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位美国藏家,却因转手《淳化阁帖》给上海博物馆而闻名中国文博界,他便是全球知名古董商兼收藏家安思远。昨日记者获悉,这位亚洲艺术品收藏大家已于8月3日辞世,享年85岁。原苏富比艺术学院中国首席代表、资深中国古代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顾问梁晓新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是从安思远朋友处得到这一消息。而随着安思远的去世,西方收藏中国艺术的时代也宣告行将结束。
安思远(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1929年7月13日出生于美国,一直对收藏文物情有独钟,与中国颇有渊源。经过多年的钻研和实际运作,他成为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泰斗,是美国及整个西方艺术界公认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有“中国古董教父”之称。安思远的中国艺术品收藏中最著名的是碑帖和明清家具收藏,因其颇具建树的明式家具收藏被称为“明朝之王”。而让安思远与中国产生渊源的还包括其收藏的北宋拓《淳化阁帖》六、七、八三卷及第四卷的转手往事。
1996年9月,安思远携北宋拓四卷《淳化阁帖》来到北京,在故宫博物院进行了展览。启功和国内专家对这四卷法帖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是宋刻宋拓无疑。故宫博物院通过王立梅女士沟通,希望能够促成其他文物交换,未果。2003年4月初,上海博物馆邀请王立梅代表上海博物馆和安思远商谈购买《淳化阁帖》一事,终以450万美元成交。
与此同时,2000年,安思远发现自己在港澳地区购买的一尊五代王处直墓汉白玉彩绘浮雕武士石刻是被盗文物后,主动与中国政府取得联系,并随即无偿捐赠中国政府。
■ 延伸话题
西方收藏中国艺术时代结束?
19世纪中后期,伴随着海外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兴起,西方收藏家对中国艺术的研究及兴趣日渐高涨。他们在成为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泰斗级人物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个西方收藏中国艺术品的黄金时代。
梁晓新告诉记者,20世纪的上半叶,大致是1900年前后至上世纪50年代,可以称之为收藏中国古物的黄金时代。一方面是清王朝的覆灭,一方面是中国各省县都在兴建铁路,发现的古墓不计其数。这些文物经由北京和上海的古董店,再卖给当时最出得起价钱的欧美收藏家。然而,随着布伦达治先生、赛克勒博士、大维德爵士等世界大藏家的离去,一个西方收藏中国艺术的时代宣告行将结束。
新京报梳理西方中国艺术品收藏大家的同时,也是希望勾勒出中国艺术品全球流动的一个侧面。梁晓新便指出,中国艺术品海外流动的线索便是从欧美藏家到日本藏家,再到香港藏家,如今则是中国大陆藏家的崛起,不过在其看来虽然中国藏家在崛起,但真正称得上具有世界观的大藏家却仍未出现。
1 布伦达治(1887年-1973年)
布伦达治与他收藏的4世纪中国佛像。 布伦达治与他收藏的4世纪中国佛像。美国著名收藏家布伦达治先生,一生对中国文物锲而不舍地搜集,将大批收藏品捐赠,并创建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使得丰富精美的中国文物藏品得以公之于世。
布伦达治因到亚洲旅游的机会对亚洲艺术文化有所接触,尤其是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印象与兴趣。后来他以敏锐的眼光投下巨资,不断搜集亚洲艺术中的精品,其收藏品有青铜礼器、玉器、陶瓷、漆器、绘画、书法、雕刻等等。造就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独特的中国收藏品。布氏的收藏开始于1935年至1936年,当时中国和英国伦敦共同举办了大规模的中国艺术展,布氏参与该盛会后震撼不已,他在会后收购了其中的60余件私人收藏精品,从此积极收藏中国艺术品。
2 赛克勒博士(1913年-1987年)
赛克勒博士被称为“现代美第奇”。被称为“现代美第奇”的赛克勒博士,收藏志趣既深且广,拥有大量艺术收藏,并且建有多处赛克勒博物馆。他还远渡重洋来到中国,资助北京大学兴建赛克勒博物馆。
赛克勒与中国艺术的“邂逅”,源于1950年看到的一张造型简洁优美的明代小桌。从此,他逐渐开始研究和收藏中国艺术品,手笔越来越大。
稍后,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远东部主管、中国书画专家方闻先生的建议下,他收藏了不少文人书画,包括清代画僧石涛、八大山人的精品。同时,纽约古董商弗兰克·凯洛(Frank Caro,法籍华裔古董商卢芹斋的接班人),为赛克勒搜罗了大量中国魏晋隋唐时期的石雕佛像。而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赛克勒又买进了大量的明清家具。
3 玻西瓦尔·大维德爵士(1892年-1964年)
大维德爵士喜爱收藏瓷器。曾被赞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中国艺术鉴赏收藏家。从22岁开始,经过四十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他建立了世界上最精彩、最具影响力的私人中国陶瓷收藏。不过此后他却在最辉煌之际将之悉数捐赠给大英博物馆,成为整个西方收藏界的盛事。
大维德爵士最初与中国陶瓷的邂逅,是一位朋友家中的壁炉架上陈设的一只中国瓷瓶。到了1923年,31岁的大维德爵士已经在收藏界小有名气,他的11件藏品被刊登在何卜生与海瑟灵顿合著的《中国陶瓷艺术》一书中。1924年,大维德爵士来到中国,并在1925年应邀协助设计一个在紫禁城内举办的宫廷艺术珍宝展。当真正面对令人目眩神迷的清宫珍宝时,大维德爵士彻底为之倾倒。回到伦敦后,他立下了雄心壮志,要建立一个以紫禁城的皇家珍藏为标准的中国艺术品收藏。
4 玫茵堂主人
玫茵堂主人斯蒂芬·裕利。近两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中频频亮相的玫茵堂珍藏,是瑞士藏家斯蒂芬·裕利(1917年-)和弟弟吉尔伯特·裕利(1918年-2009年)在知名古董商仇炎之和桂斯·艾斯肯纳奇的协助下历经50余年而成就。此次拍出2.81亿港元的鸡缸杯便也来自玫茵堂珍藏。
玫茵堂主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通过Helen Ling购买中国艺术品,其收藏囊括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历朝瓷器中最上乘珍品,被认为是仍在西方私人手中的最好的中国瓷器收藏。
C08-C0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