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树斌是一位习惯于拿着画笔摆弄颜料、画布的人,中国的美术学院无限度地追求技术的高超,从学院的标准看,申树斌的技术可能还没达到高超的地步。但对申树斌来说,他掌握的技术能顺畅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这已经足够了。申树斌更大的潜能,在于观念而不是技巧。他是很理性的人,即使他的很多画看上去笔触纵横、情绪激昂,但仔细观察,这些笔触其实是很理性地经营出来的。
申树斌很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从这些年的作品来看,他自觉地把个人放入社会处境中,体验和思考着这个时代的重要问题:传统和当代的纠结、权贵资本主义的运行、中产者的不安全感、生态危机……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时代,“个人”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申树斌关心的这些问题也在困扰着很多人,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代,越来越多的人对它们有了清晰的认识。有些则是不断刺激、生产人的欲望的资本主义文化所引发的,全球人类都在面对和反思,不断寻求解决的途径。
申树斌的画面中充满了对这些问题的忧虑,随着作品的持续推进,忧虑也逐渐加强。尤其是面对生态危机时,笼罩画面的情绪,由忧虑逐渐转为无解的绝望。在《光》这一系列作品中,浓重的色彩营造出山雨欲来的危机感,身处其中的人是无奈而隐忍的,但依然在反思和寻求解决。到了他最新的这些作品时,在惨白色的基调中,人已经彻底消失,只剩下了也在濒临灭绝的动物们。申树斌以一种高度拟人化的方式来画这些动物,这些动物在人类留下的遗迹上狂欢,或者继续重演着弱肉强食的生存游戏,但惨白色在无声无息地吞噬、融化着一切……
通览申树斌的这些作品,画面中的情绪越来越激烈,问题越来越严峻,生命面对问题的反应越来越无奈,继续沿着惯性前行,最后的疯狂放纵后,消失在无尽的茫茫白色之中。
申树斌的这些作品,涉及到欲望、能力、智慧之间的关系。欲望是生命的原动力,生命体最本能的欲望是追求生存和发展,在欲望的推动下,所有的行为都为了满足欲望,欲望的满足程度也就是快乐的程度。欲望激发着能力,能力也在催生着欲望,随着人类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强,人的欲望在飞速扩张。和人类过去的生存条件对比,这一点非常明显。这当然是人类的进步,但古老的疑问总是再度出现:欲望的扩张是无止境的,无止境的扩张是否反倒降低了人的幸福感,甚至给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毁灭性的危机。
产生这种疑问的原因往往是:人当下的能力解决不了自己造成的问题了。例如,破坏自然环境后导致的生态危机,是目前难以解决的,所有人忽然意识到:当人与人之间为了抢夺自然资源而彼此为敌时,被破坏的自然环境成了人类共同的敌人。当欲望的扩张因为客观原因受阻时,人会积极提高自己的能力,让欲望继续顺畅扩张;或者,自我反思后遏制欲望,在已有的能力范围内寻求满足。这两种方向往往是并行的,当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种良性的张力关系时,人会处于一种相对智慧的状态中。杜曦云
(作者系艺术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