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傅抱石一生:待细把江山图画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傅抱石一生:待细把江山图画

傅抱石一生:待细把江山图画

作者:佚名      藏界人物编辑:admin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著名画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擅画山水,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凭借天赋和努力,以其自由奔放的审美姿态、酣畅淋漓的磅礴之势,为中国画开辟了新的境界。著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1965年去世,安葬在雨花台功德园。

  其命惟新,这是傅抱石自刻的一方印章,常常印在自己的作品之上。这四个字里埋藏了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抱定的宏大志向——做一个中华民族优秀绘画传统的继承者和革新者。这四个字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铭。只可惜,当他还在“惟新”道路上奔走时,他的生命却定格在了61岁。但是他的作品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社会人群中广泛传播,被大众所熟知和记忆。

  近日,记者采访了傅抱石之子、著名画家傅二石,听他讲述父亲“其命惟新”的一生。

  现代快报记者 王凡

  自学成才,22岁完成第一部著作

  傅抱石原名长生,出生于江西南昌。因为家庭贫困,到了上学年纪的傅抱石却不能入学,他就站在私塾外的窗户下旁听,很多学问都是那样听来的。而绘画知识则是他从裱画店学到的,那是傅抱石最早接触中国绘画的地方,认识了历代画家,了解了绘画风格。此外,他还在瓷器店当过学徒。

  傅抱石秉性聪慧,七八岁时就从刻字铺师傅那里学会了刻字。

  对少年傅抱石来说,还有一个地方对他的知识启蒙起到重要作用——旧书店。傅抱石是书店里最积极、热心的读者,每天书店快关门还舍不得放下。书店老板见状,破例把书借给傅抱石。傅抱石高兴坏了,书借回家后,他将书的内容用毛笔抄写下来。

  直到十岁时,傅抱石才上小学,就读于南昌江西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后来高小毕业,直升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以考试成绩第一受聘留校当老师。虽然和同校其他老师比,傅抱石的学历不高,但是他讲课生动,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22岁那年,傅抱石完成了第一部著作《国画源流述概》。

  1930年,傅抱石和出生于南昌名门望族的罗时慧结为夫妇。两人携手走过此后几十年漫长岁月。

  得到徐悲鸿赏识,远赴日本留学

  1931年夏天,傅抱石认识了人生中的一位重要导师——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科主任徐悲鸿。

  那年,徐悲鸿到庐山游玩,顺道去了南昌,他约见了书画家和银行家等友人。经朋友引荐,傅抱石和徐悲鸿得以相识。这是两人第一次会面,也是傅抱石一生的重要转折点。当徐悲鸿看到傅抱石的书法、绘画和图章作品时,大为赞赏,认为他大有前途。在徐悲鸿的帮助下,傅抱石获得了赴日本留学的机会。作为青年学者的傅抱石,在日本求学三年,师从著名东方美术史专家金原省吾。回国前举办了“傅抱石篆刻书法个展”,大获成功,轰动了东瀛。

  为了办理去日本留学的手续,傅抱石去日本之前来到了南京。那是傅抱石第一次来到这座他日后长久生活的城市。“父亲在玄武湖的这张照片,坐在石凳子上,穿着大衣,打扮和以前在南昌时不一样了。”傅二石说。

  1935年,傅抱石的母亲因病过世,他火速从日本回国。

  重庆山村里作画,自创独特的“抱石皴”

  回国后,傅抱石经徐悲鸿的推荐任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抗战爆发后,中央大学迁到重庆。傅抱石全家也从南昌出发,途经千辛万苦,逃难到了重庆,安顿在郊区一个叫金刚坡的山村里。那时,傅抱石到沙坪坝的中央大学上课,需要翻山越岭走几小时的路。然而,傅抱石就是在此期间完成了他艺术之路上最重要的一步——形成并完善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他常在画上题署“金刚坡下斋”。

  出生于1936年的傅二石记得,七八岁时他就站在桌子旁边看父亲画画,帮他研墨、铺纸,亲眼看到父亲在艰苦的环境下作画。那时画画的桌子都没有,饭桌当画桌。大热天,父亲就拿一条毛巾围在脖子上,泼墨作画,因为用笔特别用力,常常满身大汗,但他从没有抱怨环境,满脑子想的都是创作,形成了独特的“抱石皴”。这种皴法以气取势,磅礴多姿,自然天成,也了傅抱石“打破笔墨约束的第一法门”。

  1942年,傅抱石在重庆举办了个人画展,轰动了重庆文化界,欧美人士也格外欣赏傅抱石的作品,纷纷把目光投向“金刚坡下抱石山斋。”1944年9月,傅抱石以杜甫的乐府诗《丽人行》为题,创作了名作《丽人行》,这幅作品1997年嘉德国际拍卖公司以1078万元拍出。

  傅抱石闻名于世的作品有很多,但是傅二石说,父亲也有自己的偏爱,比如作于1945年的《潇潇暮雨》是父亲喜欢的。看上去是一幅中国画,但是气韵生动,蕴含了新的笔法,所以傅抱石十分钟爱。

  周恩来定题目,和关山月共绘《江山如此多娇》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傅抱石全家离开重庆迁到南京。在南京,傅抱石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后的近20年。

  1957年5月到8月,傅抱石奉命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对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进行了一次为期近三个月的访问。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美术家代表团团体的出国访问,也是傅抱石在新中国成立后唯一的一次出国访问。傅抱石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完成了51幅水墨写生作品和大量的铅笔速写画稿。这些后来被称作“东欧系列”的作品中,有许多堪称水墨画的佳作,如《布拉格宫》《美丽的国都布拉格》等。

  傅抱石的艺术生涯中,还有一件事不能不提。1959年夏天,傅抱石进京与岭南画家关山月合作,以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为内容,为人民大会堂作画。题目由周恩来确定,叫《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在《北京作画记》一文中追述:“我们力求在画面上,把关山月细致、柔和的岭南风格,和我的奔放、深厚融为一体,而又各具特色,必须画得笔墨淋漓、气势磅礴,绝不能有一点纤弱无力的表现。”画幅高5米半,宽9米,计有50平方米。他俩夜以继日地工作,前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赶在国庆十周年之前完成了这幅旷古巨制。

  率“江苏国画工作团”写生,行走二万三千里

  1960年3月,江苏省国画院成立,傅抱石出任院长,9月中国美协江苏分会组织了以江苏省国画院为中心的“江苏国画工作团”,老中青三代共13人,由傅抱石率领赴国内各地旅行写生,先后访问了郑州、成都等地,行程约二万三千余里,为期三个月。

  这次率团旅行写生,傅抱石创作了不少好作品,比如《陕北风光》《西陵峡》等,恢宏的气势和潇洒的风格,成为傅抱石最具特色的代表作。其中最富艺术表现力的当属《漫游太华》和后来回到南京创作成的《待细把江山图画》和《西陵峡》,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1961年6月到9月,傅抱石又和关山月这位老搭档去东北地区写生,这一次行程是四千多里。此行使傅抱石的绘画造诣迈上了新的高峰,是他画风的又一次变新。

  但令人遗憾的是,傅抱石这颗大放异彩的艺术之星,过早地陨落。傅二石指着1965年9月28日父亲与钱松喦等人在上海国际机场合影说:“这是父亲生前最后一张照片。”当时,他们在机场有创作任务,准备回南京休息后再回上海画画,但第二天傅抱石便因脑溢血而去世了。

  傅二石:

  其命惟新

  是父亲一生的座右铭

  “对我父亲来说,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从事艺术创造性劳动,无论是绘画,是篆刻,还是研究中国美术史。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留下了数千幅画,数千枚章,还有二百多万字的研究著作。他在匆匆忙忙中度过了61个春秋,他一生的座右铭就是其命惟新。”傅二石说,父亲是为了艺术为了创造而来到这个世界。他在艺术劳动中留下的业绩也都充满了创造,充满了新。父亲总想的是,他们这一代人能为后人留下什么?怎么向后人交代?怎样做出有存在价值的东西?

  傅二石说,父亲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尊重和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他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他的著作和绘画作品中,处处闪现着爱国情怀,他的一生都在“待细把江山图画”。

  傅二石告诉记者,他心中一直有一个遗憾。那是1965年夏天,傅二石在山东教书,放暑假回到南京,结果当天因为有事情回来很晚,母亲罗时慧告诉他:“父亲想跟你说话的。”傅二石说,父亲从来没有这样专门找他谈话,但是当天因为父亲已经入睡便没有打扰,第二天一早他又离家了。等到那年9月份接到父亲病倒的电报回来时,在下关火车站看到的已是报栏里面打着黑框的父亲像。

  “我相信他要跟我说的是关于绘画这个行当里的感悟,想跟我很认真地谈一次话。”虽然错失这次谈话让傅二石终生遗憾,这些年,他一直在猜父亲究竟想说什么。而这些年对父亲艺术生涯的研究,也让他更懂自己的父亲。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