脉络与艺术现象始终缺少系统的比对与研究。这无论对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建构还是川美文脉的梳理都是一种遗憾。有鉴于此,本次文献集的编撰将研究时间立足与1992-2012,希望在这样一个20年的周期中去寻求川美油画与当代艺术发展的关系,从而生发出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基于此,我们采取了外部评述的研究方法,希望这样能更为客观、真实的还原历史。显然,川美油画从历史走到今天,其活力的源头还要在历史中寻找。这也是我们编辑本文献集的初衷。当然,历史的回顾不是重新描述历史,而在于重新的发现与评价。在这里,文献把我们带回历史,艺术家的回忆、批评家的评述、艺术界的热点,以及思想上的解放,构成本书的多重语境。但是历史不仅是为了书写,就本文献集而言,它的任务更多是还原历史,并为今天的历史研究和分析提供佐证。因此,通过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来组织文献结构,强调史实研究与当代艺术进程的紧密关联。
它们分别是:上世纪90年初至98的“新艺术与绘画经验”,90年代末至2008年前的“实验的价值与悖论”,2008年至今的“再实验与审美自治”。围绕这样的学术思路,我们将梳理工作集中在川美油画近20年来中最有代表性的个案、事件、展开详细的研究和整理,以期来说明川美油画内在的创作与教学的文脉和学统。同时,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川美油画创作一个校园内单纯的谱系,更希望呈现川美油画近20年来如何提供实验的途径与实验的方法,去发现和研究川美学子在艺术史线索中的关键词及串联。并且,在文献的梳理过程中进一步印证川美的传承关系,凸显川美油画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独立的价值判断和学术力量。
同时,本次文献集的编撰还与“自我生成——来自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实验与实践(1992-2012)邀请展”,相互印证。在这里我们的学术态度是:“自我”指的是具有反思自身能力的存在,而“生成”则是作为这种反思过程的产物来出现的。以理论化的眼光来评介,“自我生成”强调了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对我们自身做清理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展览呈现出当代青年一代真实的精神状态,希望能够通过展览中的作品唤起观众对当代社会现实的共同感受和体验,并以此来梳理蕴藏于艺术表层现象之下的文化契机,探讨出我们关于艺术理想新的可能。因此,我们强调从个体和求实的角度对川美油画艺术发展历程进行考察和辨析,梳理一条历史的线索,进一步还原当代艺术的成果,期待为未来提供较为深入的文献资料和研究空间,也为今后川美油画学子的创作以及艺术道路提供一个有参考价值的依据,从而印证出我们的价值和意义。目前,文集详实梳理了1992年至2012年以来一些对于四川美院油画系教学及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与史实,共编辑了约15万字的材料,可以说是近年来对川美油画教学及创作为研究对象最系统的一次。
现在看来,油画传统历史方式来最为突出的就是尊重学生和老师独立自主的品格,而不是用条条框框来束缚传统,而这种传统的延续,不仅它会让学生得到相应的包容与保护,更总要是它不断启迪了新的创造思维,是这个艺术群体能不断激发自身的活力,并寻求更广泛的发展。我想从这个角度来看,四川美院油画的发展昭示着着未来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