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女画家熊广琴和她的作品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女画家熊广琴和她的作品

女画家熊广琴和她的作品

作者:佚名      藏界人物编辑:admin     
静观(一) 纸本水墨 80cmX50cm 2009 静观(一) 纸本水墨 80cmX50cm 2009

  文—— 冯远

  熊广琴,江苏南京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出版《熊广琴画集》、《中国名画家精品集· 熊广琴》、文集《种花集》;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一度在报刊开辟散文专栏,论文入选《国博百年文集》。

  初见熊广琴和她的画作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她来中国美院深造。在美院陈列馆,她把她的画打开在几位老师的面前。也许是从教中国画多年,言必称“骨法用笔”、“形神兼备”、“笔精墨妙”的缘故,粗粗浏览熊广琴以色墨兼糅,没骨技法为主的作品,竟觉得风格特异、新风盈面,且带着某种有意而为的执著意韵。对于她在美院如何进一步完善自己,我曾给于两点建议:一是加强写生;二是注重造型的同时加强线的表现力和以线造形的因素。在后来的时间里,偶尔在期末教学检查时会看到她的作品,临摹课作业严谨,恪守法度;写生课作业平朴而不乏韵致;创作作品的笔墨开始灵动起来,从中能看出她对传统的笔墨精华有了新的理解,并结合写生和个人感受在加以运用。指导她的马其宽、徐家昌、闵学林三位先生对熊广琴和她的作品皆有中肯的评价,认为她不只勤于学习,更善于学习;吸收、转化和创作能力强;格调高,悟性好。对其深入探索的以没骨为主的路子,认为可以发扬,并预言她将来会“出来”……从熊广琴后来的实践看,她也确实没有辜负老师们的期许,兢兢业业,一步一阶地在往前走。

  1999年我离开美院,赴京工作,曾先后几次在中国画新作展览的作品评审中,看到熊广琴的作品,不断在变化着。去年秋天,我在给中国画研究院的创作研修班讲课时,再见熊广琴,还是当年的沉静、言语不多,却执意要我给她的新作提意见。从她的没骨系列《西湖四季图》到焦墨渴笔的《静日观花》系列,还有这期间墨笔的、古典气格的梅花等系列花卉作品,几年片段的印象联缀起来,广琴的画作确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用笔用墨还是用色。并已总结了一套自己的创作经验。熊广琴的作品在形而上和形而下两方面皆有深层思索和实践,萧散中透着年青人少有的书卷气和古意;运笔勾染于轻松中带着拙楞与内敛的性情;画面沉静中弥散出江浙才女多思敏感又偏执一端的特性;笔墨里更多了凝炼和圆厚,简约高华中透着几分现代意韵。先后授业于她的邓林、詹庚西等诸位老师也都给了她各种各样的评价和鼓励。“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古谚等闲如此说,其中的艰苦锤炼自然是可以想象的,拿她自己的话说——“仿佛经历了一个人的长征”。数年的时光,广琴取得了这样的成绩,由然唤起我曾为园丁者的喜悦。是啊,当年美院有多少好学生好苗子,在校时还有模有样,可毕业出校门后,经过几年的社会淘洗,最后矢志不移,并能有所成者,真是凤毛麟角。生活常常难以预料,艺途更是充满艰辛。

  熊广琴孜孜不倦地耕耘,有此收获,是可贵的也是难得的。细细品读她的作品,我觉得:作为多年研习中国画,同是置身于现代繁华都市和社会、文化转型时期的现代青年女性,在她身上确实具有着同龄人不易具备的天赋条件、勤学毅力、感悟灵性和较好的审美眼光,我想这是成就她取得今天这样成绩的关键因素。

  首先,这要得力于她有着极好的艺术直觉和感性认识。这种感性意识得益于她活跃的形象思维和艺术想象。事实上,不管从事何种艺术,想象与直觉都是贯穿艺术活动始终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直觉还表现在善于通过对象表面把握和驾驭对象的内在本质,即直取核心的能力和理性判断。直觉并非与生俱来,是在一定的禀赋素质条件中加上知识储存转化为修养而具有的一种分析、归纳、概括、判断的认识能力,这是从事艺术创作和能够取得成就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幸运的熊广琴不仅拥有,而且运用发挥得很好。正是有赖于这种素质,使她在长期的修为中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法乎上,因而少走了不少弯路。

  其次,熊广琴在她从事艺术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讲究方法。从不局限于技术的修炼与研磨一寓,不就技论艺;而是广涉博览,大量阅读。不仅认定读书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同时明白它山之石和此山之玉的关系。从古到今,包括中外至二十世纪的美学文论、艺术批评、传统中国画论等等,她都有所接触了解。这种自幼养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她在生活中便多了几分定力,“定而生慧”是在今天这个追慕时尚难得潜心的浮华时代尤为难得的修学方法。熊广琴就是以这种看似最简单的方法在积累智慧,经年累月,使她眼界即开,思维多向,而非局限于某家某派的观念和技艺。长期沉迷于传统文化中最为经典、精粹的艺术,这又使她眼力既高,趣味摒俗。从事艺术创作就在一个相当层次的起点上出发,进而能够自出机杼、异于他人。

  再次,广琴生长在历史上的六朝古都-----南京。这里千百年来殷实富庶,系传统华夏文化的传承之邦,历史文脉丰厚,代有人杰引领文坛风骚。熊广琴受六朝文化氤氲氛围的濡染,又赶上国家经济强势,文运昌盛,文化艺术百卉竞艳,得天时地利,这就使她的作品品味纯正,气局不小。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博采众长的女性思维在对中国书画艺术的体认和颖悟方面,比一般同业男士多了一份细心与慧察。多年苦学有成,来自同行、师长的褒奖激励着熊广琴,也因此,她在设定艺术价值取向的时候,敢于直面女性身份应对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创新,即中国传统花鸟画艺术向现代形态转换的大课题。这种对于理想目标的追寻,注定了熊广琴必须继续勤学敏思,必须刻苦坚韧,甚至皓首穷经,倾一生心力而为之。

  当然,就熊广琴个人纵向的求艺道路而言,她目前尚处于生命上升时期。一系列作品的广受好评,出版、发表的作品嘉誉纷至,但这些并未使她满足,因为她懂得对于处在她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艺术家而言,清疏、醇厚、孤高、劲健等艺术品格中的诸多优长虽皆具备,令同道称羡,然则生有涯而艺无尽——无论思想的、精神的,抑或是智慧的、实践的,还是生活的、生命的……她要想在已有的成果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只有沉潜,再沉潜,下更大的功夫。技进乎道,端赖修养。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熊广琴十分清醒地意识到:中国艺术是讲究传承的,所谓“衣钵相传”。传的是智慧,以及积累智慧的具体方法。我们每个人手上其实都有个“钵”,钵有大小,所盛内容也不尽相同;但作为一个中国画家,聚攒其中的智慧结晶应该具有宏阔的法度,精妙的气韵和高迈的品格……熊广琴多年来的创作实践何尝不是在印证这样的道理。广琴年青,还有长长的路要走,但愿她以沉静的心态,去躁去骄,以大智慧继续攻书修业。余对其寄厚望焉。

  丙戌之春于安苑北里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