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记朱乃正:四幅自画像与一个画家的一生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记朱乃正:四幅自画像与一个画家的一生

记朱乃正:四幅自画像与一个画家的一生

作者:佚名      藏界人物编辑:admin     
《自画像》 木板 油画 1969年 《自画像》 木板 油画 1969年 《自画像》 纸本 炭笔 1963年 《自画像》 纸本 炭笔 1963年 《自画像》 纸本 炭笔 1977年 《自画像》 纸本 炭笔 1977年 《自画像》 钢笔 纸本 上世纪80年代《自画像》 钢笔 纸本 上世纪80年代

  2014年7月25日,朱乃正先生去世已有一年,靳尚谊、詹建俊、孙景波、邵大箴等艺术家近日共同缅怀这位杰出的油画家、书法家、国画家、美术教育家。

  朱乃正1935年生于江苏南京, 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受吴作人、艾中信、王式廓等先生指导。1959年春分配到青海省,在青藏高原工作21年,1980年春调回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朱乃正曾说:“在回顾这条悠长的路时,我能稍感慰藉的是:我曾留下了足迹,而且这真正是我自己的足迹。”的确,他留下了如《国魂——屈原颂》、《金色的季节》、《冬至,春远乎?》等一批经典油画作品,此外,他还兼擅书法与水墨画。著名艺术评论家水天中这样评价朱乃正:是极富诗人气质的当代油画家。他习惯于用诗人的心灵和画家的眼睛对待生活,虽然他经历了那些排斥艺术和毁灭心灵的岁月,但他的诗人气质始终不泯。

  ◎李荣林

  恩师朱乃正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但眼前仍有太多的画面,先生留给我的记忆太丰富,可追忆的太多。每一次与他相处,归来时心绪会自然沉淀下来,心里总感觉满满的,是先生将他的镇定从容、智慧大度传递给我们,给我们内心以力量。去年4月,我带学生在京郊写生时,先生还发来短信询问学生们画得怎样,情景如在目前……那时,我却并不知晓先生已是患癌症晚期的病人。

  朱先生平素生活中,艺术是其最主要的精神追求与精神支柱,他追求的是人生境界、精神境界、艺术境界的最高价值;他的每一天,都是聚精会神过来的,而很少有“打盹儿”的时候;而对于个人生活及身体的保养,他却并不在意。先生的艺术与人生紧密相连,我在进行博士课题论文研究的过程,偶发现:他曾作过的数帧自画像,恰能够准确反映出他当时的精神状态和人生所处的境遇。虽然先生所经历的时代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是陌生的,通过查阅资料,我将这些画像作为点而连接成线,似乎可以勾勒出先生青壮年时的人生轨迹,隐示着先生跌宕而坎坷的人生。

  1959年 ,24岁被划为右派的朱乃正踏上了西去的列车。他曾谈过,因为怀揣着对艺术的梦想,当时他并没有惶恐不安,反而充满期盼。青海,原是先生的受难之地,然而,他日后却对那段经历从未抱怨过,因为,青海高原给予他的实在太多太多,这块壮丽的土地令他魂绕梦萦。

  蒋建国先生回忆:“1959年3月,我们被一起分配到大西北工作……6月,他赴柴达木盆地体验生活,在写给我的信里,他用诗描写了大自然的美,赞颂石油工人的顽强拼搏。至今我还珍藏着一幅他送我的小油画写生《冷湖石油工地之晨》,看到那只有几顶帐篷的茫茫雪原,有谁会相信这是7月份画的写生?一个从小在大城市上海长大又长期在首都学习的年轻人,在西北的戈壁、荒漠和雪原中经受着真正的锻炼和考验。短短几个月,由于他做出的成绩和他的表现使他在9月份便第一批摘掉了‘右派’的帽子……”

  到达青海之后的先生,并没有意志消沉,在“北风卷地百草折”的漫漫长夜,依靠几册劫后仅存的米帖与《三希堂法帖》,勤奋研习书法。蒋建国先生回忆,“……酒逢知己千杯少呵,酒后的余兴就是看乃正写字,《丹青引》、《琵琶行》、《兵车行》等长诗他都能牢记在心,一挥而就,说明他记忆力相当好,至少平时书写的次数一定很多。我们都喜欢李白《将进酒》的那种豪气。”

  上世纪60年代初,他进入人生的第一个高产时期。1961年参加人民大会堂青海厅的陈设布置;数月后回省继续完成水墨画《草原晨曲》,为青海厅陈列作品之一;1962年,创作《雪原风情》(油画);10月完成《格萨尔》续集插图10幅;其间开始构思《金色季节》,并作草图,1963年 继续为《金色季节》作素描稿,与油画原作等大,上半年完成油画。该作与同期完成的《五月星光下》(油画)参加了甘、青、新三省区美术作品巡回联展。后又至西安展出。

  1963年冬日,社教运动已是前奏。《砸碎奴隶的锁链》、《草原儿女》(油画),预备翌年送全国美展,后在审选中被视为“丑化”、“阴暗”而遭否定。“文革”中被批为“黑画”。

  一件作于1963年的自画像,是先生当时人生状态的写照:画面中的年轻人略带稚气的面孔,眼睛注视着镜中的自己,手托着脸颊,严肃、皱起的眉头,在思考着,表情中带着困惑,而闪动的目光里却积蓄着积极的力量。

  第二件自画像作于1969年,1966年6月至1971年年初 ,也就是先生31岁至36岁,这五年是先生人生的最低谷,根据他个人的记述,因“文革”中属“五类”分子而受冲击作为“专政对象”,禁锢“牛棚”,其间曾关在省新华书店强迫劳动,未能事艺。

  在《回望昆仑》的画册中他这样写道: “这是我刚从‘牛棚’放出后作的自画像。从 1964年起至1968年,其间一直没能作油画写生,生命未必浪费,不过艺术家之手和眼的空白,是再也无法填补的。”

  朱乃正先生作于1977年的另一幅自画像,是素描写意手法最为成熟的代表,这件作品准确可信地描绘了画家当时所处的境遇。自1972年先生作了著名的水粉画《第一次出诊》(《新曼巴》)在美术界引起轰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先生创作基本搁置,为各种政治性展览做美术杂务,如宣传画、连环漫画、美术标题字、抄写说明文字、裱糊版面、锯字等。根据蒋建国先生回忆,先生的许多作品是在凌晨时分的日光灯下画成的,包括《银色的梦》系列。

  这件自画像若与作于1963年的自画像相比,我们可以看出:14年的风霜写在了画家的脸上,面庞消瘦,表情严肃、沉郁、复杂,眸中原有热切的希望之光消失了,而被一种默默坚持、坚忍、悲辱的目光代替……这件作品在把握内心世界上显得真实可信,缘由是画家最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处境。

  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应友人之邀作过一幅钢笔自画像,并在自画像的两侧挂上一副对联“烟雾中犹辨清浊 酒杯里难分醉醒”。(烟、酒是朱乃正一生中必不可少的,先生好酒众所周知,在以往艰难的岁月中,只有劣质烟酒或替代品。)画面中画家已是知天命之年,目光中沉淀着人生的智慧,但内心多了一份放松与惬意,还有一丝诙谐。

  在此之前,先生于1979年1月接到正式批文,改正1957年右派分子的错划、撤销原行政处分和开除团籍的决定。1980年朱乃正正式调离青海,回母校中央美术学院任教。他谈道:“我曾长期在西部高原生活过,虽然历尽艰辛,我非但无怨无悔,而且非常感念那一段难忘可贵的生活历程。如果没有那段岁月的冶炼,也不可能有我的现在。”先生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可以自由创作的条件,上世纪80年代初即创作出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人生的创作高峰期:如返京后的第一幅作品《青海长云》(1980年)、在1984年以虔诚的心态创作的油画《国魂——屈原颂》,是朱乃正倾注全部心力与人生积淀之代表作。

  这件钢笔自画像是朱乃正返回京华后状态的反映:画家已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人生运途的改变、生活条件的改善并不影响他重新思索人生真正的价值。“辨清浊”来源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他经常引用这句话来说明人的应变能力,不管水的“清浊”与否,对于人生都具有意义;这是先生在坎坷的人生中所体味的真谛。

  这两句话看起来非常轻松,细品很有深意,是朱乃正价值观、智慧的体现。 “犹辨清浊”是朱乃正清醒的做人原则;“难分醉醒”,我个人的理解是“醒”是人生最可贵的智慧,而“醉”对人生来说同样也是需要的,这句话虽是自谦之语,体现出灵活、乐观的人生态度。

  先生的作品风格多变,他就自己的作品说过,“我不能总绷着脸,也不能总给别人笑脸。”主要的意思是说对象变了,感受变了,自己的表现手法应该跟着变。他也说过,“有人问我的作品是什么风格,我回答我没有风格,多变就是风格。”在这个问题上,朱乃正从很多角度谈过,他在教学和创作中非常强调这个问题,认为艺术家必须具备“应变”的能力,这种应变的能力是创造力的根本体现。所以他也引用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来说明艺术创作的问题。

  四帧自画像,记录了先生所经历的真实的人生片段。

  如今,这些人生的真实片段已远去,先生走了,留下的却是一个孤独的背影……

  先生在即将离别青海时有一首赠友人的诗作。

  《别泪一朝洒西海》

  别泪一朝洒西海, 忍忆春秋二十载。

  雪峰曾唱丹青志, 碧湖可映墨翰才。

  茫茫草原千里多, 崎岖何处是归路?

  滢滢清酒百樽还, 浏涟难消离愁怀。

  此身已逐东流去, 何时化作白鹤来!

  诗中透露着先生对西海(青海)深深的眷恋,而诗作中也暗含着先生对于人生归宿的期盼。

  我愿先生化为白鹤,翔于西部的云天。

  (本文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师从朱乃正教授。)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