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茜
徐汇区宛平路295弄内有一幢有着82年历史的三层楼老房子。据房子主人何文先生介绍,这里原是张爱玲姑父旧居,“文革”期间曾作为街道社办工厂。房子几易其主,1980年代由何文从香港回到内地的外婆最后居住。
与老房子一样有故事的是房子曾经的主人,何文的外婆以及外婆家的那些老洋货。外婆是大家闺秀,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外婆的父亲是早期上海滩的买办,做洋务生意,在上海金陵路开设一家洋货公司,经营留声机、电唱机、八音盒、无线电、收音机、钟等时髦的洋玩意。房子里现在所陈列着的大部分老物件都是原来洋货公司的商品,它们跟随主人一起南渡又北归,算起来都有百余年的历史。
何文的外公是民国时期远洋轮的大副,年长其外婆二十余岁。1949年解放前夕,他的外公、外婆带着所有的洋货举家迁徙到香港,匆匆南渡前他们带走了两个年长一点的儿子,留下年幼的一儿一女,即何文的母亲和小舅舅,由原来家中的帮工帮忙抚养。赴港之后外婆一家继续经营洋货公司,直到1980年代中期,年届六旬的外婆带着全部的家当返回内地。
随外婆一起打包回来的箱子有三百余个,这批东西里包括留声机、八音盒、无线电、收音机、钟等,以留声机为主,主要产于英、法、美。“一个箱子算它容纳一个(留声机),起码也有两三百个。”箱子打包回来之后整箱整箱堆在仓库里,没有人去动它,直到1990年代移交到何文手中,才全部打开,今天拿出来一个玩玩,明天拿出来一个摆摆。
“外婆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她管不了这些东西。”之所以隔山隔水又把它们运回来,是因为外婆觉得这些东西对她来说是个宝贝,是对她人生的一个回忆。“她在香港整天摸这些东西,陪伴她生活的就是这些会说话的机器,她叫它们‘话匣子’。”何文说。
对何文而言,房子里的每一样东西都充满着对外婆的回忆,亦是对老上海生活方式的一种缅怀和再现。“这台收音机她是整天要开的,她是宁波人,要听绍兴戏,就是现在的越剧,后来她也不听了,因为越剧改良了;后面落地的一个柜子,盖子打开里边是一台留声机,是她一直使用的,她有七十几张越剧老唱片,越剧皇后的唱片,现在找都找不到了,越剧的鼻祖施银花的唱腔都有,她喜欢这些东西。”
小时候母亲工作很忙,放学后何文常常走进这个弄堂,来到外婆家。听外婆在那专心致志听留声机里播放出的咿咿呀呀的歌声,何文就问外婆,“‘阿婆,这里厢有人?’外婆会说,‘对啊,你不要碰哦。’我说‘我要抱抱,摸摸。’外婆说,‘你不要抱,一抱人要被你吓走的。’”“还有八音盒,人类第一个发音的机器,叮叮当当。我说它唱歌不好听,像敲钟,外婆就说,这是百灵鸟唱歌的声音。”
何文说,外婆很有诗意,讲一口流利的英文,生活是骨子里的细腻,几十年如一日的老上海做派。“我们见到的外婆从来不穿睡衣睡袍,她住二楼,到楼下来,肯定是穿好一天的衣服。她吃东西很讲究,从外边买来的小笼包,必须要盛到碗里,一个碗,一个碟子,一个调羹,一双筷子,没有这个排场,她宁愿不吃。到老了没事干椅子一躺在院子里织毛衣,织着织着睡着了绒线滚出来老远,却硬是不承认自己睡着了,说是风吹得绒线滚……”
现在何文将继承下来的外婆的老洋货的其中一部分藏品如留声机、收音机、八音盒、钟等都陈列在这个老房子内,供具有怀旧情结的人们参观。运气好的参观者能听到留声机播放出来的悠扬浑厚的歌声,百余年前的进口留声机,配上真正老的胶木唱片,其声音的质感非电子唱机所能模拟。
“像这些留声机是不用电的,手摇上发条的,手摇25圈唱一首歌,唱一张换一根唱针。连唱针都是老的,早已停产,所以很多参观者问我钢针没有了怎么办,我想只要手头还有一根就听听,什么时候没有了听不到了,也不要留有遗憾。”何文说。
何文收藏的古董留声机、西洋钟、家具等 何文收藏的古董留声机 何文收藏的古董台灯、西洋钟、收音机等 何文收藏的古董留声机■Q&A
收藏十问
Q: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受祖辈的影响。
Q: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1890年的百代滚筒式留声机。也是所有留声机中比较早的。
Q: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最喜欢的是一个小型的玩具留声机。
Q: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收藏就是为了分享。
Q: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都是祖上传下来的。
Q: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300件(套),以留声机为主。留声机在200件(套)左右。
Q: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我算西洋收藏家,跟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收藏还是有一定距离。西洋收藏是新鲜事物,喜欢的人也是小众。
Q: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收藏兼怀旧。
Q: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没有,都是外婆留下来的。
Q:有一天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逐渐以各种渠道留给真正喜欢它们的人。