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砅与邱志杰,一个被称为“中国实验艺术四大金刚”,一个是中国艺术界公认的全才、通才。二人虽所处时代不同、环境略殊、所趣间或有异,然其根本思想并无二致。“老之有庄,犹孔之有孟。”邱志杰所从艺术的确曾受到黄永砅的影响,却在此基础上发扬自我。
黄永砅与邱志杰,一个被称为“中国实验艺术四大金刚”,一个是中国艺术界公认的全才、通才。二人虽所处时代不同、环境略殊、所趣间或有异,然其根本思想并无二致。“老之有庄,犹孔之有孟。”邱志杰所从艺术的确曾受到黄永砅的影响,却在此基础上发扬自我。《时尚芭莎》特邀两位艺术家,亲临他们的会面现场,以自身经历和感受写下——“黄老邪”与“邱师兄”我到底为什么要采访他们?
英美法系统里,庭审摄影在很多法域不被允许。主要考虑有两点:一、防止摄影工作影响庭审;二、保护庭审过程中各参与方的隐私。因此新闻媒体只能借助素描师来进行法庭的图像记录。黄永砅认为“受访者”与“被审者”存在某种相似之处,他规定我们不得录音、不许拍照。在邱志杰的建议下,我们用“法庭速写”的方式留下图像记录。与“被审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访谈成功的要素之一。(速写绘画/罗思远)
1
对艺术家的迟到,特别是一个主动把采访时间约在上午十点钟的艺术家不仅迟到,而且手机不接,我是没有心理准备的。之前就算拍摄再大腕的明星,起码会有经纪人打电话过来。但是2011年,我和艺术家邱志杰就是在这样一个“糟糕”的状况下认识的。
当时,我在一家周刊做编辑,他在佩斯北京做“细胞”个展。约定见面的那一天,我在画廊等了他整整一个上午。已经到了十二点半,还没有吃早餐的我知道自己必须要赶在情绪崩溃之前做这个决定——放弃采访这位“不靠谱”的人,不管他是多么伟大的艺术家。
离开画廊半小时后,我接到了他助手打来的电话:“联系上邱老师了!他写文章写到今天早上六点,闹钟响了他没听见。真的非常抱歉!邱老师说,他愿意空出一个下午的时间,你随时可以去他的工作室采访。”
“对不起,我没——时——间!”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反人类罪”,这句话邱志杰经常挂在嘴边。我也是后来才知道,他其实很少失约或者迟到。当然,那天我还是去了。如果真的因为赌气而放弃采访,我之前的准备工作就白费了。我为什么要浪费时间?
那大概是我做过的最长时间的一次访问,三个多小时,聊到几近天黑,后来因为他家里来了客人,才不得不在电话的催促下结束。次日凌晨两点多钟,我收到了他的邮件,提到下午采访时我问到有关公共艺术的问题让他想了很多,趁势写了篇文章发给我看看。
做周刊的编辑也是会有“拖延症”的,即便顶着迟交稿的压力,我当时还没有开始写稿子,而他就一个问题写了2000多字。这样的刺激,我后来在与邱志杰的接触中多次遇到。比如凌晨三点钟给他发的邮件,五分钟之后就收到了回复;有一次在新加坡出差,他用流利的英文为我们两个年轻人做翻译;还有一次,我发现他用iPad学习,背诵的都是15个以上英文字母组成的专业词汇。
为了提醒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他的电脑桌面背景常年都是满档的工作日程表。画水墨、做装置、拍录像、策划展览、写评论文章,同时还在美院教书……他是中国当代艺术界公认的全能冠军。“天蝎座,工作狂,做起艺术来嚣张又玩命。”他这样介绍自己。
我问过他:“当年你以专业课和文化课双第一的成绩考入浙江美术学院(1993年更名为中国国家美术学院),纪录至今无人打破;你在学生时代就以装置《大玻璃……关于新生活》成名,这件作品成为当时波普浪潮中重要的代表作;而另一件毕业作品《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序》也成为中国行为艺术与书法传统之间对话的经典;你还编过杂志、做过空间、教过书、做过2012年第九届上海双年展的总策展人,你是天才吗?”他想了想,认真地对我说:“不是。我只是在别人发现我的弱点之前,就及时地把它修补了。”
不相信天才、不相信灵感,虽然有着艺术工作者的感性,但邱志杰其实是一个方法论者。他说自己当年考浙江美术学院靠的就是方法:“你经常这样运动,这块肌肉就会鼓起来;经常那样运动,那块肌肉就会鼓起来。这就是方法。灵感只能助人一时,做艺术,我靠的是方法。”
他的志向原本是考北京大学考古系,但是当1986年10月艺术家黄永砅他们的“厦门达达”展览第一次在厦门市群艺馆展出的时候,当时邱志杰还是福建省漳州一中的学生,他跑去看了这个展览,立刻就决定改变志向、考美术学院。“当时有点傻掉了。啊!这就是我要搞的东西啊!”
黄永砅曾在1988年写过一段笔记,因为当时得知自己在1989年春天会被邀请去巴黎参加“大地的魔术师”展览,他写道:“在大师(杜尚)死后21年,我终于第一次有机会来到他的故乡。”邱志杰说:“我从小就在‘中国的杜尚’(黄永砅)的故乡成长,同样幸运,所以我要谢谢黄永砅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