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日讯(记者 蒋毅坤) 16年只画一棵树,他不喜欢别人称他“胡杨第一人”,却喜欢自称“胡杨疯子”。
“我不喜欢别人提起胡杨。”在北京的画室里,著名画家冀有泉说:“因为别人一提起胡杨,我就能说个三天三夜停不下来。”语毕,他爽朗的大笑。
与胡杨相伴的生活让冀有泉的画室成了一个小型“胡杨博物馆”,在讲解胡杨的过程中,冀有泉时而变魔术般找出几片形态各异的胡杨叶子,时而拿出关于胡杨的各种照片、视频,更有许多关于胡杨的画作随处可见。
16年前的旅游中的一次偶遇,屹立千年的胡杨轻易就征服了冀有泉的心:“当时就是旅游,没带纸笔,就拿了根树枝在沙地上画,越画越感慨。”形态万千的胡杨让冀有泉有了“江山如画,却画不尽江山”的感慨。
这16年中,冀有泉年年都远赴新疆,深入胡杨林写生,胡杨已经成了他生命中无法或缺的一部分。有一次冀有泉在胡杨林中走访写生时,被胡杨刮倒腿部肌肉拉伤,他拖着伤腿在胡杨林中画了一天,第二天发现腿肿胀得连裤子都套不进去了,冀有泉却坚持套上一条最宽松的裤子,让别人把自己架到胡杨林中。“一到胡杨林里,浑身的劲都回来了,也不要人扶了,自己走进胡杨林里又画了一天。”冀有泉说。
最初折服冀有泉的是胡杨的形,16年中,通过对胡杨的深入了解和与一些胡杨爱好者们的交流,胡杨的魂深深扎入冀有泉的心中,甚至可以说冀有泉重新塑造、发掘了胡杨的神魂。
与在中国画中常见的梅兰竹菊不同,胡杨并没有深厚的文化背景,也并未广为人知。冀有泉对胡杨最开始的认知也仅限于从当地人口中了解到的一些知识。维族人称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树”;汉族人说它扎根大漠,是“英雄树”;蒙古族人则认为它是“圣树”。
一些请了冀有泉胡杨画作的人却帮助冀有泉重新发掘、塑造了胡杨的神魂。一个请画的人告诉冀有泉,自己是办企业的,请画正是看中了胡杨“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神奇。“他说百年企业已经是老字号了,他希望他办的企业像胡杨一样,千年不倒。”冀有泉说。也有请画为老人祝寿的人告诉冀有泉希望老人像胡杨一样长寿千年,也有请画者看中胡杨画作中“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寓意……
冀有泉通过自己的画笔、相机以及与他人的沟通让胡杨的形象日益丰满,也让胡杨林重获生机。“16年前,我去的时候,胡杨林里什么都没有,现在胡杨林里有了野猪、鹿,有一次我还看见蛇了。”现在内蒙古的额济纳旗胡杨节与新疆的中国新疆国际胡杨节都已经颇具规模,随着冀有泉画作中的胡杨走向世界,胡杨的保护也日益被当地政府所重视。
胡杨也成为冀有泉了解边疆,支持边疆的桥梁。在新疆的胡杨林中长期写生,让冀有泉接触、了解了热情好客,诚实守信的维吾尔族同胞,他曾被为了找给他50元钱,找了他一个市场的维吾尔族年轻商人的诚信感动,也曾被维吾尔族普通牧民的淳朴大度所打动。2011年10月,新疆库尔勒轮台县国际胡杨节召开时,冀有泉向轮台县博物馆赠送巨幅画作《塔河胡杨千古情》,他也曾多次捐款捐物帮助当地维吾尔族同胞。
冀有泉已经决心与胡杨一生相伴。“我常说,好走的路,前人都走过了;比较好走的路,当今很多人也都走过了;我要走的路是绝路,我要绝处逢生。”现在冀有泉已经过了绝处逢生的坎,他笔下的胡杨已经走向世界,在联合国总部公开展览。2013年11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冀有泉举办了近期创作的胡杨画作品展。展厅内,联合国官员和各国使节等参观交流的人们络绎不绝,纷纷竖起大拇指,深表赞赏。冀有泉向联合国赠送精心创作的《胡杨情话》、《胡杨情》两幅作品,联合国副秘书长盖图、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大使刘结一先后与冀有泉先生合影留念。
现在,他希望胡杨这一题材能在自己手中生生不息,发扬光大:“我去潘家园看见别人仿我的画,看见模仿的好的,我很高兴,看见画得不好的,我就直接提出来,胡杨画的不好,这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