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茜
吕岗的太公是晚清诗人吕应靖(1872年-1936年),曾任浙江栝州地区知事、浙东地区电报局总办等职。其太公之上还有一位先辈吕耀斗(1830年-1895年),是道光三十年进士,官至直隶天津道(相当于现在的天津市市长),算是吕家官阶最大的先人。因了这般家学渊源,到吕岗父母亲这一辈,祖上传下的古玩字画还颇丰。
不过所有这些,均逃不过“文革”的厄运。“文革”开始时,吕岗才13岁,年纪尚小,对很多事印象不深,不过多少还记得一些,“家里当时收藏了百来张字画,还有铜镜。我的父母是一般的知识分子,‘文革’破四旧,父母亲毁掉了其中大部分,烧的烧,也有一些是主动上交的。烧画还要趁着晚上偷偷烧,白天去烧,别人一个检举电话可能就吃不了兜着走。”小孩子胆大,吕岗和弟弟将父母丢掉的东西又捡了些回来,“铜镜这些小东西我趁人家不注意,藏了一点,红卫兵小将也不懂,觉得是废铜烂铁。”
经这么一折腾,祖上百余年的积累传到吕岗父母手中的,被毁掉了约百分之九十五,偷偷留下的部分现在保留在吕岗手中,其中有两张字画,铜镜二十余枚,以及太公吕应靖的诗抄、诗作原稿和几方印章。
在上世纪80年代,吕岗凭着祖上传下来的这二十余枚铜镜,成为沪上知名的铜镜藏家。当时市场上铜镜不多见,能够拥有十数枚已经了不得,改革开放后,盗墓活动日渐猖獗,流到市场上的铜镜越来越多,于是很多铜镜收藏者后来居上。
留下的那两幅画则是两张册页,被装裱在一个画框里,挂在吕岗一间旧居的墙上,落满了尘埃。左边的那幅册页——“静卢填词图”,画的是一个诗人在亭中写诗,周边翠竹林立,瘦石嶙峋;右边那幅册页亦是诗人亭中作诗,其上有题跋“簠饬嘱画,静卢填词图”。“簠饬”是吕岗太公的字,画中诗人即指吕岗太公吕应靖。“这两幅册页是我太公分别和他的友人钱渔同、李大经合作作品,我太公写诗,他们配画。”虽然这两幅册页的作者均算不上彼时一流的画家,而透过画中意境和题字,可推知这仅是文人雅集时的玩乐之作,不过可以充分说明写诗、作画是融入古代文人骨子里的一种生活方式。
因为是吕岗太公亲自参与创作的作品,在“文革”毁画时还是被千方百计保留下来了,这也成了保留下来的唯数不多的几件书画作品。
吕应靖是晚清诗人,其编纂的清《静卢词》原稿五卷,在“文革”中也差点被毁,最后被吕岗偷偷保留下来,且被当作最重要的传家之宝珍藏。
据吕岗介绍,《静卢词》的词集内是诗人当时与其亲朋好友及同道诗书往来的友情记录,也反映了晚清至民国初期的文人思想状况。诗集中有吕应靖与清末民初名家及亲友,如俞樾、疆村、沈丹曾、赵亮熙、杨葆光、冯君木、陈蓝州、钱衡同、李宝章等人相互交游互赠的题画诗和记游诗等,被叶恭绰选录在他所著的《全清词钞》中。
《静卢词》手稿被吕岗收藏在一个木盒子里,打开盖子,首先看到的是一卷小册子,薄薄一本,其材质不是普通的宣纸,应该是用毛竹制成的竹纸,特别薄脆。因年代久远,页面已经泛黄,且隐隐有虫蛀的痕迹。右侧装订处既不是用胶也不是用线更不是现代化的订书针,而是用纸,却很牢固。封面上是用书法写就的“静卢词”三个字,最末端扣着一个印章。翻开第一页,用楷书写着“阳湖吕应靖簠饬甫存稿”,末端是“簠饬”的印章。上边也记载着此手稿是“光绪丁未秋八月嘉兴张鸣珂校读”。意味着这是1904年的刻本,距今正好110年。
这套《静卢词》手稿经过晚清、民国、“文革”近百年的历史变迁,尚能保存完好,实属不易。吕岗说,当年父母亲在忙着销毁这些诗书画印的时候,是祖母告诉他说,“这是太公的原稿,好放放起来”。当时正值七八月份,学校在放暑假,吕岗就把诗稿放在书包里,神不知鬼不觉地就保留下来了。后来父母知道了蛮高兴的,老祖宗的东西总算留了些下来。
作为旧式文人,吕岗的太公还刻有十数方印章,“文革”期间毁掉一些,现在留在吕岗手中的还有六七方。从吕应靖流传下来的《静卢词》原稿和画作中可知,他最常用的印章就是刻着“静卢手笔”、“簠饬”这些字样的几枚。仔细端详这几枚印章,发现其上还有淡淡的划痕,其中一枚有“东方红,太阳升”的划痕,字体稚嫩,这是明显的“文革”烙印。吕岗说,忘了是弟弟还是自己刻的,“小时候家里印章多,但是毁章也毁得厉害,小孩子就拿过来在地上磨,大人自己都如惊弓之鸟,更顾不上阻止我们。”■
吕应靖印章 “静卢手笔” “簠饬”Q&A 收藏十问
Q: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祖上有收藏传统,受其影响,从小就喜欢。
Q: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祖上传下来的字画。
Q: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最喜欢祖上流传下来的《静卢词》。
Q: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喜欢收藏那些承载很多历史信息的物件。
Q: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祖上留下一些,自己收购一些。
Q: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没统计过,字画一两百件。
Q: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不算。
Q: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那些距今几百几千年历史的东西跟我们的距离拉得很近。
Q: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谁都可能会遇到赝品。
Q:有一天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看情况吧,小孩喜欢留一点,国家需要捐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