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茜
叶承耀是香港知名皮肤专科医生,然而他作为收藏家的声名并不输他的医名。他曾两次担任香港著名收藏团体“敏求精舍”会长,他收藏的明式家具达160余件,数量上都超过了上海博物馆家具馆的明式家具。上博的明式家具有一多半为王世襄旧藏,影响叶承耀走上明式家具收藏的亦是王世襄。
刚刚结束于上海的第四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上,82岁高龄的叶承耀精神矍铄,在嘉宾演讲环节,他与与会嘉宾分享了他在2012年举办过的一次“攻玉山房黄花梨精选”明式家具展。讲到高兴处,他会咧着嘴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模样十分可爱。
那次展览是为了庆祝叶承耀收藏明式家具整整25年所举办的,然而展出的明式家具仅为他所藏之冰山一角,但已经颇为震撼。那次展览的展厅入口处挂着的显目的书法“攻玉山房”四个字即为叶承耀的堂号,更为难得的是这四个字是嘉庆十六年十月朔由清代书法家伊秉绶所书。叶承耀以收藏明式家具著名,为何又取堂号“攻玉山房”?原来,“攻玉山房”的主人本是叶承耀的叔叔,他好古玉收藏,过世时,便将古玉和堂号一并传给了叶承耀。
叶承耀继承的不仅有其堂号,连同其好古的嗜好。他1933年生于医师世家,早年求学于香港、伦敦、剑桥和哈佛大学等,1965年学成归国行医,过了几年事业已经很成功,就打算找一个爱好。“运动我身体很弱,所以我觉得还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他于1969年开始收藏,品类涉及古玉、陶瓷、书画、家具、文房、古琴、古籍、出口银器和近现代油画等,彼时明式家具尚未入列其广泛的收藏门类。
叶承耀初次接触明式家具缘于收藏大家王世襄。1985年,王世襄关于明式家具的第一本著作——《明式家具珍赏》在香港三联书店发行,当时还举办过一个小展览,王世襄出席开幕。“那个时候市场有很多家具出现,还不贵。我觉得我收藏书画、瓷器都比较失败,收得东西不够精,所以就转而收藏明式家具。”
叶承耀真正开始收藏明式家具是1988年。“那个时候家具收藏已经很热门了。我记得有人跟我说,你收藏太晚了,不过王世襄先生讲了一句很好的话,他说人们有这个热潮收藏家具,家具价钱就兴起来,很多精品就出现了。”叶承耀说。
事实上叶承耀赶上了明式家具收藏的黄金期。早在王世襄之前,鲜少有人对古典家具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或艺术上的探讨,家具在古代仅被人们当做使用品,并未提升到艺术品的高度,因而一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而在王世襄之后,社会上兴起了收藏明式家具的热潮。在整个1980年代和1990年代早期,香港的买手在全球范围内搜罗明式家具,香港又紧临古家具货源地中国内地,于是成为全球的黄花梨家具交易中心。叶承耀拥有地利之便,能够看到最好的一手货源,在这些家具尚未流向世界时,已经抢先一步把它购到手。
不过据叶承耀介绍,他的专业是医科,不懂明式家具的鉴定,很依赖专业行家,他的95%以上的家具是从香港有“黄花梨皇后”之称的伍嘉恩女士手中购得。伍嘉恩很早就开始收藏中国明式家具,后来转做经营,她在香港中环的古董家具店在圈内非常有名。起初她只做博物馆、行家生意,吸引了一批资深藏家,因为占据着香港的地利之便,她的店一度成为欧美博物馆专家、行家来香港的必到之处。
从1988年至1991年的短短三年时间,叶承耀一口气购入68件明式家具。他先从案头文房、椅桌几架小件开始,进而收集大型床、柜和屏风等。他买的第一件明式家具藏品是一张价值十多万港元的黄花梨圈椅。同年他在香港中文大学博物馆举办了这68件明式家具的展览、出版图录,并邀请到王世襄来参加开幕。“在明式家具收藏过程中,我跟王世襄先生有很多交往,他教了我很多,像老师一样。”叶承耀说。
在叶承耀的160余件珍藏中,“圆后背交椅”和“黄花梨木制雕花衣架”是他最喜欢的藏品,因为稀少。据他介绍,这把交椅在世界范围内仅见十余件左右;而能够跟这件“雕花衣架”相媲美的衣架几乎没有。
当被问及为何痴迷于明式家具,叶承耀说,“明式家具是登峰造极的工艺品,非从皇室发起,而是继承宋代栾木型式。先受文人欣赏,转而成为雅俗共好。它的榫卯结构是最精巧的,从工艺达到艺术,为明末社会文化所形成,能够代表那个时代的文化。” ■
Q&A
收藏十问
Q: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受家族中的长辈影响,自己也喜欢。
Q: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明式家具收到最早的是一把黄花梨圈椅。
Q: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黄花梨圆后背交椅和黄花梨木雕花衣架。
Q: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收藏要讲究艺术性。
Q: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主要是在香港市场买的。
Q: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明式家具大约160余件。
Q: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我是收藏家,因为我们有个很出名的古董会叫“敏求精舍”,我任过两届会长。
Q: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欣赏文物,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Q: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有。
Q:有一天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还没有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