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记者 张 玫 文 时报记者 姜胜利 摄
时报讯 在相继举办了蔡志忠、刘恒、麦家等十位文化名人的讲座之后,昨天下午,“西溪创意名家讲坛”系列活动迎来了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潘公凯关于《中国画笔墨的演进》主题演讲。上个月刚刚在浙江美术馆举办个展的潘公凯,这些年一直试图在深入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水墨画途径,关于中国画,潘公凯表示,其实画得像不像并不重要,“笔墨”和“格调”才是中国画的核心价值。
“如同奔流不息的河水,从涓涓细流到滚滚长江,曲折蜿蜒,时聚时分——遇到山峦就改道,遇到巨石拍打出浪花,遇到凹陷便产生漩涡……人类文明史、视觉艺术史、中国绘画史的演进历程中,也充满了类似的景观和景象。”潘公凯说,凡是造成其演进历程“改道转折”和“跌宕起伏”的人物和事件,都是文化艺术史中绕不过去的关键点和里程碑。“比如目前可以看到的最早的卷轴画史料始于东晋的顾恺之,你看他的《洛神赋图》,画中人的神态很有情致,但是马车画得比树大,树比山还大,比例是失衡的。而到了唐宋时期,笔墨表现对象的能力就大为提高了,像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造型和比例都对了,说明中国画已经到达了写实主义的高峰。”
然而从元代开始,由于文人画理念的兴盛,以书入画,笔墨的独立性加大。“画得像不像变得不那么重要,笔墨的好坏才是最看重的,你看元代赵孟頫的《古木竹石图》,光一块山石,就用了中锋和侧锋两种笔法来表现。”潘公凯表示,从明代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研究各家笔墨语言并比较其高下;再到清代受考古和金石学的启发,一种浑厚沧古的审美情趣在学界形成风尚。“中国传统绘画经历了两千年的演进,经过人物题材为主的神韵追求和以山水题材为主的意境追求,进入二十世纪,以笔墨格调作为评价核心的审美趋向已经形成,笔墨获得了完整自主的审美意义,这是传统中国画近代演进的最大成就,也是不同于世界其他任何画种的最大特点。”
眼下正是毕业季,对于当下艺术毕业生的创新,潘公凯表示,现在的年轻人似乎太乐忠于创新而忘记了自己的本源。“限制下的创新才会有意义。其实在跨界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融会贯通的是一种感觉,一定不要浅薄地把它们嫁接起来。我经常说,一个帽子店,一个鞋子店,如果你把帽子改良做得像鞋子,那不是创新,而是改行。”潘公凯笑言,就像他遇到版画系学生把作品做成了独立影像。“我真没办法打分,这不是你的版画作品,要打分也只能转去影像专业打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