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世界纪录协会香港总部认证官吴华江先生宣布,中国天津市李保田先生创世界上收藏中国清代及民国老课本最多世界纪录成功。
中国天津市李保田先生自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收藏中国清代及民国老课本共计7502册,创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收藏中国清代及民国老课本最多世界纪录。
世界纪录协会香港高级认证官吴华江先生在评价这项纪录时说,李保田先生收藏的老课本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十分罕见。
而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创纪录的李保田先生所在的单位-----金世界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和教育工作关联甚少,而他本人的经历,也和教育工作从未有过交集,一个和教育工作毫无瓜葛的人,是如何与老课本收藏结下不解之缘的呢?
2006年,李保田无意中接触到一本老课本,名为《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当时就让他眼前一亮,这本老课本里的课文简洁明快、寓意深刻、朗朗上口、韵味十足,和当下在用的课本相比,那完全是另一种流淌着艺术魅力的世界,童心,童话。没有尘世的世俗、没有政治的偏激,像诗,像花,哺育了一个个向善的幼小心灵。他当时就被这些老课文所震撼,以至于以后的相当长一个时期,他完全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到处收集老课本,展卷赏析,乐此不疲。
接触的多了,渐渐的使他对老课本存世现状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先是在网上查新闻,经常发现一些地方媒体报道,如某山村发现了一本民国时期的老课本,专家鉴定认为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其实这是一本存世量较大、年代也较近的普通老课本;比如宁坡建博物馆,有人捐了十几本老课本,还是所捐藏品中的重头戏,其实这些老课本从老课本收藏的角度看,也是一些存世量较大的藏品,通过这些信息,使他认识到,历经战乱和文革,老课本的存世量已经很少,再查阅资料,发现了一个让人们难以接受却不得不接受的可怕而痛苦的事实:中国作为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其中作为基础教育最重要史料的学生教材,历朝历代竟然都没有收藏,国家没有,民间也没有。由于史料缺失,老课本甚至没有断代,没有完整的目录,能见到的资料只有张志公的传统读物研究著作,即使是大部分只有目录,但也是相比较最全的了。至于其它的一些民国时期小学教材目录,也是见到什么就列入什么,历史上不同时期按照各自学制都出版了那些教材,完全是一笔糊涂账,即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也几乎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形成事实上的教育史料灭失,在教科书的编写上几乎没有传承,研究老课本的学者屈指可数,教研也应缺乏资料而受到很大影响。
自此,李保田投入相当大的人力、财力、精力来收藏老课本,至2010年,数量已达到2000余册,当时没有登记目录,也没有整理开发。当年9月,邯郸市百花小学为迎接教师节,想搞一个活动,便找李保田协商,想举办一次老课本展览,此时的李保田也正好处于老课本收藏的迷茫期,也想借这次展览检验一下社会的认可程度,于是便联合在该校的展览室举办一次老课本展览,展出藏品2000余册,没想到社会反响很大,市委主要领导带领部分区县及文教领导参观了展览,学生及学生家长到现场参观,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新华网及当地媒体现场报道,新华网发了图片新闻,全国有65家媒体报道或转载,河北电视台还做了专题采访。
这次展览使李保田对老课本收藏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老课本收藏不同于陶瓷玉器的收藏,老课本的存世现状频临灭失,自己无意识的收藏,客观上抢救了这些不可再生的珍贵教育史料,如果自己能尽可能多的将这些散失在民间的老课本收集起来,将来建一座老课本博物馆或展示馆,供相关院校教研开发,以实物还原历史,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也将是对我们整个民族的贡献,相比较原先的收藏动力只是爱好,而现在的动力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怎样去实现这个目标, 李保田经过反复考虑,把自己的收藏思路做了一个关键的调整,他认识到任何一项有意识的活动,最终的目的在于应用,单纯的收藏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灭失,要想使这项工作有意义,就必须将收集、整理和开发三项工作串联起来做,只有这样,才可以将老祖宗的教育智慧惠及后人。
思路清晰了,可是工作量却加大了许多,先是将现有的2000余册按学科建立藏书目录及明细,将无序堆放的老课本按目录分类分别入库,再以后没增加一本都要记录目录,明细至第几册,便于指导自己在以后购买中重点选择一套中所缺的相应册数。仅此一项工作,李保田忙了几乎一个多月。
收集和整理这两步落实了,接下来就要考虑开发, 在这次展览时,为了解决不去翻动老课本原件,而又能看到老课文内容的问题,李保田从众多老课文中精选了25篇,做成册页挂在墙上,没想到这种展示方式的效果很好,很多人通过这种方式认识了老课本,期间,邯郸市作家协会也以多种形式给与了很大支持,鼓励李保田把这些老课本整理开发出来。李保田经过精心整理,精选了晚晴及民国个历史时期的精品老课文25篇,对所选的每篇老课文做了点评,再另附不同风格的老课文30篇结集成册,于2011年2月,在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书名《老课文》,非常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及教师教学辅导用。这本书的出版,引起当地教育界重视,邯郸市展览路小学、百花小学、武安市教委矿校办参阅老课本的内容,选派教师协助李保田编辑了校本教材《修身》,小学六个年级12册,和《小学生行为规范手册》一册,在邯郸市展览路小学、百花小学、地质小学及矿校办所属十一所小学的班会课使用,填补了班会课教材的空白,受到师生及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2011年起,陆续有上海辞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等单位专程来参观交流,后陆续合作出版了《开山老课文》上下册、《共和国教科书新修身》高小6册、初小8册,《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小6册、初小8册,《最新国文教科书》初小10册等老课本。
通过交流,李保田的收藏整理及开发,主要参阅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中小学教科书目录》,该书收录了国内藏有课本的17家图书馆目录总和,也是世界范围内汉语老课本存世的总和。是目前最全最新的权威性目录。从目录看,藏品主要以国统区课本为主,相比较该目录,李保田的藏品有以下优势:
1、时间段涵盖1745----1949。时间延续基本不间断,能反映出晚清民国时期教科书演变的脉络。
2、 各历史时期主流的课本已集齐200余套。对将来的传承、研究及开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3、全部藏品基本上都是珍本,存世量一般不超五本,相当比例的老课本已成为孤本【限于目录】。
4、稀世珍本很多。包括最早的课本《四书朱子本义会参》【入选四库全书目录】、最早的教科书《最新国文教科书》、最早的英语教科书《华英初级》、最早的数学教科书《数学须知》以及其它学科未经考证的早期教科书。
5、单科收藏数量较多的课本:修身245册、数学965册、英语445册三民主义128册、满洲国68册、红色课本255册。
6、学科存续时间很短,收集较全的课本:公民、社会、三民主义、理科、格致、童子军及教会课本。
7、整个学科课本成为孤本的课本:满洲国、汪精卫政府、维新政府、察南政府、冀东政府、香港及华侨课本。
2014年初,李保田从邯郸移居天津,在他位于河东万达广场的办公室里,先布置了一个百平米左右的老课本展示馆,他想筹建一座老课本博物馆,可是繁琐的手续,高昂的费用,不可能有的收入,让他踌躇不前,他现在每年要增加1000册左右的库存,随时都需要不菲的支出,要建这样一所公益性博物馆,政府也是只有考核没有补助,现在他深深感觉到想要做好这项公益事业,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
目前,李保田的老课本收藏之路又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他自己明白,这项藏品是属于他自己的,但更应该说是属于民族的,历经辛苦收集的近万册老课本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拆开再散失,更不能流失海外,可如何保持好这批老课本,已是李保田目前不能回避的问题。他在自己的新浪博客“百年课本百里马”里面写了筹建老课本博物馆设想“,这个设想适合于任何重视文化教育的城市,尤其是旅游城市。也适合于教研单位及企业。
方式可以考虑两种:
1、 李保田出藏品、对方出场地、一定期限内合作,合作期满,李保田收回藏品,对方收回场地。
2、如对方愿意提供土地,李保田可以考虑自筹资金建设。
如果建立博物馆还可以拓展以下功能:
1、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共正面爱国教育--满洲国、汪精卫政府、维新政府、察南政府、冀东政府等敌罪教育】
2、教育史料库。{已有几家出版社正在整理出版,也可供大学相关专业教研用】
3、教研基地【可以成立我国第一家老课本研究会、可以创刊物】
4、两岸文化交流基地【台湾已经没有这些资料】及港澳新马泰交流。
5、可以单设旅游景点——“百年课本——百年课堂”
一馆四堂:一个博物馆——详尽的老课本发展历程介绍。
四个学堂——晚清私塾学堂【古装、讲四书五经】、民国小学堂【反对帝制自由平等】、抗战小学【国统区、红色根据地、敌占区】、文革小学。
6、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开发校本教材以及旅游纪念品如扑克、手帕、台历、挂历等。
7、建立老课本电子图书馆。
8、创建“中国老课本数据库”,供大中小学图书馆、教研机构做教学研究,也可做电子图书馆。
拿到了世界纪录的证书,李保田也没有多少创纪录的喜悦,只是向朋友感叹,“在一个与教育工作风马牛不相及的单位里,有一个与教育工作同样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创造了与教育工作高度相关的世界纪录,创纪录固然可喜,但从保护这份珍贵教育史料的角度看,却没有多少喜庆的成分,反倒是对这份已初具规模且不可再生的史料的保护和传承前景,又多了几分担忧。”
路在脚下,心向远方,但愿能有更多注重文化教育的城市、注重教育研究的大专院校,能和李保田找到共同合作的契合点。但愿百年的文物,有一个栖身之地。但愿老祖宗的教育智慧,又可以滋润孩童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