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新会葵艺
新会葵艺为传统手工艺品,源于江门新会,有着16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早于上世纪初便扬名国际。1915年,新会竹箨葵扇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1988年,时任新会葵艺制品厂厂长廖惠林赴巴黎进行现场葵艺表演。2008年,新会葵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人名片
廖惠林:广东新会人,学习烙画技艺20多年,第三届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新会葵艺传承人,新会葵艺厂最后一任厂长,现任江门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江门市民间文学家协会副主席,新会葵乡传统工艺品开发中心总经理。1988年,他代表国家参加法国民间艺术博览会获好评;2001年,他创作的传统葵扇工艺品在广东省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中荣获最佳设计奖。
“驱以葵扇风,熏以艾烟湿。”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诗句,记录着一段古老的仲夏记忆。这段记忆从魏晋时期流传至今已1600多年了。在许多60后、70后生人的脑海中,还依稀记得儿时的夏夜里,老奶奶哼着摇篮曲、摇着葵扇送来的凉风。
珠江三角洲的西南部的新会,是中国著名的“葵乡”所在。与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的困境相似,新会的葵扇制作技艺也曾一度濒临失传。在没有政策扶持与企业赞助的情况下,新会葵艺却靠着一位老艺人的苦心孤诣突出丛围。他就是廖惠林。
与廖惠林初次相见,他瘦削而棱角分明的面庞让人印象深刻,透着一分择善固执的劲头。廖惠林从16岁进入新会葵艺厂开始,辛勤耕耘42年,初心未改。他见证了葵艺市场的全盛时期,并通过自己努力奋斗,一步步成为葵艺厂的副厂长。可是,好景不长,随着空调、电扇的普及,葵艺业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萎缩,廖惠林所在的国营厂也在1999年被迫倒闭。与他同时进厂的学徒们纷纷转行,自谋生计。然而,廖惠林却做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举动,他组织下岗师傅和艺人自掏腰包,创办葵乡传统工艺品开发中心,进行作坊式经营。
“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学会做人,机会和运气就自然会来。”凭着自己的坚持,廖惠林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如今,曾经被人“弃之如敝屐”的葵扇,在他的手里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它们摇身一变,成为一柄柄精美的工艺品,价格也节节攀升,每把可达300元。
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每一柄葵扇里,都凝结了廖惠林与他的员工们的汗水和心血。一把葵扇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前工序”与“后工序”两大类,包括种、采、晒、剪、焙、焗、漂、染、合、画等前后20多道流程。任何一个细节出了差错,成品都难登大雅之堂。
每年的5月至11月,是葵扇原材料“葵笔”的采摘季节。采下来的葵笔铺满了整片空地。原材料还要经过烘焙才能继续加工,这一环节称为“焙扇”,需要人手亲力亲为,也要讲究“火候”,手艺人自然难免要受汗流浃背的煎熬。“后工序”的环节同样得一丝不苟。偌大的工场里鸦雀无声,负责编织和烙画的手艺人一概静默不语,只全神贯注地做着手上的工作。“葵扇和画纸不同,扇面是凹凸不平的,手艺人用力稍有不慎就会烙穿葵扇。”廖惠林表示,全凭手艺人的高超技艺和平和心境,葵扇上才能呈现出如此别开生面的风情。
“做葵扇太累,连出去旅游的时间都没有。”苦心制扇的廖惠林,有时亦难掩疲态。如今,葵艺制作的每道工序虽然能找到专人负责,但还没有出现廖惠林心中想往的“通才”。对于未来的市场,廖惠林也没有想太多。“我们只要用心做好自己的产品,就会有人过来拿货。”葵艺大师的心中,写满了专注与笃定。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实习生 赵敏 鲁豇蔚 摄影:张由琼 严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