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茜
刚过而立之年的李磊就职于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是《上海美术》杂志的编辑。美术专业出身的他对美的东西有一种独特的感悟力,他喜欢朴拙且有年代感的老物件。他的书房里零零星星摆着不少文玩摆件,无一例外透着雅致:一个民国时期的雕花木箱,里边藏着一摞老宣纸;一个铜器小摆件,盘底镌刻着花鸟纹,小巧精致;一摞厚厚的木刻本古籍……
同时他还收集非常时髦的玩意,号称模型收藏里的“贵族”——仿真的火车模型。其柜子里有少量陈列:青藏铁路的火车模型、中国内燃机车、快要退出历史舞台的绿皮火车等,往往一个车头就要上千块钱。“火车模型在国外比较盛行。它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模型,每一个模型都是一部机器,灯是可以亮的,火车是可以发动的,速度也可以自己控制。”李磊说。
李磊说,他有一种火车情结,“小时候住在铁道口附近,经常看到火车。上中学时,看过一部很有名的外国片子叫《英俊少年》,其中就有男主角在玩火车模型。”
虽然各种玩意他都涉略一二,但他最具收藏规模的其实是历代钱币系列,以晚清到民国的中国老银元为主,包括一些其他材质的辅币,以及一些在中国流通过的外国殖民地银元。
李磊对于银元的喜爱并非没有来由。小时候在祖母手里见过几枚银元,有宣统三年的大清银币,墨西哥的“鹰洋”、“袁大头”、“孙小头”等。“都是祖母年轻时使用过的,从此在我心中留下印象,原来还有这样一种有趣的东西存在。”
开始系统性地银元收藏,是在李磊念大学期间。他是收藏圈中为数不多的年轻人,混迹在一群长者之间。在他真正开始出手买很昂贵的银元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的每个周末,他都会去古玩市场看别人如何交易。他已经在柜台上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银元的品种、品相、版别、鉴定等。他偏爱的一本书是《银元时代的生活史》,里边有“银元时代”的各种有趣记载:比如在二十年代的上海,老刀牌香烟一包3个铜板,剃头8个铜板,绍兴酒1斤1角银元,拿了1块银元的稿酬,请六七个同学去吃茶,茶资8个铜板,生煎馒头、蟹壳黄等各种小吃也才花去20多个铜板,去鼎鼎大名的“王开”照一次相2个银元。
谈及每一块银元背后的故事,李磊都能娓娓道来。据他介绍,明代以后中国一直是用银两和铜钱并行支付的。大额支付用银两,小额支付用铜钱。但是中国的银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每个省银锭的形状和成色都不一样,比如江苏省的银锭是圆形的,山东省的银锭是马蹄形的,江苏省的银锭要拿到北方去使用,就要被融化重新铸造成北方的成色和形制才能使用。清朝末期这种混乱的货币制度已不符合近代化的交易要求,而此时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成色和重量精准,只需以枚计算即可,非常方便,中国沿海的百姓非常乐用,开始大量囤积和使用外国银元。中国自行制造机制币的历史始于清朝光绪年间,大约是在1890年前后。但是早在乾隆年间,已经有大量的外国机制银币流入到中国的沿海地区。“据说当时大贪官和珅被抄家时,家里抄到了几万枚国外的银元。”
当时世界上比较通行的银元有几种,比如西班牙银元和墨西哥银元,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美元。西班牙是老牌的殖民国家,它的钱币铸造数量非常庞大,而且早期墨西哥是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是盛产白银的地方,银矿丰富,所以西班牙就在墨西哥铸造了大量银元,并流通到世界各地。
李磊拿出一枚他所藏西班牙银元介绍说,这枚银元发行于1789年,由墨西哥铸造,曾在中国沿海一带广泛流通。上面的头像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中间是西班牙王室的徽记,旁边是两根柱子,上面缠绕着飘带。在欧洲的神话传说中这是支撑天地的柱子,但当时中国的百姓觉得它像大户人家里供桌上摆放的烛台,所以就叫它“烛台”银元。也有人觉得银币正面国王头像颇似一尊佛,也有文人称其为“番佛一尊”。
“烛台”银元风行几个世纪之后,一种正面铸有老鹰图案的墨西哥银元开始流行起来,中国的百姓习惯称之为‘鹰洋’。当时外国人到中国购买物品都使用这种银元,很多中国老百姓家里都能拿出几块。
后来陆续又有美国“拿花”银币、法国“坐洋”(图案为坐着的自由女神像)、英国“站洋”(图案是一位站着的不列颠女神)、日本蟠龙银币等十余种外国银元在中国流通过。
为了抵制外国银元在中国的横行,清政府最终决定仿制银元。不过自清朝以来,比较重要的银元图案均出自外国雕刻技师之手。大清帝国在光绪年间铸造了数百种银元,上面均为蟠龙图案,俗称“龙洋”。到了民国初年,袁世凯秉政,又铸造了一种银元,上面有很大的袁世凯头像,后来民间将这种银元称为“袁大头”。银元之下还有“银角子”和“铜板”,这两种辅币并非十进制,所以兑换店天天有市价牌子挂出,一个银元大致能换得铜板一百二十八个左右。银元放在身边铿铿有声,而且白花花的更是耀眼,所以俗语中有“财不露白”之说,这“白”就是白银制成的元宝和银元。
李磊收藏的年份最早的一枚银元是广东省发行的“光绪元宝”——正面中间是汉字和满文对照的“光绪元宝”字样,上面是发行省份“广东省”,下面是面值“库平七钱二分”;背面正中是一条蟠龙的图案,图案四周是一圈用英文写就的“广东省”和“七钱二分”。广东也是中国最早发行机制银币的省份,这种体例样式的银元出来之后,其他省份纷纷沿用。
“清朝货币的发行权很混乱,不少省份都自行制造银元,且成色不一。”李磊说,“但是从收藏者的角度来看,这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收藏品种和版别,乐在其中。一个时代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记忆的消失……”■
Q&A
收藏十问
Q: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祖母那里留下几个银元,得到启蒙;从小喜欢有年代感的东西。
Q: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上小学时花三毛钱买的康熙通宝铜钱。
Q: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发行于1912年的黎元洪开国纪念银元。
Q: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兼顾品种和品相。
Q: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在线拍卖,与同好交流购得,市场购得。
Q: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银元三四百枚。
Q: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收藏爱好者。
Q: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给自己不断学习的动力,通过收藏研究银元,会不自觉地学习到很多知识,这种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性的学习。
Q: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很少,最初的时候遇到过改刻品。
Q:有一天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还没想过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