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来自大卫•霍克尼洛杉矶工作室的一个现场访谈在英国的各大影院播放,其中在伦敦南部的克拉珀姆影院(Clapham Picturehouse)观看的观众几乎挤满了整个影院。访谈中,霍克尼直奔了他最喜欢的主题和创作最活跃的领域,反透视。在播放的1988年纪录片《中国皇帝在大运河上的一天》或者叫做《假象下的深度》(A Day on the Grand Canal with the Emperor of China or Surface is Illusion but so is Depth)片段中,霍克尼解释了中国卷轴画家是如何运用另一种方法来替代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透视法,就像他说的那样西方透视法消失点是在无穷远处,这意味着上帝总是难以触摸的。
在采访播放之后,紧接着就上映霍克尼的新纪录片看来是合时宜的,兰德尔•怀特(Randall Wright)拍摄的这部新影片官方的公映时间是11月28日,其中霍克尼生命的各个阶段都被很好的呈现了出来,虽然已斗转星移,但是轮廓依然清晰。
尽管霍克尼不是一个完全的偶像,但是他看起来好像无处不在,至少在关于他生活的电影纪录片当中。近年来,《中国皇帝在大运河上的一天》和他的1974年作品《水花四溅》(A Bigger Splash),短而富有生气的动画片《寻找霍克尼》(Hunting for Hockney),甚至是他小心露面的《蒂姆的维米尔》(Tim’s Vermeer)都被重复的发行。
兰德尔•怀特可以自由地接触霍克尼和他的档案,在2003年他就创作过纪录片《大卫•霍克尼:内在的知识》(David Hockney: Secret Knowledge)。如今已过去十余年,77岁的霍克尼仍然充满活力,访谈中他一边轻松地谈着计划中的新作品,一边点燃快要烧到头的纸烟,让人感觉这似乎是在对他的一生作最后的总结,或者至少是给予他正式的肯定。
在这部纪录片当中,对霍克尼在布拉德福德早熟的天赋,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时间,以及他初到纽约和洛杉矶的冒险行动,他作为一名舞台设计师的工作都有很多的讨论,还密切地关注了他的私人关系,特别是与彼得•施莱辛格 (Peter Schlesinger)。不过对于2013年其助手在工作室中死亡的事则几乎没有提及。
怀特告诉《艺术新闻》:“大卫非常信任别人,他并未阻止任何事情。我们完成影片的制作后,他看了两遍,当时他可能对其中的一些元素不以为然,但是他喜爱它,我们也没有更改任何东西”。
在25日播放的现场访谈中大卫•霍克尼不仅对反透视侃侃而谈,而且他还明确了自己从来都不是“波普艺术运动”的一部分,还谈及除了其它之外,现在为何没有“Bohemia”(一种他称之为悔恨和失意的来源)要为公共场所的禁烟负责。期间,还至少有一台摄像机漫步在工作室中,拍摄一些他正在创作的作品、并排的扶手椅和整齐排列的刷子罐、原料罐,人们可能希望这次访谈能额外的发布DVD版本,正如纪录片展示的一样,这位非常重要和独特的艺术家将继续投入深度的热情到他的作品中。鉴于霍克尼有这么多的优点,还有这部纪录片如此迷人,我们应该希望这还远远不是纪录霍克尼人生的最后一次,他至少还要活20年的时间,这样的话怀特就可能带给我们更进一步的版本,以向我们讲述此刻之后霍克尼所有的想法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